还记得他来北京看病,自己身体不舒服还嘱咐我要好好吃饭,不能看着孩说实话,我是记不清爷爷忌日具体日期的,只大概记得是2020年11月。
11月,北方的天,已经很冷。
某天清早,我还没起床,听到先生在客厅接了一个电话,不知怎么,甚至还没听到内容,我就预感到,爷爷出事了。
所以当先生告诉我,爷爷去世了,是丧事的主理人打过来的电话,我心里一慌,紧接着掠过一个念头,竟然是真的。
这或许是血缘反应吧。
爷爷是五六年前罹患咽喉癌,在父亲的陪伴下,在聊城、济南、北京等地辗转求医,情况大有好转。从医学角度来说,癌症5年内不复发,便是痊愈,该条款同样适用于保险领域。
目前来看,癌症依然是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看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依托科学知识,减少爷爷离开的伤痛。
然而,人不外乎情,谁能冷冰冰地看待亲人的离去呢?
我随家人赶回老家,已是两天后。路上,我努力去回想爷爷生前的事情,脑子却一片空白。印象最深的是,想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
按照家中习俗,爷爷需要在当天下午前往殡仪馆,我多么希望再见他一面啊!
所以路上一直在问父亲,可否让爷爷等等我?当时先生的车速已经开到140-150之间,从北京到山东阳谷,基本是5-6小时的路程,那一天,我们用4.5小时赶到家。
习俗不可破,死者为大,很遗憾我最终也没见到爷爷的最后一面,这也成为心病,以至于在葬礼结束后很长时间,我都是饮憾含泪,夜不能寐。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转眼间,爷爷已经离开我们两年了。我因疫情,一周年不能亲至、两周年仍不能亲至,内心惶恐!父亲半百人生,惦念爷爷,在家族群内询问谁能写篇祭文以道哀思,我被妹妹推了出去。
妹妹一向讨喜,幼年时在老家生活,被爷爷奶奶教导着干活,她系着小围裙还不忘念叨:“我成你们家的小保姆了”,这句话逗笑了爷爷,逢人便要讲一讲。
但我仍要声讨几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语文老师的你,还要以身作则呐。诚然,不情愿占了三分,但是“写文无怨”还是占上风的。不仅有此前看过韩愈《祭十二郎文》的触动,更浓的是对爷爷的怀念。
这篇祭文我出的比较慢,这其实是很奇怪的,因为按照工作的进度,一篇文章从立意到媒体发布最多也就两天。可是,写过近千万字的我,却迟迟无法下笔。
回想过往,我对爷爷的印象却不多,缘于幼年时家中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从我记事起,似乎就不太讨爷爷奶奶喜欢,又因性格倔强、敏感,不会说甜言蜜语,更不被人喜欢。所以素材少得可怜!没有素材的文章,要怎么写?
提笔落墨,我想起小时候和妹妹写作业,不会写“孬”这个字,就想去问问爷爷。虽然年纪小,却是知道爷爷是有大文采的,在村子里很有威望,这点在父亲着笔的祭文中也有体现。
两个小孩拿着纸笔,问道:“爷爷爷爷,‘孬’字怎么写?“
爷爷只笑着答:“不好就是孬”。
两个小孩还在问:“我知道不好就是孬,可是这个字怎么写呀?”
爷爷依然答:“不好就是孬”。
现在回想,爷爷不仅有大文采,多少有幽默气质在身上的。
我的牙齿很齐整,咬苹果毫不费力。我的孩子小宝,牙齿都没有我厉害,我告诉他,这是因为我小时家里有苹果园,啃苹果啃的。小宝感叹,“真好,居然有苹果园!”。
是啊,苹果园里的童年,有花香、草香、果香,还有丰收时节爷爷的笑容。待到年龄再大一点,苹果园变成了葡萄园。
不种苹果了,还有葡萄,我这里有吃的,孩子们就喜欢来。
是的,每逢节假日,我们都会往家跑。爷爷家有葡萄,随便摘一串就能吃;爷爷家还有西瓜,夏天的我们,小肚子都是浑圆的;爷爷家的黄瓜,绿色天然嘎嘣脆……
那年,绿叶掩映葡萄园,爷爷奶奶已经近70岁了。
如果说老一辈舍弃不了土地,我觉得这个概念太大、太牵强,现在想来,是爷爷不想给父亲母亲增加过多的负担,更想给孙子、孙女种点新鲜有机的瓜果蔬菜。平凡的生活里,爷爷都在奉献!这是怎样的大爱啊!
大学毕业后,是爷爷找了二库叔叔,我才有机会来到北京。
年底回家车票不好买,爷爷也操心着找顺风车,让我能回家。
结婚后,每年春节,都要多炸出一些年货让我带上。
生子后,小宝奶粉不耐受拉肚子,爷爷奶奶打电话让我给孩子喝点炒面试试。
吃点面饭不孬 。
别光照顾孩子就把自己弄瘦了。
病情恶化后,我和先生去看他,他还忙着安慰我们,“我身体没事,你们不要挂念……”
一定得好好吃饭!
爷爷一辈子都在奉献,这样一个人,为子女、为孙辈、为整个家族燃烧了自己,他是有大爱在身上的!
他是村子里的明白人,受人尊敬;他是家族的主心骨,严肃有力;他是我的爷爷,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
祭文写到这里,已是双目含泪。不敢再想!不敢再想!不敢再想!
寥寥几笔,很难将爷爷的一生说清楚。
与您这一世的回忆就像沙滩上的贝壳,在阳光里闪闪发光。正如《寻梦环游记》里所言,”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仅以枯笔寄相思,愿爷爷飨之。
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写在最后:祝愿大家健康平安。希望我们放下成见,以开放、包容、博爱的心境看待身边的人,珍惜当下,无愧人生。再次祝愿大家身体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