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伪装最好的千古罪人——司马光,他一手葬送了北宋王朝

北斗维斟酌历史 2024-10-24 11:04:43

提到司马光,你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他小时候“砸缸救友”,想到他编撰《资治通鉴》,想到他一生中兢兢业业为皇帝着想,最终死后被谥号“文正”,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司马光一生可算是完美了,他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在政坛上击败了大批政敌,最终还获得了忠臣的美名,可谓人家赢家、名利双收了。但是,司马光的全面胜利,却是北宋的全面溃败。

一,深藏不露的小人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不过,司马光的另外一个故事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宋神宗年间,登州有一位民女,名为阿云,父母双亡,自己孤苦伶仃。后来,阿云的叔叔竟然不顾阿云母丧未满,强行将阿云许配给了本村老光棍丑男韦大宝。阿云不满,于是拿刀想杀了韦大宝,不过没有得逞,韦大宝只是手指被伤。接着,韦大宝报官。

当时,司马光认为阿云违背了三纲五常,应该判死刑。而王安石认为阿云罪不致死,应判有期徒刑。宋神宗也认为该网开一面,并且下诏改判有期徒刑。不久之后,北宋宣告大赦天下,阿云就被释放回家新嫁生子了,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谁能想到司马光还记着这件事情。1085年,宋神宗去世,哲宗登基,司马光当上了宰相。他重新把17年前的这件案子翻了出来,改判阿云死刑。随后,阿云在菜市场被斩首示众。

司马光作为一代宰相,为什么要跟一个民女过不去?实际上,他不是跟民女过不去,他是跟王安石过不去。在北宋政坛上,只要是王安石认可的,无论对错,司马光都会反对。这就是司马光的执拗态度。人们都说王安石是执拗相公,但是王安石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然而司马光从来都是对人不对事。王安石是君子坦荡荡,不怕得罪人,而司马光则是小人长戚戚,动不动就向皇帝诉苦,献上苦肉计。

二,全面反对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一生的对手是王安石,司马光之所以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因为这场变法触及到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司马光恰恰是这个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表人。在北宋中期,宋朝的“三冗局面”非常严重,积贫积弱已经深入了骨髓。而对西夏的战争频频失败,国土不断沦丧,也刺激北宋进行改革。首先是范仲淹等发起了“庆历新政”,但是因为没有强硬的后台支撑而垮台。接着就是宋神宗支持的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打击富商大贾和大地主,缓解社会矛盾。主要的政策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等。从微观角度来说,王安石变法的确有一些地方考虑得不到位,伤害到了人们的利益。但是,我们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看问题,不能因为有弊端就否定整个改革运动,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都会带来负面的作用,如果因为副作用就裹足不前,就会陷入危机,最终走向灭亡。

王安石变法期间,虽然一些反对者遭到了打击,但是还能居于清贵之地。如文彦博、范镇、司马光、范纯仁、富弼 等尤居住洛阳,举行耆英会、真率会、同甲会等宴饮,声势之大,洛阳为之瞩目。但是司马光上台后就不同了,他不仅将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全部废除,就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人,甚至支持某一些方案的人,都全力驱逐新党,使其居于险恶之地。例如,苏轼开始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但是后来看到了变法带来的好处,还是比较支持变法的。后来,司马光废除所有变法,苏轼站出来反对,结果被司马光贬到了北宋最偏远的岭南地区。

而司马光时时刻刻都在拉帮结派,在朝廷内外形成了一股很强的势力。从司马光开始,北宋就陷入了党争泥潭之中,直到“靖康之变”的到来。著名的奸臣蔡京,就是司马光一手提拔起来的。

另外,司马光自己只知道反对,但是却不能给国家提出什么有实际上建设性的意见。例如,王安石提出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减轻富商大贾对贫民的压榨。司马光则跳出来说,国家不应该理财,因为天下财富是固定的,国家的财富多了,那么民间的财富就少了。实际上,司马光认为的民间财富应该是大官僚和大商人的财富。司马光还认为,应该通过裁汰官员来节省开支,就可以治理“冗官冗费”了。

宋神宗听到司马光的话,觉得也有道理,就让司马光担任裁减局的长官,让司马光去裁汰官员,精简机构。没想到司马光担任自己会得罪其他的官僚地主,于是干脆以修撰《资治通鉴》为借口,拒绝上任。同一年,北方发生了黄河决口,洪水泛滥。王安石又提出在不增加百姓赋税的基础上进行理财,增加国家财政,也治理黄河,司马光又跳出来说应该裁汰官员。实际上,王安石早就计算过了,裁汰官员最多能够节省下3000两,对于北宋的缺口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从两人的表现可以看出,王安石是一个实干家,他只是为国为民着想,所以得罪了不少的人。而司马光非常圆滑,他一味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打击异己,在政治上提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措施。所以,司马光是一个政客,一切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三,葬送北宋王朝

尽管有司马光等人不断从中破坏,但是王安石的变法还是继续在推进。我们就举一个方田均税法的例子吧。从唐朝“均田制”破坏以来,社会上的土地兼并就十分严重。到了北宋,采取了“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措施,导致土地进一步集中。但是,这些地主却千方百计隐瞒土地,并且将赋税转嫁给失去土地的贫民,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就是要重新丈量全国土地,重新确立税收标准。这一招的确会得罪很多大贵族、大官僚、大地主,包括司马光在内。在王安石的推动了,全国大约一半的土地实现了“方田均税”,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减少了,王安石的政敌又增加了。

在军事方面,经过王安石的变法,北宋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提高。王安石还制定了一些的扩张政策,开发湘西、经营河湟。宋神宗时期,王韶在《平戎策》中说“西夏可取。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则夏人有腹背受敌之忧”。随后,王韶被重用,调遣到了西北前线。在王安石的支持下,王韶在河湟地区紧张非常顺利,成功收复了熙、河、洮、岷、宕、亹五州,拓边二千余里,对西夏形成包围之势。王安石变法期间,越南派兵入侵广西,王安石命令禁军出击,一路打到了河内,这是北宋十分难得的对外战争胜利。

不过,王安石下台后,一切都变了。1081年,西夏发生了政变,宋神宗决定趁机消灭西夏。但是,前线的将领各怀鬼胎,最终导致进攻失败。此战失败,宋神宗备受打击,也很快一命呜呼了。此后,宋哲宗上台,司马光开始全面废除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石当时正在金陵,听到自己的所有政策均被废除,也非常失望,失声痛哭,终于一病不起,当年去世。

那么王安石收复的土地该怎么办呢?司马光还是反对,直接送给西夏。宋哲宗上台初期,司马光就立即上书给皇帝,认为夺取的西夏土地不能要,要全部还给西夏,如此才能让西北边疆和平。此事在朝廷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大多数大臣都反对司马光的行为。原本司马光是想把兰州和熙州全部送给西夏,在朝廷内外的压力下,司马光让一步,将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寨送给西夏。司马光成为了北宋第一大卖国贼。

就在司马光废除了王安石的所有政策,送出去收复的土地后,自己就去世了。似乎,这就是命运。司马光送给西夏土地,并没有给北宋带来和平,相反,西夏和辽国看到了北宋的软弱,都试图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来威胁北宋割让更多土地。在北宋后期,大量的军队被牵制在西北,导致华北一带防务相对空虚,这也是北宋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司马光于1086年去世,北宋于1127年灭亡,两者虽然相差了40年,但是司马光却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