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各色半透明-不透明宝石的鉴定特征》共分为三章。本文是第一章:红紫色系半透明-不透明宝石的鉴定特征;第二章:蓝黑色系半透明-不透明宝石的鉴定特征;第三章:绿色系半透明-不透明宝石的鉴定特征。

珊瑚戒指
红紫色系半透明-不透明宝石是在珠宝商业市场较为常见的宝石品种,根据折射率值,基本按照从小-大的排列顺序,主要有珊瑚、玻璃、月光石、日光石、琥珀、玛瑙、玉髓、虎睛石、芙蓉石、碧玉、血滴石、方柱石猫眼、菱镁矿、鸡血石、菱锌矿、翡翠、蔷薇辉石、水钙铝榴石、星光红宝石。共计20种。
01、珊瑚
珊瑚戒指
01-1、观察
颜色呈浅粉-深红色;蜡状-玻璃光泽;微透明-不透明。
01-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486-1.658;密度(钙质)2.65g/cm³左右;硬度3-4。
01-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集合体;荧光:钙质,无-弱,白色;吸收光谱:不特征。
01-4、放大观察
珊瑚虫腔体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稍有不同的平行条带,波状构造,遇盐酸气泡。
02、玻璃
玻璃制品
02-1、观察
颜色呈红色;玻璃光泽;透明-不透明。
02-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47-1.70;密度2.30-4.50g/cm³;硬度5-6。
02-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非晶质体;荧光:弱-强,一般短波强于长波;吸收光谱:不特征。
02-4、放大观察
可见气泡,旋涡状结构,贝壳状断口,表面有划痕。
03、沙金玻璃
沙金玻璃
03-1、观察
颜色呈橙褐色、红褐色;玻璃光泽;半透明-微透明。
03-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470-1.700;密度2.30-4.50g/cm³;硬度5-6。
03-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非晶质体;荧光:弱-强,,一般短波强于长波;吸收光谱:不特征。
03-4、放大观察
具有三角形和六边形铜的微小晶体。沙金效应,贝壳状断口。
04、月光石
月光石
04-1、观察
颜色呈肉红-橙红色;玻璃光泽;半透明。
04-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518-1.526;双折射率0.005-0.008;密度2.56g/cm³左右;硬度6-6.5。
04-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二轴晶,正/负光性;荧光:无-弱;吸收光谱:不特征。
04-4、放大观察
常见无色或蓝、黄色月光效应,可见“蜈蚣状”、指纹状、针状包裹体;可有猫眼效应。
05、日光石
日光石
05-1、观察
颜色呈金红-红褐色;玻璃光泽;半透明。
05-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537-1.547;双折射率0.007-0.010;密度2.65g/cm³左右;硬度7-7.5。
05-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二轴晶,正/负光性;荧光:无;多色性:吸收光谱:426、465nm弱吸收带。
05-4、放大观察
常见红色或金色的板状包裹体,具金属质感,可具沙金效应。
06、琥珀
琥珀
06-1、观察
颜色呈浅红、棕、红色;树脂光泽;半透明。
06-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54;密度1.08g/cm³左右;硬度2-2.5。
06-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非晶质体;荧光:弱-强,黄绿-橙黄、白、蓝白或蓝色荧光;吸收光谱:不特征。
06-4、放大观察
可见气泡,流淌纹,昆虫或植物碎片,其它有机和无机包裹体;热针融化,并有芳香味,摩擦可起静电,常见异常消光。
07、玛瑙
玛瑙
07-1、观察
颜色呈褐红、橙红、红色;玻璃光泽;半透明。
07-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54;密度2.60g/cm³左右;硬度6.5-7。
07-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非均质集合体;荧光:有时可显弱-强的黄绿色荧光;吸收光谱:不特征。
07-4、放大观察
不同深浅、不同透明度的红色环带与不同色调、不同透明度的白色环带相间分布,南红玛瑙可见赤铁矿的红色点状包裹体,隐晶质结构。
08、玉髓
玉髓
08-1、观察
颜色呈橙红-褐红色;玻璃光泽;半透明-不透明。
08-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54;密度2.60g/cm³;硬度6.5-7。
08-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非均质集合体;荧光:有时可显弱-强的黄绿色荧光;吸收光谱:不特征。
08-4、放大观察
隐晶质结构,质地细腻。
09、虎晶石
虎晶石
09-1、观察
颜色呈棕黄、棕-红棕色;蜡状光泽;半透明-不透明。
09-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54;密度2.66g/cm³左右;硬度7。
09-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非均质集合体;荧光:无;吸收光谱:不特征。
09-4、放大观察
波状纤维结构,可具猫眼效应。
10、芙蓉石
芙蓉石
10-1、观察
颜色呈淡红-蔷薇红色;玻璃光泽;半透明。
10-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544-1.553;双折射率0.009;密度2.65g/cm³左右;硬度7。
10-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一轴晶,正光性;荧光:无;吸收光谱:不特征。
10-4、放大观察
针状、气液包裹体,可见六射星光效应。
11、碧玉(石英)
碧玉(石英)
11-1、观察
颜色呈暗红色;玻璃光泽;不透明。
11-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54;密度2.60g/cm³左右;硬度6.5-7。
11-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非均质集合体;荧光:通常无,可显弱-强的黄绿色荧光;吸收光谱:不特征。
11-4、放大观察
隐晶质结构。
12、血滴石
血滴石
12-1、观察
颜色在暗绿色基底上散布着棕红色斑点;玻璃光泽;不透明。
12-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54;密度2.60g/cm³左右;硬度6.5-7。
12-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隐晶质集合体;荧光:有时可显弱-强的黄绿色荧光;吸收光谱:不特征。
12-4、放大观察
隐晶质结构。
13、方柱石猫眼
方柱石猫眼
13-1、观察
颜色呈粉红、橙红,紫红色;玻璃光泽;半透明。
13-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55-1.58;双折射率0.004-0.037;密度2.50-2.74g/cm³左右;硬度6。
13-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一轴晶,负光性;荧光:无-强,粉色-橙色的荧光;吸收光谱:粉红色方柱石具663、652nm吸收线。
13-4、放大观察
平行管状、针状、固态和气液包裹体;负晶,猫眼效应。
14、菱锰矿
菱锰矿
14-1、观察
颜色呈粉红色;玻璃光泽;半透明-不透明。
14-2、常规仪器检测折射率1.60;密度3.60g/cm³;硬度4。
14-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非均质集合体;荧光:长波,无-中,粉色;长波,无-弱,红色;吸收光谱:410、450、540nm吸收线。
14-4、放大观察条带状,层纹状构造,遇盐酸起泡。
15、鸡血石
鸡血石
15-1、观察
颜色:“地”呈白、灰白,灰黄白等色,“血”呈鲜红、朱红、暗红色等;玻璃光泽;半透明-不透明。
15-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地”1.56,“血”>1.81;密度2.53-2.68g/cm³;硬度2-3。
15-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非均质集合体;荧光:可变;吸收光谱:不特征。
15-4、放大观察
“血”呈微细粒或细粒状,成片或零星分布于“地”中。
16、菱锌矿(集合体)
菱锌矿
16-1、观察
颜色呈棕、粉色;玻璃光泽;半透明。
16-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62;密度4.30g/cm³左右;硬度4-5。
16-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非均质集合体;荧光:无-强,颜色各异;吸收光谱:不特征。
16-4、放大观察
单晶具三组完全解理,集合体常呈放射状结构,遇盐酸起泡。
17、翡翠
翡翠
17-1、观察
颜色呈红橙、红、棕黄色;玻璃光泽;半透明。
17-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66;密度3.34g/cm³左右;硬度6.5-7。
17-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非均质集合体;荧光:无-弱,白、绿、黄色;吸收光谱:437nm吸收线。
17-4、放大观察
星点、针状、纤维交织结构-粒状纤维结构。未抛光的表面有片状闪光(翠性)。
18、蔷薇辉石
蔷薇辉石
18-1、观察
颜色呈粉红、紫红、褐红色;玻璃光泽;半透明。
18-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73左右;密度3.50g/cm³;硬度5.5-6.5。
18-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非均质集合体;荧光:无;吸收光谱:545nm宽吸收带,503nm吸收线。
18-4、放大观察
粒状结构,可见黑色脉状或点状氧化物,因含有石英,折射率可降低至1.54。
19、水钙铝榴石
水钙铝榴石
19-1、观察
颜色呈粉红色;玻璃光泽;半透明。
19-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72;密度3.47g/cm³左右;硬度7。
19-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均质集合体;荧光:无,吸收光谱:不特征。
19-4、放大观察
粒状结构,黑色点状包裹体。
19、星光红宝石
星光红宝石
19-1、观察
颜色呈红、橙红、紫红、褐红色;玻璃-亚金刚光泽;半透明。
19-2、常规仪器检测
折射率1.762;密度4.00g/cm³左右;硬度9。
19-3、光性、荧光、吸收光谱
一轴晶,负光性;荧光:长波,弱-强,红、橙红色;短波,无-中,红、粉红、橙红色,少数强红色;吸收光谱:694、692、668、659nm吸收线,620-540nm吸收带,476、475nm吸收线,468nm弱吸收线,紫区吸收。
19-4、放大观察
气液、晶体包裹体,生长纹、生长色带,双晶纹,三组针状或纤维状金红石包裹体定向排列。

彩色宝石
作者:王建泉
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 宝石学家、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
注释: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系统宝石学》、《有色宝石学教程》和《珠宝首饰检验》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宝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