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小米汽车首款量产车型SU7交付未满半年,其主打的智能驾驶系统已深陷信任危机。多地车主集体投诉高速场景智驾失灵、自动泊车频酿事故,官方回应矛盾重重。技术专家直指其算法存在根本性缺陷,而小米的“快速交付”策略正遭遇质量反噬。
高速惊魂:新车一月两次“罢工”广东佛山车主聂先生向《红星新闻》提供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显示,其SU7 Max在佛开高速行驶时,智驾系统突然退出,紧急制动功能完全失效。更令人不安的是,仅隔两天,车辆在返程途中再次“死机”,车载屏幕弹出“前向紧急制动与盲区监测异常”警告,被迫凌晨停靠在应急车道。
“第一次说是软件问题,第二次又说是硬件故障。”聂先生展示的售后记录显示,小米技术人员两次诊断结果自相矛盾,最终通过签署回购协议“封口”。记者注意到,类似高速失灵案例在小米社区已超50起,有车主因系统误判导致追尾特斯拉,却因行车记录仪未自动保存关键画面被官方拒赔。
记者注意到,类似高速失灵案例在小米社区已超50起,有车主因系统误判导致追尾特斯拉,却因行车记录仪未自动保存关键画面被官方拒赔。
泊车噩梦:70+车主沦为“碰撞测试员”一场更大规模的维权风暴正在发酵。某小米SU7标准版车主群内,接力上传事故.
北京的小米SU7标准版车主孙鹏(化名),因自动泊车功能故障,导致撞上停车位旁的柱子,车辆尾部变形、磨损。根据车辆维修服务项目及费用明细,孙鹏此次维修总费用为12289元。
来自成都的小米SU7标准版车主卓卓(化名)并未升级系统,但仍出现了自动泊车功能故障。当日,卓卓的小米SU7直接撞到柱子中央,尾部有明显剐蹭,尾灯直接破裂。
除了上述两名车主,小米SU7自动泊车功能故障还有导致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的。据车主统计,至少70多名小米SU7标准版车主,在11月14日中午至11月15日凌晨,因自动泊车功能异常而发生撞击、剐蹭。
车主反馈显示,事故中车辆安全机制未能有效启动,加剧了碰撞的损失,这反映出系统设计上的安全漏洞,对用户安全构成威胁。
小米官方确认了这些问题是由于系统内部bug引起的,并表示愿意承担所有受影响车辆的维修费用。此外,为了补偿用户的不便,小米还提供了每日1500个小米积分作为赔偿补贴,这些积分的价值相当于150元人民币。
官方回应:客服与售后“打配合”
面对汹涌舆情,小米汽车采取“线上认错、线下推诿”策略。其客服在社交媒体快速回应:“自动泊车问题确为系统BUG,已推送OTA修复。”但要求车主签署“免责协议”才能更新。而线下售后则坚持“不检测不处理”,有车主耗时1个月仍未拿到检测报告。
这种割裂态度引发监管关注。工信部已介入调查小米智驾系统的数据标注规范,特别关注其是否违规使用“非车规级芯片”运行高阶算法。若坐实,小米可能面临与某新势力相同的召回命运。
市场寒蝉:交付提速背后的隐患卢伟冰在财报会上宣称SU7“交付破10万辆创纪录”,但负面新闻已冲击终端。北京某小米体验店销售透露,3月退订率高达18%,意向客户最常问的问题是:“智驾系统安全吗?”
这场危机暴露出小米跨界造车的致命弱点:用消费电子的“快速迭代”思维硬套汽车行业的“安全优先”原则。当雷军喊出“自动驾驶第一梯队”口号时,或许忽略了汽车代码中的每个0和1,都直接关系着用户的生命安全。
小米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丧事喜办!!!
雷总说支架,没有智驾
去年的事,每天都有人拿出来炒[得瑟][得瑟][得瑟]看来是最近找不到黑的地方啊
某界出事,就搞旧账[大笑][大笑]
问界车主刚刚开智驾出事,然后就开始炒小米去年的事?
小米冥是7销量都给了老祖[大哭][大哭][大哭]
大家都围攻光明顶吧
收买自媒体水军,一堆质量事故车只要别人说不好就群起攻击,忽悠那些没车的或者心智还不成熟的屌丝小白对车基本不了解,或者买不起保时捷买屌丝米装13的
好车,
有困难克服一下
我就怕系统问题,小米系统可是BUG之王啊[害羞][哭哭]
打赌一下这个贴子存在不了半天
狗为的才危险,怕不承认
小白鼠……
鬼火少年长大了还是爱哭一族,丧事喜办
别怨人家:自己当小白鼠怨谁
s7u 一百五的事情销声匿迹,m7智驾铺天盖地,你说谁盖谁[吃瓜]。
已举报了
百万网友测试[笑着哭][笑着哭]
小米的核心科技就是没有核心科技,全靠手机思维模式的拿来组合主义。[赞][赞][赞][拍手][拍手][拍手][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大哭][大哭][大哭][静静吃瓜][静静吃瓜][静静吃瓜]
不知道网友有没有发现 在小米汽车上市之前 网上关于电车事故的视频除了特斯拉的会爆出名字 别的车别说名字就是车标都给打码 直到小米汽车上市 小米汽车也像特斯拉一样都给爆出名字 有趣的是在小米被爆出名字以后 别的国产电车出事故被爆出名字的也越来越多了
销量代表一切
小米:车型漂亮就够了😏还要什么自行车啊[呲牙笑]
曾经一个米柚系统忽悠了多少傻叉[吃瓜][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