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2式让捷克后悔不已?迷信苏联经验,轻易丢弃二战轻坦遗产

生远谈历史 2025-04-15 16:08:38

二战期间,为什么德国的机械化部队能够横扫欧洲?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国缴获了捷克生产的LT-38型轻型坦克,这个型号的坦克性能之强,实在是狂甩当时其他国家若干条街,

捷克的坦克制造技术如此之强,却在二战后销声匿迹,再也没有看到捷克有什么新型坦克问世。

为什么捷克的坦克研发会迅速从领先变成落后,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捷克,国家不大,技术实力可一点也不弱

捷克,是中欧的一个小国。

如果论面积,捷克的面积仅有7.8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如果放到咱们中国来,除了四个直辖市之外,仅比宁夏略微大一点,比倒数第二小的浙江还要少3万平方公里。

别看捷克的面积不大,但是捷克的技术实力在二战时期那可是首屈一指的。

在二战期间,捷克曾经就生产过一个型号为LT-38的轻型坦克。

别看这款坦克个头不大,但是机动性却非常好,不是有这么句俗语么,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句话送给LT-38简直是再合适不过。

捷克生产的LT-38坦克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积小,灵活,火力强,这在二战时期可谓出类拔萃。

当时,德国就曾经缴获过捷克原产的LT-38坦克,结果,德国人一看,这坦克可不得了,立刻大规模推广,使得二战开始的时候,德国已经把这款坦克当作主战坦克了。

为什么德国人缴获了LT-38之后就立刻大规模使用了呢?

可千万不要以为是德国人心血来潮,或者觉得德国人就是觉得别人家的东西更好,其实都不是,而是因为德国人所发明的闪击战,核心就在于一个“快”字。

如果慢慢吞吞的,可不符合闪击战的战术思想。

比如1940年,德国进攻法国的时候,LT-38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对法军的防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当时,德军进攻法国的阿登森林地区的时候,就遇到这样一个麻烦事:

因为阿登森林树木茂盛,虽然说这样的环境彰显着非常优越的自然环境,但对于战争来说,这些参天大树可就是一个麻烦事了。

尤其是机械化部队,想要穿越茂密的森林,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毕竟很多机械化装备体积巨大,在丛林之中经常会被拦住去路,不得不变换路线,从而极大的拖慢进攻的脚步。

但是LT-38的优势在这个时候就完全展示出来了,一来LT-38的体积很小,这就意味着哪怕森林茂密,对德军的行进干扰很大,但进攻速率这件事不只是看绝对速度,还要看跟对方比。

当时,德军的坦克在树林里左钻右穿,很快就逼近法国防线,而法军的防守阵势都还没完全拉开。

想想看,有着天然屏障,法国都反应不过来,这个仗还能怎么打?

法军很多时候,都还没做好战斗准备,德军的炮火就已经炸响了,因此法国的失败几乎没有任何意外。

可以说,LT-38并不是说在火力上绝对能碾压法国,而是在机动性上,让法国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捷克的LT-38坦克,让德军在二战初期占尽了便宜。

而事实上,捷克可不止是有LT-38坦克,在二战之前,捷克的工业实力已经是非常强悍了,比如ZB-26轻机枪,这也是捷克的杰作.

早在一战的时候,人们就发现了一个很无奈的现实,即如果要进行火力压制,就需要重机枪,但是重机枪有一个很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移动不便。

毕竟这玩意的重量实在是太沉了,步兵在冲锋的时候,根本不可能拿着重机枪往前冲,而失去重机枪,就失去了火力压制,这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因此,在1920年的时候,捷克就开始研发轻机枪,这是一个结合了便携性和火力压制的杰出产物,ZB-26不但很容易携带,更重要的是,这款机枪的最高射速能达到500发子弹/分钟。

如此高的射速,使得这款机枪又拥有了非常好的火力压制能力。

由此可知,捷克的军工产业那真不是盖得,的确是能力强大。

按理说,一个国家的某个产业如果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凭借技术积累和壁垒,往往可以长时间的把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毕竟当你已经量产某件武器的时候,别国还在想怎么能仿造出来,当别人好不容易仿造出来的时候,你可能又研发出新装备了。

这样的领先局面,对于后发国家来说,想要追上并不容易,起码领先国家就算吃老本,那也足够他们吃好多年。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来说,捷克应该在军工领域长期居于世界前列才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二战之后,捷克的军工产业就再也没能续写此前辉煌,迅速的销声匿迹。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其实两件事,让捷克的军工产业的领先优势化为乌有。

第一件事就是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这个协定到底是干嘛的呢?

实际上慕尼黑协定就是绥靖政策的巅峰之作,当时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为了避免战争波及英法,秘密的与德国的西特勒和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在慕尼黑签订了这个协议。

协议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就是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这事就很离谱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土,竟然是四个毫不相关的国家就决定了。

正是因为这个协议,让捷克几乎亡国。

德国有了英法的承诺,对于侵略捷克更加有恃无恐,因此,很快就落入德军的控制之中。

捷克境内的军工厂也在这个时候换了主人,被德国接管,眼看着捷克的坦克这么好用,德军派出大量的管理人员进驻工厂,目的只有一个,让这些工厂里的工人为德国人卖命。

但说实在的,毕竟这是战时的特殊情况,仅仅是因为德军的占领,还不至于让捷克的技术储备消耗殆尽,虽然有影响,但起码不致命。

真正让捷克的军工产业,丧失领先地位的是在二战之后。

战后,捷克被苏联裹挟进华约,当时的华约有一个很奇怪的点,那就是华约国家,其实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同盟,或者说几个平等国家组成的同盟。

当时的华约更像是苏联带着一群附属国组成的同盟,包括捷克在内,因为综合实力不及苏联,因此在华约内部,大家都是唯苏联的马首是瞻。

在这个背景下,捷克就丧失了继续搞独立研发的可能性,而被迫使用苏联装备。

到了1949年,捷克甚至完全停止了国产化装备的研发。

虽然说苏联装备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毕竟,苏联技术捷克并不能随意使用。

而且,说到底苏联技术的知识产权也是苏联的,就算装备水平不低,但赚到的外汇,那也是苏联人拿走了,对捷克而言,等于啥都没有。

到了冷战时期,事实上全世界范围内,对轻型坦克的需求还是很大。

美国,法国都在很短的时间里生产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型坦克,虽然冷战期间,实战不多,但各国搞军备竞赛的热情却不低。

如果当时捷克能够坚持参与技术研发,或许后来的轻型坦克市场还是会有捷克的一席天地,遗憾的是,捷克放弃的自主研发的道路,使得捷克再军工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彻底掉队。

到了1958年,我国启动了62式坦克研发工作,这是我国自主研发成功的轻型坦克。

虽然照比当年的捷克也是晚了好几十年,但却展现出非常强的后发优势,不但机动性丝毫不输当年的LT-38,而且火力更强,应对复杂地形的能力也更好

此后,62式坦克就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两下对比,我国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最终实力越来越强大,而捷克泯然众人,不得不说非常可惜。

【免责声明】: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私信及时联系我们(评论区有时看不到),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