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我下午去参观了一家高端养老院。
带我去的是一个朋友,她正在参加保险培训(放心本文无广),参观养老院也是培训项目,她合计帮我贡献个选题,就把我叫上了。
P.S. 现在参加保险销售培训的,很多都是失业人群,性别上女多男少——朋友个人观察。
去的路上,我这朋友和她妈妈微信聊天,说一会儿要去参观养老院。
她妈妈听完特别紧张,问她什么意思?是不是要把我送养老院去!
朋友淡定地回:「放心,是你住不起的养老院...」
这次我又拍了好多照片,反正你们就当八卦看就行了,也感受下30后、40后们住的高端养老院都长啥样。
这家养老院位于北京西城区,地段没得说。
美中不足的是,养老院是由写字楼改造而成,就一栋楼,想要山清水秀是不可能了——但我也有点怀疑,真正的养老院用户是否需要这些,后面我会说具体原因。
但是周围配套很好,医疗资源丰富,子女探望也方便。
进入大厅后,我先去看了下厕所,因为这种角落最能反映管理水平。
厕所看着还挺好的,各种适老化细节也挺到位。
这家养老院目前有3百多个床位,2018年开业至今,目前入住率接近90%,所有护理床位都住满了。
看看公共区域,楼内 2/3 的面积都是公共活动空间:
这还整了个忆苦思甜穿越屋:
还有老人们的才艺展示,随处可见:
还有这种摆摊小屋:
是真的摆摊!烟火气了嗷兄弟们!
各种活动安排:
还能足疗!
什么样的老人能住呢?
入院老人平均年龄87岁(30后、40后为主),其中99岁的好几个,百岁老人今年会达到7人。
老人分为三类:能自理的,需要护理里,失能失智的。
入院标准,首先是得有钱,然后只要没有狂躁型的精神类疾病,传染病和身体创口的,就能入住。
对比一下:北京市第一福利院,排队超过 50 年。
目前在住老人的主流画像是这样的:主要来自机关部委、大学老师教授、医院、央国企事业单位,其中清华的毕业生很多。
我在标题里用「婆罗门」有点博眼球了,但也不算过分。
我觉得这些入院老人有很明显的北京地域特色,但客观地讲,放眼全国各地的高端养老院,我觉得能住进去的老人普遍都有这么几个特点:
寿命长,支付能力强,子女经济条件好。
这是多功能影音室,养老院里最大的房间,平时看个电影,开个会啥的都用这个厅。
每周有两场电影,一场是年代电影,一场是新电影。估计现场会震耳欲聋,因为多少都有点耳背。
这个像教室的屋子,其实是用来预防和治疗「认知症」(阿尔滋海默)。
院内280多位老人,被确诊和出现相关症状表现的,合计接近80人。
这是康复室,免费用。
如果需要康复师进行有方案的一对一针对性康复,需要付费,医保报销后每次大概十几块钱。这部分钱,单位好的老人可以二次全额报销。
养老院内可刷医保卡,院内配有17人的医疗团队,可以满足简单医疗和慢病管理。但是真的看大病,还得去三甲医院。
这家国营养老院跟复兴医院是合作单位,就医有绿色通道,医院床位紧张时,需要住院也都能给安排上。此外,医院还会派医生来养老院坐诊,每周两天。
咱们参观下屋子:
现在适老化改造的设备日新月异,这些设施虽然都很新(2018年开业),但如果换成今天重新装修,其实都有更好、更科学的选择。
照片里看不出来,无论是房门还是厕所门,都可以开得很大,主要是为了多人推轮椅和移动床进出。
床应该是可移动、可调节的。
房间里都有报警器,家里有上岁数的老人,其实都很建议大家也安装一个监控摄像头,识别出跌倒和屋内响声时,都可以直接向联系人报警。
这个柜子得批评嗷!没有加防撞条!(我入戏了兄弟们)
看下价格吧!
一人一间,除了两人间户型,不接受拼房。
最小的户型23㎡,主流户型都是30+㎡,两人间87㎡。
这是价格表:
床位费是打6折的,护理费和伙食费不打折。
主流户型,全套下来的话,一个月的真实费用大概1.3W~1.5W。
考虑到还有些医疗支出,咱们就按照1.5W/月来算,住一年是18W,住10年是180W。(到平均年龄87岁,住10年)
通胀问题,我也想到了,现场问了下工作人员。
这家养老院是国企单位嘛,不以盈利为第一目标,价格很难调整,想改价格非常麻烦,需要做详细测算,层层审批。
18年营业至今,床位费价格直降未升。护理费和伙食费也没调整过。
而且收费标准的改动原则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老住户的价格很难再改。
这点倒是很有国企特色,所以这里的通胀水平还是很低的。
咱们再看看伙食,我看了半天,看饿了:
养老院早上7 点开门,晚上9 点开门,自理老人可以自行外出,但是家属得签风险告知书。
不知道兄弟们看完啥感想。
这家养老院搁国内肯定是高端水平了,老实讲,这家不算贵。
我参观过硬件条件比这家好的,3层矮楼带院子,收费标准能贵个一两千块,但不是国企,所以涨价未知。
还有全国闻名的泰康养老院,那个肯定更高端,但是只针对泰康保险的投保用户,而且保费门槛200W左右才能住。
我又盘算了下自己的情况,我妈87岁的时候,我62岁,算上延迟退休,届时还没到领退休金的年龄,个人养老金账户也还没打开呢,艹...
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有点难搞,但是提前预习一下也挺好的。
大家也别太悲观,现在的养老设置主要面向30后、40后,这才多少人。
未来我们一定会按照60后的人数规模来准备养老基建,就像现存的新生儿基建都是按照当年2千万/年的高峰去准备。
所以80、90后们先别为自己的养老发愁,现在大家的很多焦虑都是虚妄的,咱们先努力把爹妈的晚年伺候好再说!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对自己的养老越来越清晰。
无论个体还是国家,60后婴儿潮变退休老人这波冲击才是真正的考验。
我还有一个感慨:退休以后是一场斗命长(活着就有钱拿),拼子女的游戏。
尤其,如果你的财务目标不是遗产最大化,那么,怎么让自己多活几年,拉长自理时间,延后进入养老院的时间,过得更有质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命题。
别想着90多岁了还要想巴菲特一样每天开账户关心投资,这绝不是正常人干的事儿,也不想干,反正我不想!
以此为终局倒推,健身真的是一场长期主义的投资!
以后我找机会再去参观一些二线城市和中等水平的养老院给兄弟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