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只此青绿》:舞剧改编电影的影像魅力

拖鞋哥MFA考研 2024-10-21 17:47:03

影片《只此青绿》根据同名舞蹈诗剧改编而成,通过一位现代文物研究员的视角,跨越近千年的时空带领观众深入探索宋代少年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艰辛历程以及无数劳动者共同铸就这幅传世之作的匠心精神。不仅是对原舞剧的转译,更是一次艺术的再创造。它将舞剧的精髓通过电影的镜头语言重新诠释,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01

电影叙事的心路探索

《只此青绿》透过跨时空情境尝试深探宋代画家心境。影片把原有的七篇内容拓展到现在的十篇,舍去了开头的展卷篇,而新增的四篇初见、听雨、青绿和苦思各显其独特叙事功能。初见篇叙述展卷人第一次见到希孟作画,后者于熟睡中似被展卷人惊醒,两人对舞而又分立,熟悉而又陌生,由此细化展卷人想象中与希孟初见时的亲切感与陌生感,激发起前者深探后者人生与绘画世界奥秘的好奇心。

听雨篇刻画希孟雨中舞蹈情境,他在青山绿水间于水上起舞,运笔作画,引得展卷人出场观看。这就把观众带入希孟雨中起舞而产生创作感兴的如梦似幻山水实景中,强化了逼真感和动情效果。青绿篇让众女舞者着绿色上衣和蓝色裙子,领舞人全身蓝色衣服裙子,袖子末端变浅蓝渐绿,形成青绿衣服女舞者的集体舞,同画中青绿山水形成近乎精准的相互映照关系,丰富了观众对于青绿山水及其幻化的人体舞姿世界的鲜活体验。苦思篇把观众带到雪天里,只见希孟手抱画轴卷,展卷人同他伴舞,还为他披上麻黄色衣服,似乎让希孟在感动中继续作画。这里再现了希孟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作画并且反复精雕细刻的创作态度。这一系列剧情拓展,让观众更加全面而真切地体验到宋代画家的心理世界及其笔下青绿山水世界的魅力。

02

电影视听的群像展现

《只此青绿》运用电影手法,频繁实现场内场外灵活切换和交融,给观众带来更逼真而又丰盛的视听觉感官享受效果。这部被称为“新默片”的舞剧电影,全片虽无一句台词,但却感觉满屏皆是对白。织绢的少女们面对天地墨色养蚕缫丝织绢,健壮的淬墨人一招一式里都是“龙麝黄金皆不贵,墨工汗水是精魄”,制笔的姑娘细心挑选动物毛发并精心捆绑,再与竹子制成的笔身进行连接,寻石的老人不畏高山险阻只为找到画幅中最动人的那一抹“青绿色”。演员们通过对身体游刃有余的控制力来演绎匠人匠心的精髓所在,这些舞蹈其实就是“对白”,观众在舞蹈动作中都可以逐一阅读到。一个个穿插层叠,构成了电影中跨越时空的群像,让我们看到千年前的创作者们和当代鉴赏者之间由镜头产生的奇妙连接。

而电影最大的优势,也在于相较于舞台表演中许多细节和道具的简化,电影中无论哪一个人物的哪一段表演,都点缀了丰富的细节,舞者们真挚细腻的微表情也让观众能真实地感觉到每个人物在面对自身境遇时的情绪。电影镜头结合特效与蒙太奇给予舞蹈新的表现力,镜头上对于中国画的表达有自己的特色,散点透视,人在画中游,山水之美与人之美互相映衬。当舞者走在画布上,身后的长裙化成青绿,涂画在山河层峦中,一种莫名的感动扑面而来。

03

宋代美学的意蕴升华

《只此青绿》一帧一镜,尽显东方气韵,美得雅俗共赏,美得层次分明,美得刷新认知,带来视觉震撼与心灵共振的双重享受。唱丝篇写实,细腻勾勒出一幅活生生清凌凌的织绢日常,田园牧歌。小桥流水飘逸灵动,浣纱女轻悄漫步其中,如丝线交错般协调律动。一颦一笑,一顿一挫,浸润出宋代汝瓷的素雅甜美。听雨篇写意,希孟采风偶遇一场甘霖,情之所至与它舞,与水墨风景融为一体。

尤其是最后一章“入画”,由实到虚将电影推至高潮。希孟见了四季、众生与自己,终于触碰到《千里江山图》第一笔的笔调,画中仙青绿现身,两人在画中相遇。青绿轻甩水袖,慢步莲莲,身韵画韵融为一体,端雅宁静的姿态晕染出山水画的格调。她仿佛站在时间的尽头,静止了万年的等待。两人历尽千帆,彼此相认,同频呼吸。希孟恣意挥洒笔墨,青绿人为群山衣为笔,圆融出天人合一的禅意。从婉转清新的涓涓细流,到群山巍峨的磅礴大气;从温润含蓄的情感表达,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深刻哲思。以影像形式深度“游览”一幅画,中式美学的极致呈现自此有了具象化的概念,观众获得丰富的体验。

《只此青绿》合理运用电影手法特长,用更加逼真而生动的视听奇观中深探中国式宋代画卷以及宋型文化的独特风采,由此重建中国古典美学世界,进而寻求高新媒介技术营造的现代美学影像与古典文化世界之间的当代汇通,以影像世界而让观众品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