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中国电影宣发模式的衍变与反思
提要:数字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驱动观众观影消费方式由线下购票演变为线上购票,电影宣发的主战场,也在延续传统的线下首映、点映、路演以及话题营销的同时,覆盖至对移动端互联网平台的开发,形成以观众为主体,运用数据统计、算法分析等技术对用户画像、用户偏好、用户搜索互动高频词等进行精准定位的数字化宣发模式。
数字化宣发将数智能力作为基底,能够实时完成动态化的方案制定与跟踪式的细节调整,呈现大数据依托、AIGC 助力和数字全链路闭环的创新特征,构建专业化、类型化、模块化的宣发服务数字化矩阵,实现全流程的宣发物料和策略 AIGC 化定制服务,于宣发领域高效执行预测与决策。然而数字化扩张亦需规避“信息茧房”和“病毒式营销”的迷思,以良性发展重塑中国电影宣发模式与影视工业版图。
关键词:中国电影 宣发模式 数字化 电影工业
推荐用法:数字技术,是指包括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集合,其驱动构建了一个更加直接高效的网络,从而打破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个人、人与物之间的平面连接,省去中间节点,提高效率, 实现点对点、端对端的立体的、折叠的、多向的交互式连接。数字技术不仅重塑了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格局, 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商业模式和社会治理的创新。
数字“ 作为‘ 信息 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 ”,亦构成了当代电影工业中的基础要素。分析与把握数字化时代中国电影宣发模式的具体形态及特征,发掘数字化为中国电影带来的商业价值和未来潜力,无疑有助于更好地规范中国电影宣发行业,助推中国电影市场健康发展。
2
融合变革中的中国电影营销——新生态、
新业态、新趋向(1993―2023)
提要:自 1993 年中国电影行业机制改革以来,伴随电影产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电影营销业的行业生态与业态结构均处于不断演进的发展进程中,电影营销理念、营销模式、营销主体、营销渠道、营销内容、营销对象,以及营销业务流程持续迭代,先后经历了以“电影产品”为中心的信息单向传递期(1993― 2000)、以“电影消费者”为中心的信息双向传播期(2001―2010)、以“数字信息化”为基础的深度营销交互期(2011―2015),以及以“万物互联”为基点的多维共创共享期(2016 年至今)。
本文以中国电影市场体制改革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作为研究背景,以电影营销作为研究视点 , 试图厘清中国电影营销业自 1993 年至今,三十年间的生态变迁与业态流变 ,并结合当下“数智赋能”“链路营销”“新质传播”等时代议题,探讨中国电影营销的发展新趋向。
关键词:电影营销 电影营销生态 电影营销链路 数智营销
推荐用法:电影营销,是指通过科学的市场环境分析和数据调研预测,精准划分目标消费群体,对电影项目的策划制作、宣传发行、商务合作、版权交易等一系列活动进行最佳组合和科学运作。
本文根据构成电影营销生态的四个基本要素:用户、渠道、内容、技术的演变特征,将中国电影营销业自1993年至今的生态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即以“电影产品”为中心的信息单向传递期(1993―2000)、 以“电影消费者”为中心的信息双向传播期(2001―2010)、以“数字信息化”为基础的深度营销交互期(2011― 2015),以及以“万物互联”为基点的多维共创共享期(2016 年至今)回顾中国电影营销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影营销业从单一的电影宣传业务发展至今,形成了一套层次丰富、分工明确、上下游协同的营销生态系统,并持续向着数智化、链路化、精准化、专业化、协同化的方向进行演进。
3
从解放传统生产力到迈向新质生产力
――中国电影制片发展的三十年流变
提要:电影制片贯穿着电影生产―销售―再生产的过程,其生产力是推动电影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并影响着电影在不同时期生产方式的结构性特征。自市场化发展以来,中国电影制片业打破了传统计划生产模式,经历了从数量型生产到质量型生产的变化,通过以劳动主体、生产资源、劳动对象为构成要素的变革形成生产力跃迁,推动电影制片向高效优质生产力探索。
三十年来,中国电影制片业经历了票房市场快速增长、生产主体日益多元、电影产量逐年提升、影片类型不断丰富、制片模式日趋成熟等发展变化,总结其背后的生产力逻辑可发现电影制片历经了解放传统生产力、激活生产力、优化生产力到迈向新质生产力的四个发展过程。在此期间,电影制片主体的变革、多元化资本的进入以及电影制片模式的创新共同推动了电影生产力变化,更成为实现中国电影制片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关键词:中国电影 电影制片 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
推荐用法:自市场化发展以来,中国电影制片业经历了从数量型生产到质量型生产的变化,每一次的变革都是以劳动主体、生产资源、劳动对象为构成要素的生产力跃迁。基于此,本文通过对 1993 年至今,电影制片生产主体、电影生产资本及电影制片模式三方面变化的综合分析,梳理制片行业所经历的从解放传统生产力、激活生产力、优化生产力到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历程。
市场化改革三十年以来,中国电影生产力的提升给电影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2023 年中国电影票房在疫情后逐渐复苏,达到549.15亿元,相比2022 年增长 83.5%,占全球票房的 23.3%,其中国产电影总票房460.05 亿元,市场份额占比 83.77%,且内地电影票房前十影片均为国产电影。在经历了开放制片生产许可、形成电影分账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中国电影完成了市场化转型,激活电影生产力,推动电影制片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探索,也使得电影制片模式得到全方位的快速成长。
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下,中国电影制片如何牢牢把握住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从而适应观众需求和市场变化,建立更加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电影产业生态,完成电影产业转型升级是未来电影强国之路需要克服的发展问题,也是所有电影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4
屏幕内外的怕和爱——中国当代影像
艺术中的情感、观念与实践
提要: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情感一直影响,甚至支配着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家的创作,并体现为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观念。从早期张培力、耿建翌创作中的“物化”与“去情感化”,到体现在蒋志、杨福东、徐震等艺术家作品中的爱欲冲动,直至宋冬、马秋莎、沈莘影像中不安的“温情”,情感既是艺术家们创作的动力和潜能,也勾勒了一幅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实践之别样的图景。
尤其在短视频和视频直播盛行的当下,这些屏幕中或屏幕本身所传递的怕和爱,无疑为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及与他人(物)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极具紧迫性的反思视角。
关键词:影像艺术 情动 “无情” 爱欲 不安的“温情”
推荐用法:在《何谓情动》一文中,汪民安写道:“人的身体总是被外界的身体(物体)所扰攘、所挑动、所刺激。人的身体总是同外界的身体(外界的人或者物)发生感触(身体并非一种独立的自主之物,它总是处在一种关系中)。斯宾诺莎将情感理解为这种‘身体的感触’,正是这种身体的感触产生了情感。对新技术的期待、沉溺总是伴随着对原始主义的向往和召唤。
人与自然的关系亦如人与技术一般,始终交织着怕和爱这两种对立的情感。也正是因为这一对立情感及其力量的存在,我们方可抵御数字化时代的剥削与自我剥削、驱逐与自我驱逐,进而夺回被抛弃的命运。
5
中国电影:除了产业还有什么?
提要:中国电影的产业化改革历经二十余载,从顶层设计到底层逻辑,产业化改革造就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新世代导演屈服于资本和市场的结果,把追逐盈利变成理性的自觉。当商业开始反哺艺术,一大批行走影像突然在电影中纷纷涌现。艺术电影更在意身体体验,类型电影只需讨好市场和观众。产业化改革被带偏的方向和节奏,表现在整个发展趋势日益严重且过度的“内卷”。
新的全球化正在让中国从边缘走向中心,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也从“向内转”开始“向外转”。在这个背景下,产业化改革的过度“内卷”益发给人一种错位的感觉。电影人只有不断拓展认知空间,摆脱“内卷”的满足心理,才能以更独到的眼光、更宽阔的胸襟、更高蹈的精神来审视身边的事物和现象,进而去锻造“情动感性”的历史品格—说到底,只有练好内功,才能走向世界。
关键词:中国电影 产业改革 文化生态 “情动感性” 历史品格
推荐用法:“要成为真正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大国,首先,应该建构既能满足中国观众精神需求又能为全球观众带来价值共享的电影文化‘通用体系’。”建构电影文化“通用体系”,当然不只是消除“文化折扣”的问题,也不是电影跨国营销的问题,而是回应诸多国际议题(比如世界和平、环境保护、反对恐怖主义、关注弱势群体等),提供全球治理方案(比如“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互鉴”等)的问题。
电影人只有不断拓展认知空间,摆脱“内卷”的满足心理,才能以更独到的眼光、更宽阔的胸襟、更高蹈的精神来审视身边的事物和现象,进而去锻造“情动感性”的历史品格—说到底,只有练好内功,才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