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制概述

云飞四海 2023-06-14 11:14:47

《清代官制概述》

清代中央官制

内阁:

内阁是清王朝最高统治机构,是国事政务中心,作个不恰当的比方,内阁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某院。内阁高级官员叫大学土,实际上是明代以前的宰相,清朝大学士有四人组成,满汉各两个,协理大学士有二人,即副宰相。这一长官一般是国家元老功臣承担。

清朝的官员一般分九品十八级,每一品中有正一品、从一品,一直到九品中的正九品、从九品。正一品是当相一品,即最高的长官,九品相当于现在县里的各局局长。除九品十八级外,还有一种叫“未入流”不在品级。现在有人说七品是芝麻官不恰当,当七品知县在过去可是相当不简单的,一个知县应该是名正言顺的进士,七品知县中有很多知县的才能是相当惊人的。历史上,往往有很多大官是七品出身,如海瑞就当过知县。在清代,官员人数很固定,不增加副职,但有候补等缺制度。如有一年,云南一个地方知县有缺,为此,进京等缺者不下三百,这三百人只好在翰林院抽签。

军机处:

到了雍正年间,清政府为征服新疆,设立了一个临时的指挥前线的机构,叫军机处,它相当于现代的总参谋部,后来军机处取代了内阁。军机大臣有十五个官员,居官一品、二品,作用相当于皇帝的办公厅,国家的大事都有军机处来呈办,这样内阁反成了清闲衙门。军机大臣中,设有军机章京,属四品官员。军机章京每天要和皇帝商议国家大事,起草圣旨、发布命令、传递奏折,道台以上(相当于现代副省长级)规定才有奏折,下级官员将奏折递呈到军机处,军机处另抄一份保存,将正本奏折呈给皇帝。皇帝每天要批阅奏折,提出处理意见,这是历史上的英明皇帝才这样做,临朝理政,从不偷懒。但有一些皇帝很偷懒,如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他每日临朝理政浮漂作虚,胡乱从奏折中抽一奏折批审装装样子。

在清朝初、中期,军机大臣和皇帝商议国事时,规定太监不得在场,后宫不得干政,谁若干政就严惩杀头,所以前清时期这一点比明朝开明一些,到了晚清,这种规矩首先被慈喜太后破坏了。历史上的太监、后宫坏事的很多,所以这种严格规定在封建王朝时期起到了维政作用。清朝理政很注意保密,这也是清朝治国之法。

六部:

六部即中央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吏部即掌管中下级官员的升、降、奖、罚、调配等职能,近似现代的中央组织部和人事部;户部管人口、田赋、农桑、货币等;礼部主管礼仪、科举、属国(外交)等;兵部主管国防军事,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刑部管刑法,是封建时代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建筑、漕运、交通和河道治理等。各部的长官叫尚书、副长官叫侍郎,尚书二人,满、汉各一人,侍郎有左侍郎、右侍郎,属正二品、从二品官员,相当于现代中央各部的正、副部长。

理藩院:

除上述所说六部以外,还有一个叫理藩院机构,它重点是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为啥叫理藩院呢?因为清代把少数民族叫“藩”,到了晚清,成了外务部。

督察院:

督察院相当于现代的检查院,言谏起诉大案要案,参与大的刑判。督察院最大的长官叫左督御史、右督御史,副长官为左、右督副御史,也是满汉各二人。御史有各种各样,其中有巡案御史、屯田御史、漕运御史,御史也称言官、谏官,专向皇帝言谏上奏地方官员的不法行为。也可以对皇帝本人的行为进行直言,如历史上的海瑞上疏,唐朝的魏征直言进谏等。清代皇帝也允许言、谏官风闻奏事。

御史有权对高级官员的行为进奏,使高级官员对御史很感讨厌,他们经常私下给御史以小鞋穿,想法子来整御史。清代皇帝很重视文人,轻视武人,文官可以到前线任最高统领,而武人只可以做先锋、元帅。如有个叫吴大激的巡使,是个文人,他有权进奏别的高级官员,结果甲午之战时,派他带六万人马到前线,因为他是文人出身,不懂兵法,所以在前线经常研究考古、青铜器,结果打了败仗。所以说清朝时,文官可以当武将,而武将则不能当文官。

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衙门的长官叫通政使,主管各地的起诉等各种文书,实际上起收发室作用,它分左通政使,右通政使。

翰林院:

翰林院是安插考上进七地位的文人们集中的地方,相当于皇家的科学研究院。主要是编修国史、“起居注”、起草各种祭文、封诰、给皇家讲经课等。“起居住”是主管皇帝每天的吃住、衣行的记载者,皇帝的一言一行都要“起居住”官随时录记下来,所以起居住官行使的权力在封建社会里具有很特别的地位。“封诰”是对高级官员爵位的晋封,大官员们要封到祖孙三代,到了七品知县则只封到本人。而清朝各品官员其穿着、顶戴、花翎、住行甚至桌上铺的,椅上坐的,都有严格的品级规定。官员犯罪时首先要取去花翎,拔掉顶戴,所以清代的花翎、顶戴代表了本人的官职,有“摘掉帽子”便算丢官之说。

詹事府:

詹事府这一衙门原来是为皇家皇太子服务而专门设立的机构,但是清朝后期废除了立太子的制度,因为立太子往往要出现互相残杀案件,而皇帝生前写好封嗣装入密封的匣子,放在书写“正大光明”殿内密封起来,待皇帝死后拆看便知谁继皇位。到了清代后期,詹事府也就逐渐成了和翰林院性质相同的储备文人的地方了。这个府门的最高长官叫詹事,副长官叫少詹事。

大理寺:

大理寺这一衙门机构,主管全国的平反、审判及其重大要案的处理,是封建社会的最高法院。这个衙门的长官叫寺卿、副长官叫少卿。凡重要的案件处理,都要经过三法司会审,即刑部、督察院、大理寺,相当现代的公、检、法,我们在戏台上看的《三堂会审》、《玉春堂》就是说的这一点。到了清朝后期,大理寺改为大理院,民国初年改为法院。

国子监:

国子监是封建社会的国立大学,即最高学府。古代叫太学,主要收录各地秀才、贡生,出学后授为监生,如有些碑文刻的某某为监生,说明他是在国子监最高学府学习过。但人过国子监学府的人不一定都会做官,有些只好通过另一渠道。清朝有个弊病叫“捐纳官制度”,官可以拿钱买,国家对卖官也有明文规定,那些有钱的人捐钱后,吏部便给发个官衔凭证。但不卖举人,道台以上的官员不卖,七品可以卖,但必须是进士出身。那时,买一个知县,需要交纳三千七百两银子。清朝有一年,国家实在太困难,执行过卖举人。但清朝统治阶级也觉得捐纳官制度是种很不光彩的制度,所以很少有文字记载。国子监长官叫监官,那时国立大学全国只有一所。

钦天监:

钦天监是掌管天文、气象、历法、漏刻(即报时)等,相当于皇家的天文气象研究所。而皇家祭祖登基都要通过钦天监来计算日子的凶吉,也就是人们说的黄道吉日。钦天监的长官叫监正,副长官叫监付。

宗人府:

宗人府就是皇帝的同一宗室和与皇家有血统关系的亲属都有宗人府管理,宗人府的最高长官叫宗令,副长官叫左宗正、右宗正,由皇家的钦王大臣担任。同时宗人府还兼修皇家的谱(家谱),凡犯了重罪的则可以革除其宗族宗室,如《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他原是皇家的后裔,后被逐出其宗室了。

内务府:

内务府是直接为宫庭皇家服务的,它掌管宫庭内部皇家的衣、食、住、行、财政、收支等,是封建社会中皇家的总内务后勤部,这个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其长官必须由满族高级官员掌握。

关于中央官制我们就简单地讲到这里,下面谈谈“六部九卿”、“三公三孤”之说。所谓皇家举行的“九卿会议”就是上面说的内阁、督察院、大理寺长官和六部尚书召集在一起商讨皇家大事,“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即少师、少傅、少保,这些都是高级官员的加衔,叫虚衔。

地方官制:

地方官制是四级行政制、即督、道、府、县四级。在府一级设有直隶州、直隶厅。府设有散州、散厅,县以下行政制为乡、里、保、甲。

先说督、抚、司、道、地方的最高长官是督府,即总督和巡抚的简称。总督比巡抚官职大,他总督军事兼管民政。

清朝共设八个总督,有直隶总督、四川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闽渐总督、云贵总督、陕甘总督等(后增设东北总督)。河南、山西、山东等省只设有巡抚。另外还设有特别总督,一种是漕运总督,主管全国草粮运输。河道总督,专门管理黄河、淮河的治理工作。自古以来,黄河的治理工作一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黄河中下游的河床现在比开封的铁塔还高,所以清代皇帝对黄河治理的研究工作也很重视。

八个总督属直隶总督为最高,巡抚就是省长,但清代时湖广设有总督,但同时两地又设有巡抚。督府以下有司、道,司内设有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布政使司的长官叫布政使,按察使司的长官叫按察使。“两司”的分工很明确,布政司管全省的民政、田赋、户册等,按察使司管刑法,相当于后来的高级法院院长,并兼管交通。清朝时期,一个省的最高行使权力都集中在“三台”大人手里,“三台”就是抚台、藩台、枭台,也就是督抚、布政使、按察使,他们是一个省的最高长官,也就是一个省的一、二、三把手。省以下设道,道的长官叫道员,百姓叫道台。道府分两种:主管行政、区域的叫分守道,主管某一项事务的叫分巡道(相当于现在的省厅长级)如提学道主管教育,盐法道主管盐,兵备道主管军事,河工道主管河道工程。道比现在的地区还要大些。

府、厅、州、县。道台以下有府,长官叫知府,知府过去历史上人们尊称为太守、也称为黄堂。府内设有同知和通判,全府中的三个最高长官是知府称正堂,同知称左堂、通判为右堂,有“府衙三堂”之说。省会所在的府叫首府、首道,知府所在的县叫首县。除了这个府还设有特殊的府,如清朝建都北京,称北京为顺天府,其长官叫府尹。还有沈阳的奉天府,这就是后来直辖市的来源。而这些特殊府的长官都由中央御任。州在清代分两种,一种直隶州和府平级。一种是散州和县平级。直接省府所管的称直隶州,州的长官叫知州、知判,县的长官叫知县,县衙内设有县丞、主薄、典史、巡检分管各种事务,厅在清代也分直隶厅和散厅,散州一般说是设在边远地带的机构,散厅也和县是平级的。

州、县都是设三班六房。“三班”即皂班、捕班、壮班。皂班管站堂;捕班拘拿犯人,也叫快班;壮班管县老爷的护从驾。每一个班的小头目叫班头。“六房”即吏、礼、户、兵、型、工和中央六部的管理内容基本一致。县以下行政则设乡、里、保、甲分级统治。

爵位与品级

清代分两种爵位,一种是皇帝宗室血统爵位,分十四个等级,最高者是卿王、君王,最后还有将军等;第二种是功勋大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这些爵位在封建社会都是世袭的。到了北洋政府时,还存在过这个等级爵位,但那时的人已经对他不太理解了。清代官制中的品级,即前面讲过的九品十八级,一至二品加将军,三四品加都慰,五品加大夫,六品以下加郎,每个官员的头衔上都加有虚衔即封衔。如:七品知县加有“文林郎”、五品以上的夫人叫“诰授”、六品以下的官员夫人叫“敕授”。弄懂和理解清代的爵位与品级,对于研究历史很有帮助。我举一个人物碑的例子吧:清代的曾国藩碑文上写的是“诰授光录大夫赠太传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毅勇曾文正公”,一看便知道曾国藩在那时是五品以上的官员,曾国藩的这么多爵位都是虚封的,唯有最实际的还是他那“两江总督”。

薪俸与服饰

简单地说,清朝官员的基本薪俸是很低的,如忠实的卿王每年只有一千两银子,禄米五百担。正一品获俸一百八十两,禄米九十担,一直到最后的从九品年俸才三十两,糯米十五担,而那些未入流的小官获俸就更少了。但实际上清朝解决这种薪俸很低的调整办法也很多。一种是“养廉银”即培养官员清明廉洁的补助费,直隶总督每年一万五千两,巡抚一至一万五千两,知县最高两千两,最低四百两。二是皇上的恩俸,也就是恩禄,到了乾隆年间薪俸加了一倍。还有一种所谓办“公费”,这些“公费”都是由官员本人直接收支,剩余公费便归已所有存入腰包了。另外也有一种叫“耗羡”的陋规,也就是从农民中收取的碎银经加工成锭上交国库而允许的消耗率,这种“耗羡”便也归官员收入了。所以一个官员最后算起来,其收入也相当可观。清代的官员不象现在的官员、都不喜欢上调进京做官。自古道:“京官贫、外官富”。山高皇帝远,官员可以任意搜刮民脂民膏。但这些外地官员往往离不开京官做后台,每年都要正大光明地向京官进礼,夏天进礼叫“冰赠”、冬天进礼叫“炭赠”,实际上京官有了这笔收入,也不算穷官了。

清朝官员的服饰,简单地说,一、二、三品官员的官服有明显标志是九莽五爪;而七、八、九品的官员则穿五莽五爪,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够挂朝珠,而皇上制作的黄色马褂则是特殊身份的钦差大臣的显饰,象李鸿章等,凡是穿这种马褂的官员就是皇帝的心腹大臣。

科班和捐班

清代官员的出身学历分科班与捐班,凡经科举正统考试而得功名者是科班,很受当时人们的尊敬,而捐班就是上述讲到的捐纳官制度中用钱买的官,这些人没有真才实学而只是为了荣誉、享受和同级官员一样的生活待遇。

回避与丁优

先说回避,清朝官员定有回避制度,凡本省人不许在本省作官,这是籍贯回避;直系亲属如儿子和父亲都在同一省、地作官,做儿子的须要回避父亲,即血统回避。清朝还规定亲属绝对不许在一个府中做官。可以说,清朝这种回避制度是干部制度杜绝权弊的好办法。

再说丁忧、封建社会特别注重节孝,清代明文规定父母死亡,作官的儿子必须辞官回到家里守孝三年。在丁忧期间不准参加任何科举考试,不能举办各种喜事和宴会。当守孝二十七个月,丁忧满期后,由地方出证明方可赴任。这是对汉族官员而论,而满族贵族则不执行这种制度,只在任制中守孝一百天即可。丁忧中还有一种叫“夺情”,这主要是坚守在重要岗位上,如边关打仗、战情吃紧,而父母恰巧于这时亡故,这些官员为国尽忠而不能尽孝,可暂时剥夺你的感情。到了清代后期,许多官员都曾进行这种“夺情”活动以取功誉双收。清朝嘉庆八年(1803年),河员出身、每当汛期都能奋力抢险的徐州河务道徐端上报丁忧,嘉庆帝认为安排别人补员接替不一定能干了他的活儿,就谕令徐端不必开缺,回籍治丧百日后,仍回徐州署理河道印务,等丁忧期过后再另行实授。为此,嘉庆帝还特别强调:“此系朕因河道要缺需人起见,并非破格夺情,开在任守制之渐。”

最后提一下清代的官吏退休制度。清代官员退休叫“休致”一般年到六十岁即可告老还乡,国家不再发薪俸。有特殊功勋的高级官员由皇帝御批可偿赐“半封”,但只给半年或一年的薪俸。所以官员在上任期间,大都加紧搜刮民财,买房置地准备后路。清代时,也有不到年令就退休的官员,这主要是犯有错误的官员,皇上念他有功给点面子,下令让他休致,叫救令休致。有些退休官员,如遇到国家吉庆大典,皇帝便下诏让休致老臣进京召见同乐。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