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文里汲取人生智慧

深山野夫 2019-11-05 17:18:47

现在有很多朋友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上分享哲理故事或名人名言,无非是教人怎么为人处世、修养身心。人的一生是不断修心的过程,有这么一种方便快捷的平台去传递正能量、启迪生命智慧、增长才干、陶冶性灵、净化心灵,实在是功德无量。当然,为人处世、修养身心不仅仅是当下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国人的事情,从古至今,从国内到海外,凡是人都需要面对这么一个问题。

小时候,我们学古文,基本上都是课程需要,为了应付考试,在心智还不成熟的年龄段,盲目去背诵名著名篇,但是基本上难以有真正的体会。当走出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之后,随着年岁和阅历的慢慢增加,再来品读学生时代读过的古文,另是一番滋味。古代人很早就碰到我们当下社会及个人存在的问题,以及心中的困惑,他们也在寻找解决的方法。所以,我们今人是可以从古人那里去寻得智慧的。虽然文字呈现的方式不一样,古代是文言文,现代是白话文,但是人具有的思想和人文性却是一脉相承的、相通的。

读《苏秦以连横说秦》,苏秦说秦王不成功,形容枯槁,面目黎黑,回家之后妻子、嫂子、父母都轻视自己,后来苏秦发愤图强,说赵王成功,衣锦还乡,妻子、嫂子、父母这些人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苏秦问嫂子为什么态度前倨后卑,嫂子回答说,因为你现在尊贵、有钱。这些人现实,但也都实诚,就像现在的人一样,都是看上不看下,趋炎附势,所谓穷人闹市无人问,富者深山有远亲。可见,爱富嫌贫的现象现代和古代都有。只是,现代的人只是一味地埋怨别人现实、功利,而苏秦倒是认为别人这么对待他是自己的过错,是自己无能,于是刻苦专研,终于有所得。在他的价值观里,人生在世,金钱和权势是不能忽视的。也就是说,他认同、理解世人追求权势和金钱,自己也要往这个方向努力。当然,苏秦是个政客。现在也有很多人也是这么认为的,追求权和钱,向世俗的核心靠拢,却是一方面抱怨世俗,一方面又去迎合世俗。

读韩愈的《原毁》,这篇是在说毁谤产生的原因,韩愈认为人要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也就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果相反的话,不注重修身,又嫉妒别人,就会盛行毁谤之风。工作上有同事不理解我的要求,又不耐心听我的话,被我劈头盖脸地批评了一顿。读完这篇文章,我意识到要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是自己的行为过激了,别人愚笨自有长进的机会,自己何必操之过急,何况自己也不是什么高明之士。所以,凡事要看远、看宽、看淡。

0 阅读:8
评论列表
  • 2019-11-05 20:53

    你妹儿的考试大学了都心智不熟。。16的能心智健全了。。你估计现在都没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