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解表药:发散风寒药之羌活

鸿朗说健康 2025-03-21 15:14:52

在《神农本草经》中,有着这样一味神奇的中药,它有着较强的发散风寒和止痛效果,它便是羌活,它既是一种祛湿药,同时也是散寒药。说起羌活,其实在中医里还有另一味药物,跟它非常相似,那便是防风,不过,防风的药效要稍微逊色于羌活,但其功效会更稳定一些。

羌活药性辛、苦,温,归入体内肾经和膀胱经,当然,根据其不同的形状特征,在称呼上也有差异,一般情况下,羌活根茎粗壮,伸长呈现竹节形状,于是便有人称其“竹节羌”,不过,也有一些长得很像蚕,也被称为“蚕羌”,该药的功效有很多,既可以解表散寒,同时又能祛风除湿,缓解疼痛,常被医家划分在解表药下的辛温解表药中。

羌活为常用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于独活项下。直至唐代的《药性本草》始将独活与羌活分列,《本草纲目》 " 独活、羌活一类二种,西羌此为羌活,羌活需用紫色有蚕头鞭节者 " 按上述记载,羌活主产子甘肃、青海、四川等地,与现今的分布基本一致。

羌活味苦、辛、性温。具有散表寒去风湿,利关节之功效。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痛、风水浮 肿、痛肿疮毒等。

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关于羌活的临床运用,主要有这2个方面。

一、风寒感冒

既然羌活是辛温解表的药物,那么对于治疗外感风寒病症,其效果肯定是很显著的。羌活辛温,辛温可以发散,而且此药气味雄烈,善于升散发表,有着较强的解表散寒、祛风胜湿以及止痛能力。

因此,对于外感风寒并且夹有湿证的患者来说,如果出现了恶寒发热,但肌表无汗、头部疼痛、颈部僵硬、肢体酸重较为严重等病症,那么均可以用此药来治疗和缓解。

羌活通常与防风、细辛、川芎等祛风解表的药物同用,最著名的药方,就要属张元素收录在《此事难知》中的九味羌活汤了,它有着发汗解表,兼清里热的作用。当然,在其他的医家医书中也收录着不少运用到本药的方剂,例如《内外伤辨惑论》中的羌活渗湿汤,将本药配伍独活、藁本、防风等药,用于治疗风湿在表所引起的头项强痛、腰背酸重以及一身尽痛等病症。

二、风寒湿痹

羌活的辛散药性,具有祛风的效果,而且苦味可以燥湿,性温能够散寒,有着较强的祛风湿、止痛的作用,经常会和其他的祛风药、止痛药配伍,治疗患者出现的风寒湿痹,肢节疼痛,所以,羌活还有另一个称号,即“退风使者”。

因为羌活善入足太阳膀胱经,因风寒湿邪侵袭所导致的关节疼痛、肩背酸痛,尤其是上半身疼痛症状,往往更为适用,经常会与防风、姜黄、当归等药同用,例如蠲痹汤,该方剂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经典药方。

如果患者因风寒、风湿而引发了头风痛,便可以使用羌活芎藁汤,该方剂将羌活和川芎、白芷、藁本等药物配伍,治疗头风痛病症。

虽然羌活的功效运用主要体现在这两方面,但通过医家的不断研究,一些医者发现羌活的功效其实远不止如此,本药还能治疗水气肿,最著名的方子就是《世医得效方》中的川活散,仅仅只有羌活和莱菔子,但却可以很好地治疗此病症。

羌活药性雄烈,善升散发表,发散风寒功效强,所以有“风药之燥剂,风药之刚剂”之称,治疗表证,疗效非常好,而且相对于麻黄、桂枝来说不良偏性更少。所以从金元时期以来,古今医家皆常用羌活治疗表证,《本经逢原》称羌活为“非时感冒之仙药”。

由于羌活偏辛温,所以更适合于外感风寒之证,常配伍荆芥、防风、葛根、柴胡、前胡等药同用。且羌活有较好的祛湿止痛的功效,所以对于外感风寒夹湿且头身疼痛明显者最为适合,如名方九味羌活汤、羌活胜湿汤。羌活经过适当配伍也能用于风热感冒的治疗。

羌活散寒除湿,温通血脉,且止痛效果好,所以常用于身体疼痛的治疗。如《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羌活:“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入风贼邪,除新旧风湿”,为治疗风寒湿痹阻疼痛的重要药物。且书中记载羌活“直上巅顶,横行肢臂......专主上部风寒湿痹”,所以临床上部疼痛多用羌活。羌活既能发散表邪,又能祛风湿,止痛,所以对风寒湿偏重的痹症或痹症初期兼有表证者,最为是适合。通过适当配伍,也可用于湿热痹症。

羌活也是治疗头痛的常用药物,羌活具有升浮之性,上达巅顶,祛风除湿止痛,对于风寒、风湿、痰浊、瘀血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头痛均有良好疗效。治疗风寒头痛多配伍川乌、细辛(注意川乌、细辛有一定毒性,使用注意控制剂量和疗程以及煎服方法)、白芷、藁本、川芎;治疗风热头痛,可以配伍蔓荆子、黄芩、天花粉、黄连、菊花、薄荷、荆芥、川芎等;治疗肝风挟痰所致头痛,可以配伍天麻、制南星等;治疗血虚头痛,可以配伍熟地、当归、白芍等;治疗痰浊头痛,可以配伍白芷、制半夏、制南星、茯苓、陈皮、泽泻、白术等;治疗瘀血头痛,可以配伍桃仁、川芎、天麻、僵蚕等。

羌活有通畅血脉、舒筋活络之效,有助于疮痈肿毒的消散,并有直接的止痛效果。所以治疗疮痈肿毒可以配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同用,去性存用,达到消疮止痛的效果。如《本草正义》的记载:“若外疡之属于湿热者,苟肿势延蔓,引及骨节筋肉伸缩不利,非以羌、独之善走宣通为治,则效力必缓,故虽热病,亦不避用......”,文中说的羌、独指的就是羌活和独活。

羌活配伍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当归、牛膝等药物,也可以治疗外伤疼痛。

羌活内服或研成粉末外搽牙龈也有治疗牙痛的作用,常常配伍龙胆草、升麻、防风、白芷、细辛(注意细辛有一定毒性,使用注意控制剂量和疗程)等同用。

羌活通过配伍也可以治疗皮肤瘙痒症,《药性论》记载羌活治疗“多痒血癞”,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湿外郁肌肤引起的隐疹和其他皮肤瘙痒症。治疗皮肤瘙痒多配伍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苦参、僵蚕等同用。

羌活也常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如《日华子本草》记载羌活治疗“目赤肿痛”,《本草汇言》记载羌活“目证以之治羞明隐涩,肿痛难开”,治疗眼科疾病,常常配伍防风、荆芥、蔓荆子同用,羌活祛风、胜湿,又能通畅血脉、升阳气,通过适当配伍可以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眼病。眼病中畏风怕光、发痒、流泪、沙涩,可以通过羌活祛风作用治疗;眼睑及内外眦糜烂、湿痒肿胀,可以通过羌活祛湿作用治疗;眼病红肿、瘀滞、结块者,可以通过羌活温通作用消散;眼病疼痛者,可以通过羌活止痛的作用缓解;气血不能上注于目者,羌活可以升阳帮助气血上达眼睛;眼睛翳障者,可以通过羌活辛散、温通的功效帮助其消散。不同情况羌活需要配伍不同中药治疗,不过羌活辛温苦燥且性味雄烈,对于阴亏、燥热所致眼病需要慎用。

唐宋时期羌活还广泛用于治疗中风,《药性论》记载羌活:“治贼风失音不语......手足不遂,口面歪斜”。但金元以来,羌活治疗中风逐渐少用。近现代依然有羌活治疗中风的记载。

羌活还有通阳助孕的作用,如《傅青主女科》中记载的保产无忧散和保产神效方,均是羌活与黄芪、当归、白芍、菟丝子等配伍使用。也有医家在补肾药中加入少量羌活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不育等。妊娠期较为特殊,用药还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0 阅读:7
评论列表
  • 好历害的解表药.张仲景是大家族。是数百人口的大家族 张仲景出生于东汉大瘟疫之时。张仲景死时 东汉大瘟疫还在爆发中 东汉大瘟疫人口減少一半。而张仲景家族更是人口减少三分之二。远大于东汉平均减少数。能把连自己家瘟死都控制不住的医生还捧成神医.写的医书《伤寒论》《金匮要略》捧成神书的那都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有人说张仲景因东汉大瘟才出伤寒论,这话没错。但忘了张仲景死时瘟疫还在爆发。不说张仲景时代吧。世界十大瘟第二名是清朝云南大瘟。据记载,仅仅在在昆明,人口“十存二三,田地半多荒芜,耕种无人”;这十存二三是什么意思。死亡率是70%以上。张仲景的三分之二也不过是60%以上而己。这时伤寒论出来多少年啦。近千年啦吧 中医这神书去那啦 更不用说历史上是三年一小瘟十年一大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