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上,刘帅和粟裕对彭总的态度,为何说是令人赞叹呢?

岁月悠扬坊 2025-03-15 23:00:39

1958年刘伯承元帅遭遇到错误的批评时,为何没有刘帅的老部下站出来为其说话呢?原来和刘帅一片好心安排的智慧有关,为何会这样说呢?后来又如何呢?

可以说解放以后,刘帅身藏功与名,主动请缨担任南京军事学院的院长,为南京军事学院从无到有建设,再到初具规模,在此过程中刘帅可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1958年南京军事学院一度成为受到冲击的重灾区,虽然刘帅在那段时间里已经不再担任南京军事学院的院长,但是刘帅不忍心看见自己曾经的老部下和老同事在这场风波中遭遇到批评,就主动承担错误,为此刘帅特意准备在批评大会的现场做出真诚的检讨。当时就有很多刘帅的老部下想出来为刘帅仗义执言,没有想到被刘帅及时拦住,这其实与刘帅以退为进的智慧有关。

为什么会这么讲呢?因为刘帅不想让自己的老部下们因为替自己说话而被牵连和卷进来,一旦自己的老部下和老战友们因为好心替自己说话而卷进这场风波之中,那样一来事态可能会失控,朝着不利于大局稳定的方向发展,甚至事态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基于此目的,刘帅拦住部下想为自己说话的想法,把这些道理给他们讲明,告诉他们沉默面对并不是妥协消极面对,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为此刘帅在检讨会的现场真诚做出检讨,因为那天刚刚下完雨导致地板比较滑,再加上那时刘帅看东西模糊看不太清楚,所以那天刘帅是极为艰难登上主席台,刘帅的背影和艰难的脚步让人看得既心酸又心疼,当刘帅做完检讨后,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真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支持。

事后也证明刘帅这种以退为进的处理方式是多么充满智慧和睿智的方式。有人说此次刘帅遭遇到批评与彭总有关,因为彭总长期和刘帅不和,有证据吗?有。早在抗日战争之关家垴的战斗中彭总和刘帅因在作战方式和作战选择上发生过一段不太友好的往事。当时关家垴之战彭总是希望部队仰攻上去,但是这样一来部队的伤亡过大;而刘帅则认为应该把日军引出来并在运动战中加以消灭。彭总和刘帅因为在这件事上是曾经产生过一段不太愉快的往事。但是笔者认为这件事不足以让这两位战神级别的老帅产生不和,当时他们只是因为对关家垴之战中的战法不同而产生异议,并不存在着什么个人恩怨。因此1958年刘帅遭遇到批评绝不是因为这件事和彭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刘帅始终选择沉默是金,拒绝跟风批评彭总,可以从解密当时回忆记录和当时历史资料来看,刘帅一直在庐山会议中沉默是金,没有做过任何发言。与刘帅情况类似的是粟裕,当时粟裕大将因为在工作上有三件事和彭总产生过一定的误会,就让彭总误认为粟裕有点目中无人和越俎代庖之嫌。这或许跟彭总和粟裕两人性格和处事方式有关,彭总疾恶如仇,眼里容不下任何沙子;而粟裕是战功过大,且不太懂得迎合上级的心思办事,在官场中也不太懂得迂回办事。总之一句话彭总和粟裕的性格都不太适合和平年代的官场。

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再加上粟裕在工作上的三件事和彭总产生过误会,没办法历史有时时候就是无巧不成书!也为在1958年全军工作会议上,彭总批评粟裕埋下伏笔。但在1959年庐山会议的过程中,彭总遭遇到批评时,就有人特意找到粟裕,希望粟裕能跟风批评彭总,最起码申诉一下一年前的问题,但是都被粟裕果断拒绝。粟裕对他们说道:我很佩服彭总,我一年前受到批评,我不怪彭总,我知道彭总是对事不对人!我更加钦佩彭总的勇气。至于说我的问题,历史终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绝不依靠这些风浪来激起一两点水花!至于让我跟风批评彭总,不好意思我更办不到!

来人见粟裕这样说道,还不死心,他们接着说道:如果粟裕将军您不太方便出面就由您的部下代您出面,说明相关问题。粟裕微笑道:我的部下也和我一样都无比钦佩彭总,都明白大局稳定的重要性,自然不可能站出来跟风批评彭总。在整个1959年庐山会议中,粟裕始终拒绝跟风批评彭总。1958年刘帅遭遇到错误批评,为何没有刘帅老部下站出来为其仗义执言呢?原来和刘帅一片好心和以退为进的智慧有关!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刘帅和粟裕大将始终在庐山会议的那段时间中沉默是金,拒绝跟风批评彭总!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