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抵尼日利亚
2004年9月,房一波带着重责大任抵达尼日利亚帕帕兰多,这里未来将建立一座现代化的燃机电站。他所在的山东电建三公司此次海外扩张的选择,是一片只有红土和散落的石块的荒凉地带,四周被稀疏的灌木丛和偶尔可见的低矮草原所环绕。
由于该地区政治动荡和经济基础薄弱,加上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使得项目的推进困难重重。更加棘手的是,由于文化和习俗的差异,当地社区对于大型工程项目的到来反应复杂。房一波与他的团队必须从头开始,甚至连通往工地的基本道路都需要他们亲自开辟。
工程刚刚开工不久,附近村庄的村民因为对工作机会分配不满,开始聚集到项目部的办公室外。他们带来大量木材,将通往施工现场的道路彻底堵死,不仅禁止其他工人进入,还对现场的部分车辆进行阻挠,一时间整个工地被迫停摆。抗议人群情绪激动,他们高喊着口号,要求项目部给村里所有人安排工作。有些村民甚至挥舞着木棍,阻止任何试图靠近工地的人。
在几次尝试无果后,项目部的工作人员只好回到办公室暂避。然而,村民的行动却越来越激烈,直接将项目部的办公区围了起来。一些人敲打着办公室的铁门,发出巨大的声响,整个气氛充满了对立的紧张感。部分工人和技术人员因为害怕冲突,不敢出门,甚至连水和食物的补充都成了问题。
局势升级到第三天时,办公室里储备的食物已经快耗尽了。村民的围堵依旧没有减弱的迹象。项目部的工作人员显得愈发慌张,而在这种情况下,房一波决定采取直接对话的方式。
他先是用简单的英语和当地语言问候对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他举起双手示意自己没有敌意,同时试图靠近领头的几位村民。村民们先是愣了一下,有些人甚至握紧了手中的木棍,但房一波没有退缩,继续靠近,并试图询问他们的具体诉求。
村民们开始围着房一波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有人要求让村里的每家每户都能有一名成员参与到项目中;也有人指责项目部忽视了村庄的利益。他承诺将尽量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主动提出可以为一些年轻人提供基础的技术培训。
然而,这种僵持的对话并未马上解决问题。到了当天晚上,村民仍然守在办公室外,而项目部的人已经连续几顿没有正常吃饭了。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房一波决定联系当地的警察局寻求帮助。接到消息后,警方派出了一辆警车,带着几名警察赶到了现场。
警察的到来暂时缓解了局面,他们与村民进行沟通,疏散了部分人群,同时为项目部开出了一条通路。项目部的后勤人员迅速利用这个机会外出采购了一些食物和水,解决了燃眉之急。
跨文化的桥梁
意识到光靠警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房一波开始思考如何和当地村民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一天早上,房一波提着一袋糖果和一些小礼物,只身走进了附近的一个村庄。村子里的人对他的到来显然感到意外,一些老人坐在屋前注视着他,几个孩子站在不远处偷偷地打量他。房一波没有犹豫,径直走到村子中央的空地上,将随身带的糖果拿出来,微笑着向孩子们招手。起初,孩子们有些迟疑,不敢靠近,他干脆把糖果放在地上,退开了几步,用手势示意他们可以拿走。
渐渐地,有几个胆大的孩子走了过来,拿起糖果后露出了惊喜的笑容。房一波趁机向几个站在一旁的成年人问好,用并不熟练的当地语言打招呼,并学着他们的习惯,主动上前握手。握手的动作显得很自然,而他随身带的几个礼物,也成了和村民交流的开端。他耐心地向村民们解释了工程的计划,以及村庄和项目合作可能带来的好处。
为了让村民们更了解他的诚意,房一波还特意拜访了村子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向他介绍了自己和团队的背景,并表达了希望与村庄建立友好关系的意愿。长者没有立即表态,但语气显然缓和了许多。房一波则抓住机会,表示愿意定期与村民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
与此同时,房一波特别注意与经常带头闹事的酋长之子建立联系。房一波主动上门拜访,不带任何防备,手里只拿了一些茶叶和简单的礼品。酋长的家并不豪华,但院子里坐着几个人,显然是平日里跟随他的伙伴。
房一波没有被这些细节打扰,而是把带来的茶叶递给酋长之子,说这是中国的传统饮品,希望可以分享给他一家人。他坐在院子里,与酋长和他的儿子攀谈起来,聊起一些和村庄有关的日常话题,没有急于提及项目的事情。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房一波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去酋长的家里拜访,有时只是带一些水果或者小礼物,有时则是单纯地喝杯茶聊聊天。几次之后,酋长之子不再对他表现出敌意,还主动向他讲起村子里的一些传统习俗和日常生活的故事。
这样的互动逐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酋长之子甚至开始主动帮助房一波介绍村里其他有影响力的人。有几次,当村民们对项目还抱有疑虑时,酋长之子会站出来解释,说房一波不是那种随便说空话的人,他是真的想为村庄带来好处。
逐渐赢得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一波在当地的声望逐渐提升。一天,有位村民带着自己的妻子来到工地门口,急切地请求帮助。这名妇女高烧不退,而村子里既没有医院,也没有药品供应。村民们听说房一波的项目部里有一个医务室,便决定来碰碰运气。房一波得知情况后,立刻安排医务人员进行诊治,还专门派人前往最近的城镇购买所需药品。几天后,妇人的病情明显好转,这家人专程返回工地表达感谢。
类似的情景逐渐增多。一次,一个村民的孩子意外摔伤,手臂肿得很厉害。父亲背着孩子跑到工地,请求房一波帮忙。房一波安排工地医务人员处理伤口,还用项目部的车辆将孩子送到更大的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检查。
渐渐地,房一波成了当地人眼中的“万能解决者”。无论是小孩不肯上学、村民之间的土地争端,还是谁家的牲畜跑丢了,都会有人想到去找房一波。尽管这些问题与工程毫无关系,他还是尽力协调解决。
华人酋长的诞生
2007年6月,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帕帕兰多燃机电站顺利竣工投产。这个原本荒芜的土地,如今矗立起了现代化的工程设施,成为了当地的重要能源支柱。
在竣工仪式后的一周,当地阿卡姆土王亲自邀请房一波出席一场特殊的会议。这场会议还聚集了周边20多位酋长以及他们的随从。房一波受邀来到土王的宫殿,这是一个充满当地传统特色的建筑,周围站满了穿着鲜艳服饰的村民和鼓手。
会议上,土王站起身,用流利的英语表达了对房一波及其团队的感激。他详细提到了电站对当地经济和生活带来的改变,特别是如何解决了电力短缺的问题,以及房一波为村民提供的帮助。
随后,土王宣布了一项决定:为了表达对房一波的敬意,经过他和酋长们的一致商议,决定授予房一波酋长封号。除了酋长封号,土王还宣布将赠予房一波500亩世袭土地,作为对他贡献的感谢。
几天后,土王正式为房一波举行了授封仪式。这是一个具有浓厚当地特色的盛大庆典,现场搭起了临时的彩棚,鼓乐声响彻四周,许多村民身着传统服饰,手持鲜花和礼品涌向仪式现场。土王亲手为房一波戴上象征酋长身份的头冠,并递上了一份正式的封地证书。
在授封仪式后,许多人还提到,房一波因此获得了在当地娶多位妻子的权利。这是当地习俗中酋长身份所附带的传统特权。然而,当村民们期待地问起他是否会行使这一权利时,他却坚定地告诉大家,自己仍然会遵守中国的家庭观念和风俗。
竣工后的电站如期投入运营,源源不断地为当地提供电力,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房一波的故事也逐渐传开,成为中资企业在海外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参考资料:[1]王吉绯.软实力让中国商人成非洲酋长[J].竞争力,200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