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教官为何打不过自己的学生?张治中坦言:何敬之坑了老蒋

同巍聊历史 2024-05-04 08:54:41

在广州的一座只有8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曾耸立着这样一所学校。

她诞生于炮火之中,脱俗于铅华之外,为革命事业输送大批军事人才。

有人说,她的辉煌就像那昙花一现,虽然花期很短,却璀璨夺目。

而我们所熟知的著名军事家,诸如林彪、徐向前、陈赓等人,都出自于这里。

在那个年代,他们有个特别的称谓:黄埔生。

虽然黄埔军校中的许多教官,在后来都身居高位。

但相比之下,这些所谓的“黄埔教官”,往往给人一种“才不配位”的感觉。

甚至某些人后来还被横添“顾粥桶”“猪将军”等称号。

原因何在?难道黄埔教官中就真的无一名将吗?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踏上黄埔岛,看看当年的黄埔军校是怎样一步步成为“将帅摇篮”,又是怎样一步步给老蒋徒增“成也黄埔,败也黄埔”之苦恼?

培养心腹一部曲,高抛橄榄枝

不同于“保定军校的课堂在讲台,讲武堂的课堂在操场”,黄埔课堂就类似于“速成班”。

所以,也就有了那句“黄埔军校的课堂在战场”,这里可以参考东征和北伐时学生军的表现。

不过上“速成班”也是有前提的,比如底子要好,学东西要机灵。不然即使被录取,也很难跟上节奏。

而黄埔学生军之所以能够在战场上书写传奇,这和他们坚定的革命信仰与报国情感是离不开的。

既有如此觉悟,如此素质,想来生源质量也必然优秀。事实确实如此。

首先,黄埔军校只招收“革命者”。

而校门口的一副对联更是让信仰这把烈火熊熊燃烧起来: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军校要求学员必须有正规背景,或是党中人士,亦或是由党中人士举荐而来。而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要经历严格的层层选拔,通过考试者方可录取。考试则分为初试、复试以及最后的总试。

除考察学生是否具备先进的思想素质外,其对身体素质的测试也是极尽苛刻,完全按照准陆军体格的标准来实行。

或许从以上的条件中,还没能看出什么门道。但对外宣称“将帅摇篮”的黄埔军校,其实也有“潜规则”。

我们知道,蒋介石便是从这时起,不但荣获自己喜爱的“蒋校长”称号,还开始直接掌握军权。

乃至于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的“黄埔嫡系”始终都受其倚重。

据统计,在黄埔一期到六期中,最后走下来并选择跟随蒋校长的共有681人。其中,单单浙江诸暨一带的“老乡”就达150人左右。

而在黄埔一期中的37位浙江籍学生中,籍贯是浙江奉化的有10余人。

浅提一句,蒋校长,正是浙江奉化人。

当然,不可否认其中大有热血报国的好儿郎。

况且,所谓的“黄浙陆一”始终是老蒋重用人才的参考。

解释一下,黄埔军校毕业,他学生;籍贯浙江,他老乡;陆军大学毕业,高学历;“第一军”出身,他嫡系。

假设在那个年代,如果你能满足其中两三条,那么在蒋校长的“培养”下,必然会官运亨通、平步青云。

除了某系关系户“走后门”外,当时还有两批学生也差不多是这样被送进来的。

诸如程潜送来的讲武堂120名学生以及于右任推荐的20多人。蒋校长竟允许这些人直接免试入学,多少对其他学生不太公平。

但在这140名左右的学生中,却也涌现出不少如雷贯耳的名字:

陈赓、陈明仁、左权、关麟征、杜聿明、戴安澜……

而在学生入学后,蒋校长在极力为自己塑造一个“独具魅力与领袖气质”的形象。

除了整顿军纪,重视学风外,他常常以身作则。

蒋校长会每天清晨五点起床,第一个站在操场等待学生;晚上也会亲自查寝巡视,“关照”学生的作息。

而黑色披风、白手套、笔挺的军装、风纪扣、武装带以及锃亮的皮靴,这身经典的国军将领着装成为他的经典形象。

个人形象塑造好后,他就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心腹”。

蒋校长时常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学生们操演,有时下课后,他就会传唤某人来办公室。

无非是摆出一副长辈对小辈的关心模样,随后“嘘寒问暖”一番。

甚至有时还会询问人家有没有字,没有的话可以给起一个。这种尴尬的话题多少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但实际上,这就是老蒋的计谋所在。这种层层深入式的话题,可以很快的拉近双方关系。

而等到他和学生相熟后,就会偶尔畅聊一些深入的话题,比如:

“你为什么来当兵?”“如何可以挽救国家危亡?”

通过学生的回答,他可以初步判断此人是否可以据为己用,进而拉拢他们加入国民党,再激进一些甚至会要求他们退出我党。

“黄埔三杰”之首蒋先云就是典例。只不过他最终揭穿老蒋阴谋,并在退出国民党后掀起了“反蒋”大旗。

但也有不太聪明的,或者是出于追求功名利禄而不得不为之。杜聿明,宋希濂以及李默庵等人就是这么被忽悠进去的。

老蒋通过以上甚至更多的措施,拉拢大批拥护自己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毕业后担任国军高级将领,也大多受到蒋介石的提拔。

培养心腹二部曲,对“你”有私心

虽然黄埔教官中,有不少后来都官居高位,但其中几乎无一人称得上名将,更别说能打出多么漂亮的仗来。

归其原因,一方面,和他们自身能力有很大关系。但另一方面,也自然是离不开蒋介石的影响。

首先,就是蒋介石对他嫡系部队的私心“照顾”和纵容。

“黄埔系”中,依靠蒋校长的扶持升官发财的不在少数。但他这么做,也在极大程度上助长了嫡系部队拉帮结派的风气。

其实,这从北伐战争时期就已经初露端倪。

乃至于到解放战争时期,当老蒋最需要倚仗其嫡系部队之时,反倒是这些人最不出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黄埔系作为老蒋精心培育起来的嫡系势力,他必然是会选择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在战场上的损失。

在布局北伐时,蒋司令有意安排他的黄埔系部队去对阵战斗力相对较弱的敌军。

可相比之下,他的黄埔系部队又恰恰装备精良,辎重、弹药充足。

就连在其他部队人均一双草鞋都不够的情况下,他的嫡系部队依然可以做到人均两双。

尽管是这种情况,当初在攻打武汉时,他依旧选择四、七、八军作为中央军,而一、六两军则作为总预备队。

攻打武汉时如此,攻打浙江、福建时亦是如此。

“中山舰”事件过后,经过扩编的第一军宛然成为他的“私人武装”。他的身边常常亲信云集,但有真才实学的却不在多数。

逐渐的,第一军的将士们心里都明镜一般,清楚蒋校长“疼爱”自己,上进心自然大打折扣。

心中想的都是怎么拉帮结派,获得老蒋的赏识。

但老蒋所谓的“赏识”,无非是只要你足够“听话”就大差不差。

而如果翻阅他的日记,你会发现老蒋在其中不是训这个下属,就是骂那个手下。

再者,蒋介石对于战场的把控与众不同,这点和毛主席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老蒋在指挥作战时,常常干出一些“越级指挥”的操作,他力求做到战场的每一步进展都了如指掌,所以这究竟又是好是坏呢?

有观点认为这充分体现出老蒋的大局观强,精力充沛,是其能力强硬的表现。

但也有观点认为,他常常抓小放大,“小肚鸡肠”,恰恰体现其军事才能堪忧,完全没有战略家的气质。

事实也确实如此,蒋介石这种“细致入微”、“越级指挥”的作战指挥特点,有时容易缺乏通盘考量,致其思维陷入泥沼,甚至暴露弱点。

不仅如此,老蒋这般“力求周全却又难以缜密”的指挥,往往会使得手下将领处于松懈状态,领兵打仗自然也不会出成果。

甚于他的“越级指挥”几乎精确到每一列具体怎样排兵布阵、怎样行军等,这样一来,军队之间很容易出现调度混乱等问题。

关键一点,最后打败仗,他非但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反而是逮住指挥官破口大骂:

“为何不按我的要求来?”

被训的将领总不至于说“等您的命令传到军营,敌人已经打到家门口”这类的话吧。不会说,也不敢说。

反过来想,对于这类人,无非是为官为财。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屡立军功,才能官运亨通。

但现在,即使是蒋氏的一些嫡系将领,也都潜意识的认为:

只要自己足够听话,顺着蒋委员长的心思来,升官发财还不是早晚的事儿。

所以,当年黄埔军校门口的那副对子,到如今只剩下“贪生怕死,升官发财”。

培养心腹三部曲,害人终害己

于是,蒋委员长身边逐渐围绕开来一群“天子门生”,他们飞扬跋扈,滥用职权,任人唯亲,战绩拙劣。

就拿这群黄埔将领对老蒋点头哈腰的称呼“校长”就足以见得。

这样既能表示自己对蒋介石的尊敬,还能证明自己曾是他的学生,亲密度直接拉满。

再者,听蒋的话就足以“安身立命”,这似乎只对那群“天子门生”有效。

毕竟其他人甚至连踏进“天子”大殿的资格都没有。

于是,在这些高级将领之下,又出现一群趋炎附势,拉帮结派的中低极将领。

只要自己选对阵营,大好前程岂不是呼之即来。

而在蒋氏的黄埔嫡系中,大致分为4派:何应钦派、陈诚派、胡宗南派和汤恩伯派。

何应钦作为后来稳居“蒋”下的第二号人物,地位势力一目了然。

黄埔军校的许多教官,就是由他招收进来的。

当时老蒋将黄埔军校的筹备工作交给王柏龄和何应钦两人,但王柏龄的能力差劲,对于工作也不积极。

相反,何应钦却把筹备工作办的很漂亮,诸如钱大钧、陈继承、刘峙、顾祝同以及蒋鼎文等人都是他招进来的。

老蒋见何敬之如此听话,必须重用。

虽然何应钦这批人大都是士官学校毕业的“高材生”,谈理论尚可。

但从之后的实战中看,属实没有体现他们的能力多么的出色。

何应钦从北伐开始到抗日战争结束,由他指挥的战役仅有4场。

龙潭大战获胜,但主要指挥官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并非他。

中条山战役,他临时接替卫力煌指挥作战,却大改战术不成样子,最终大败,被蒋介石大骂为“抗战以来最耻辱之战”。

湘西会战获胜,但当时他给前线指挥官王耀武出馊主意,竟让我军给日军撤退让出一道口子。

唯一一个由他指挥的棉湖之战,却还是一个团级战役。且陈炯明的军阀部队实力和经受专业军事训练的日军还是有所差距。

不仅是何应钦,跟随他的刘峙亦是战绩平平。

抗战期间,刘峙指挥两场战役,全败。

解放战争时期,不但连累黄百韬军团,自己也损失惨重。

但老蒋一语中的:

“虽然刘经不起扶持,但军中还有哪位将领能如此服从命令呢?”

言外之意,刘峙听话。

那么同为“八大金刚”之一的顾祝同,情况又是如何呢?

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对刘峙还是比较重视的。

但随着何应钦在提出“攻打延安以救蒋”的命令后,刘峙在蒋氏心中的地位就不及顾祝同了。

但顾祝同在抗战期间,要么指挥部队配合其他战区作战,要么“顾全大局,先行撤退”。

真正能展现他军事才能的浙赣会战,还损失惨重。

而顾祝同最上心的一件事,就是对付新四军。

这样做,老蒋高兴;他也只需要做做样子,军队也不会有大的损伤,一举两得。

除却何应钦派,另外那三派可圈可点的地方也属实不多。

陈诚资历虽老,但他处在冷热兵器过渡的时期,理论知识扎实,但实战水平一般。

加上他主修的是炮兵科,对于指挥战术等并不精通。

胡宗南和汤恩伯的军事能力相比,显然不如后者,这点从相关战绩中就足以看得。

只不过汤恩伯后来被任命为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后,也开始走上“地方大将”的老路:

巴结强权抢地盘,一直在为自己捞金。

结语

但放眼望去,这些黄浦将领其实也并非一无所有。

相比于只在军校中学习了一年半载就上战场的学生军们,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

只不过面对周围的人都在忙着拉帮结派、趋炎附势而步步高升时,他们似乎发现在蒋介石手下办事的锦囊妙计:

听话就能升官。

那谁还研究战术?

但老蒋的这一行径,亦是其致命的弱点。

而最终在解放战争时,他所倚仗的最“忠心耿耿”的黄埔系,除了对他表示忠心外,一无是处。他也只能望着自己溃败的千军万马,化成盘盘散沙。

-END-

【文|此间】

【编辑|长庚】

【参考文献】: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派系斗争研究》 王志鹏

《蒋介石与黄埔系(1923-1949)》 阚力

《话说蒋介石的“嫡系将领”和“嫡系部队”》 徐平

4 阅读: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