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新婚后丈夫牺牲,为撑起家嫁给大伯哥,30年后祭拜时失声痛哭

雨寒说历史 2023-03-21 00:06:07

1984年到1993年的老山战役,历经10年,我军成功收复老山,中越之间也迎来了久违的和平。然而正是这场战争,改变了一个女人的一生。

因为这场战争她失去了自己挚爱的丈夫,随后她又嫁给了自己丈夫的大哥,而这仅仅只是因为一个承诺,那么究竟是什么承诺让她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1984年春节前夕,家住河南平顶山叶县仙台镇的谢玉花结婚了。

谢玉花这一年22岁,嫁给了军人王长献。

王长献家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人家,王长献家里孩子比较多,其中他排行老三,大哥身体不好,经常生病甚至是残疾。二哥身体也比较差,结婚时选择了入赘,平时难得回家一趟。此外,王长献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家中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他身上。

贫寒的家境没有限制王长献的性格,他自小就积极乐观,非常懂事,小小年纪就知道帮父母分担家务活,还经常去地里帮忙。村民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1981年参军之后他因为表现出色,成为了副班长,大部分津贴都用来补贴了家用。每次回家探亲,乡民总热情跟他打趣:“赶紧讨个媳妇。”他却笑而不语,眼下能尽力照顾全家,还可以实现自己梦想,为祖国效力,他已知足。

实话实说,虽然当兵光荣,但这种家庭条件,的确很少有姑娘愿意嫁过来。谢玉花却义无反顾的嫁了过来。

在王长献与谢玉花新婚的第三天,王长献所在的部队传来了一封急报"有任务,速归"。

虽然王长献的休假时间还没有到,他本来还有更多的时间陪新婚妻子的,但是作为一名战士"有战,召必回"。他平静的对谢玉花说"等任务结束了,我就回来"。

从小受到红色革命熏陶的谢玉花深深地明白"有国才有家"的道理,虽然心中有万般不舍,但她没有说出口,而是默默地连夜帮丈夫王长献收拾起了包袱。

第二天,谢玉花便送他出了门,一直把王长献送出了村口,

“你放心去打仗,家里有我呢。”

“等我回来!这段时间还要辛苦你了。”

二人在村口依依惜别,谢玉花望着丈夫的背影直至消失不见,她用手擦了擦不争气的泪水。

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

原来,那时侯“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打响了。

自从战役开始以来,王长献随着队伍在一次次转战中,来到了八里河地区对越军,他的主要任务是听从指挥,配合战友,对敌军进行全面阻击。

战场上的厮杀都是真刀真枪,所有战士无一不是在用生命进行搏斗,随时都有可能牺牲。

5月14日战斗正式打响后,王长献和突击小组冲在最前面,加紧火力攻击,一点一点地开道。

不幸的是,在队伍推进的过程当中,敌人向我军投掷了大量的炮弹。

冲在最前方的王长献,首当其冲,变成了敌人的“靶子”。

在“轰隆”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之后,前方突击小组全部牺牲在了战斗当中。

这一年的王长献仅仅22岁,他还停留在最好的年华里,却因为保家卫国而牺牲在了战场之上。

谢玉花回家后,一直在等候丈夫归来,她默默照顾一家老小,三天两头就往镇上跑,打听前方战况。

当远方传来解放军取得对越反击战胜利的好消息,战士纷纷带着捷报凯旋时,村里出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这时候的谢玉花内心满是欢喜,她每天忙完活一有空,就会迈着急切地步伐,小跑到村口,想要第一时间迎接远方归来的丈夫。

看着村里的战士都陆续回来,但迟迟不见丈夫的身影,谢玉花心急如焚,就在焦灼地等了几天之后,政府终于传来消息,要她去部队一趟。

谢玉花接到通知,心急火燎赶到部队。

谢玉花觉得天都塌了,她无法接受这样悲痛的现实,谢玉花一度想要以死了之,她谎称自己睡不着,和医生要了一些安神的药,攒到一定数量后,一口气吃了下去。好在发现得及时,才捡回一条命。

谢玉花拿出丈夫遗书,看着丈夫留下的字迹,泪流不止,但同时也让她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王长献说:“如果自己在战场上遭遇不幸,希望谢玉花不要太难过,要勇敢活下去。于是谢玉花就打消了轻生念头,决定完成丈夫未完成心愿,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看完遗书后,谢玉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两天不吃不喝,她想通了,她要替丈夫完成担当的职责。

国家不会让烈士的血白流,对烈士家属有政策,谢玉花可以留在部队工作。

可谢玉花经过深思熟虑,谢绝了部队的好意:“长献为国尽忠,我要替他尽孝,撑起这个家!”

公公婆婆都是地道的农民,为了名正言顺留在这个家里,年芳22岁的谢玉花嫁给了大她十几岁的残疾大哥。

结婚的当天,公公婆婆跪在了谢玉花的跟前,泣不成声,“孩子呀,为了我们这个家,你牺牲了自己,你是我们家大恩人。”

此后,谢玉花继续担起来照顾全家的重任。

1989年到1991年两年间,王父王母的相继去世犹如一记重拳,再度重击内心深处。王家的兄弟姐妹明白,三弟王长献的去世对父母的打击实在过于巨大,再加上二老年事已高,只得含泪而终。

父母去世,长兄如父的王绍就成了维系整个家的重要人物,可残疾的身体使他有心无力,最后还是谢玉花扛过了重任。

此时,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又要看孩子,又要干农活儿,日子过得更加辛苦。

  可即便如此,谢玉花依旧咬牙坚持,后来,小叔子得了肝炎,他卖血给小叔子治病,小叔子到了成婚的年纪,她帮着小叔子讨了媳妇,并办了体面的婚礼。

  对于谢玉花的付出,王家人是感恩至极,小姑子说:“我嫂子是万里挑一的好人!”。

  她的丈夫也说:“不是她,我们的家早就散了”。

王长献的战友们来看望谢玉花,知道她日子过得辛苦,大家鼓励她乐观积极地活下去,并给她塞了一笔钱,谢玉花没有拒绝战友们的好意,因为生活的辛酸与苦楚只有她自己知道。

按理说,谢玉花是烈士的家属,每个月都会有抚恤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笔钱在王长献过世之后就没有了,这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失去了唯一的收入来源。但是谢玉花并没有过多的抱怨,她始终认为美好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用双手创造的。

随着一件件事情尘埃落定,谢玉花的脸上也写满了沧桑。

有人问她:“你此刻还有什么心愿?”谢玉花说道她想去看王长献一眼。

部队领导得知她的诉求后,于2014年安排她来到了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

麻栗坡烈士陵园10号台55号墓碑,这里是王长献牺牲后的长眠之地。在无数的墓碑中,她一眼就望见了王长献的那一块,她扑倒在墓碑上,失声到:“长献,你睁眼看看,对你的承诺,我做到了!”

谢玉花在他的墓碑前哭到几欲断肠,站不起身。30多年的辛酸与无奈,化作号角悲鸣回荡在陵园上空,久久不能散去,墓里墓外,阴阳相隔,让人泪目。

经过媒体的广泛报道,谢玉花的事也被大家所熟知。

当地相关部门在了解到谢玉花的情况后,在经过多方调查后,民政局确认谢玉花的公婆生前一直享受烈属定期抚恤待遇,对于谢玉花后来嫁给王家大儿子的特殊情况决定给予特事特办。为谢玉花办理了烈士遗属定期抚恤补助手续,并为其换发了新的烈士证明书。

2017年6月,平顶山市民政局副局长带着一众科属工作人员来到谢玉花一家,亲手把烈士证明书送到谢玉花的手里,并在大门的墙上镶嵌烈士家属光荣牌。

在王长献大哥去世后,两个孩子也大了,家里没有更多顾虑了,谢玉花想到看个丈夫王长献千里奔波劳累就到云南麻栗坡县城租了房子,于2021年搬到了麻栗坡居住。她说她现在随时可以去看自己牺牲的丈夫了,她还说她到时也要在麻栗坡烈土陵园外边找块地终老后葬在距丈夫不远的地方陪伴丈夫。这真是感动中国的爱!

谢玉花和王长献是战争下无数家庭的缩影,在今天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享受着平静美好的生活地同时,一定不能忘记党和国家以及无数人民战士,为了今天这一切的安宁所做的牺牲和奉献。

回顾历史,铭记历史,永远感恩党和国家,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做的分内之事。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