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嵩山少林寺是我们这次国庆旅行的最后一站,原本打算看过龙门石窟后就回家,计划两天的短途出游,但现在已近傍晚,还有五六个小时的车程,晚上赶路很不安全,况且既然已经出来了,不妨多玩一天。
老君山也在洛阳,但第二天的票网上显示已经售罄,没想到它的人气指数这么高,天气预报还有雨,真不知道下雨天是否适合游玩,我们只能把机会留给以后。
突然想到少林寺,一查,相距也是一小时左右车程,天黑之前正好能赶过去。那一刻我甚至没意识到,少林寺在嵩山,而嵩山是五岳之一,当然很值得一去。
导航,选择一家景区附近的酒店。在去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之前,我通常的做法是,先在景区周边搜索一家合适的酒店为目的地赶过去。可以确信的是,那里绝对不止一家这样的酒店,抑或就是酒店的汇集之处,想要找到称心的房间应该不难,不一定要在网上先预订,可以过去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决定。
少林寺,想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电影《少林寺》当年爆红,自是让它声明远播,享誉天下。可我们真正了解它却并不多。
在网上预订门票,随即收到一条消息,提示我们因为少林寺游客流量较大,建议我们可以先去嵩阳书院、卢崖瀑布等景点参观。我心下疑惑,这几个景点在何处,是免费的吗?
向当地人打探,告诉我们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方位与景区。上网查才明白,原来嵩山分为两个部分,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两山以少林河为界。而嵩山包含有三大景区,分别是少林景区、嵩阳景区和中岳景区。少林景区先不谈,嵩阳景区主要以嵩阳书院为核心,涵盖周围的著名景点,如会善寺、老母洞、嵩岳寺塔、法王寺、峻极峰等,其嵩阳书院与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是我国创建年代久远、影响深远的书院之一。中岳景区包含中岳庙、卢崖瀑布等景点。我们这次只能去少林寺,另外两个景点无暇顾及。
话扯远了,但于两眼一抹黑的外地人而言可能有点用。
网上介绍,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西北,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一早用过早餐就出发,按着导航走,前面准备左拐却被交警拦下,得悉我要去少林寺,警员让我掉转车头,按设立的标识牌走。掉头后直行,至前方尽头右拐不远,就见路边一偌大的停车场,显然是新建的,有工作人员在引导车辆进入。
车停下来,这里看来是接驳点,需要另外购买景交车票才能抵达,显然才运营不久。五六公里的路程,来回车费30块,这似乎已是各景区制定的官价,距离远近差别不大。
乘上大巴车向景区进发,这里好像是一条国道被隔离为两部分,接驳车是专线,旁边另有私家车在行驶。接近景区,路边的餐馆酒店很多,门前停放着不少车辆。如今外地人只能乘坐接驳车抵达景区,对他们的生意应该影响很大。
我们的抵达点,就是原来停车场的位置。显然它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尤其是节假日游客的数量而被弃用,但这动辄几十块的接驳车费用,显然能额外增加景区收入,也让旅游消费的数字得以膨胀。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的三间牌楼,现在的景区,多半都少不了这种程式化的建筑。而路边一个巍然站立、威武的武僧雕塑以及一侧围墙上雕刻的武僧练武图倒是很有代表性。
沿着石板路向前走不远,便是“天下第一名刹”石牌坊,和刚看到的牌楼近似。再前面400米是少林武术馆,每天这里都有免费的武术表演。我们当天是景区最早的一批游客,路过这里时自不到开演时间,而后来在参观少林寺院时,我却在那里花了30块钱,看了场武术演出。妻笑我是冤大头,可我觉得值,因为我看到了真正的少林功夫,铁头功,二指禅以及各种拳法、器械的演练等等。
介绍里说,少林武术馆是由国家旅游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我国第一所面向海内外招生、培养武术专业人才、传播少林武术,集武术、旅游、接待为一体的综合性涉外武术培训基地,被誉为“国立第一武馆”,1988年建成投入使用。这里有专门的“演武厅”,一边悬“平安钟”,一边立“吉祥鼓”。而在门外的台阶上,一个热爱武术的小姑娘,在母亲的口令下,稚嫩地比划着一些套路动作,真是可爱极了。
再往前不到一公里,就是少林寺院。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为七进建筑,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立雪亭、千佛殿七进院落。大雄宝殿是全寺活动的中心;千佛殿是寺中最大的殿阁建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天地之中”8处11项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
少林寺山门,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门额上有清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山门外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
进入山门,眼前古木参天,两旁碑石林立,这里被称之为甬道。寺内保存唐以来碑碣石刻甚多,重要的如《唐太宗赐少林教碑》、《武则天诗书碑》、《戒坛铭》、《少林寺碑》和近年建立的《日本大和尚宗道臣纪念碑》等。
天王殿是少林寺院第二进殿宇,与大雄宝殿、藏经阁并称三大殿。殿前为两座高大的佛教金刚护法神像哼哈二将(闭口为哼,张口为哈),殿后是四大天王像。四大天王是保护佛教、保护众生的神,又称护世四天王。身为白色、持琵琶者,名东方持国天王。身为青色、持宝剑者,名南方增长天王。身为红色、持伞者,名西方广目天王。身为绿色、托塔者、为北方多闻天王。
再看大雄宝殿,殿内供奉三世佛像,正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胁侍为文殊、普贤两菩萨,他们合称“华严三圣”。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又称“大医王师”,其胁侍为日光、月光两菩萨;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胁侍为观音、大势至两菩萨,他们合称西方三圣。其两侧新塑菩提达摩像及紧那罗王像,具有明显的少林寺文化特色,东、西山墙边的神台上塑十八罗汉像,都栩栩如生,可惜不能拍照展示。
而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小山脚下,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现代砖石墓塔231座。这里其实就是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打眼看,这些墓塔种类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式多样,不知当时都是以何规制抑或依据来修建,是否在反映安息者身份的高低贵贱,游客们在赞叹的同时不由得猜测。不过佛家号称四大皆空,圆寂后的事,想必是不会过问的,佛塔修建的高矮式样,不过是后人想法财力的体现,与天国里的高僧无关。
还想去达摩洞,它在少林寺院背后五乳峰中峰山腰上部,显示还有一点五公里山路,但我有信心去一趟。至于更远的三皇寨,倒是有索道可以抵达,若时间充裕,徒步五公里登顶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它显然不在计划里了。
去达摩洞,途中会经过初祖庵,它是宋代人为纪念“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而营造的纪念建筑。因达摩常游化于嵩洛之间,修禅的主要方式是面壁静坐,所以此庵又称作“达摩面壁之庵”。据说宋代初祖庵曾建有“面壁之塔”,如今塔毁额存,蔡京所书“面壁之塔”石额存于寺内,另有古碑四十余通,还有六祖(慧能)手植柏树遗存。
而达摩洞就是一天然石洞,为当年达摩祖师九年面壁处。禅宗初祖达摩于公元527年到536年在此洞面壁静坐长达9年。洞面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块砌成拱门,洞深约七米,高宽各三米余。洞内台上有石像三尊,中为达摩坐像,两侧为其弟子。洞外西边石壁上有“面壁洞天”四个大字。
从这里继续往上,至五乳峰顶,有一座由块状汉白玉石砌成、高12米的达摩像,看介绍竟是由150余位善男信女捐资修建而成。达摩像在山下都清晰可见,近看慈眉善目,蔚为壮观。
匆匆下山,与已经出了景区的妻汇合,这趟旅行算是完美收官,心满意足了。回到停车场,看着几乎一眼望不到边、整齐排放的车辆,真是让人震惊,眼前的景象如同一道风景。如今这样的著名景区,遇到重要的节假日,没有上万停车位显然是不行的,而前一天去的龙门石窟景区,虽说景区东西都有停车场,可沿途路边,四下停放的车辆不在少数,不知道是停车位不够,还是当地管理欠缺所致。
妻已经简单地用过午餐,车上还有一笼包子,那就由她开车,我抽空填饱肚子。顾不得劳累,回家吧,六个多小时的车程应该不算事。
2023.10.18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