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劈头便骂:“拿小小的南越与大汉天子为敌,我看你啊,要大祸临头了。”

老畅 2024-05-29 11:39:33

图片来自网络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陆贾出使南越国。南粤国王赵佗表现的极为无礼。他坐在堂上,头上不戴冠,身上不系腰带,叉开两只脚,怒视着陆贾。陆贾没有对他行礼,劈头便骂道:“你本来是中原人,祖先的坟墓都还在真定。现在你竟然昧了良心,丢下了上国衣冠,还想拿小小的南越与大汉天子为敌,我看你啊,要大祸临头了。”他一边说,一边摇着头,表示不屑的态度,丝毫无畏于赵佗身旁一个个杀气腾腾的侍卫,而且越骂越有劲:“你想想看,皇帝在五年之间,铲平天下,完全是老天帮忙,你小子自不量力,还自称为南越武王,皇上一火起来,一定派人挖你的祖坟,杀尽你的亲族好友,再派十万大军镇压南越,看你怎么办?”赵佗闻言大惊,起身谢罪,乖乖接受刘邦封给他的“南越王”印信,向汉朝称臣纳贡了。

陆贾(公元前224~前170年),楚人,西汉初期著名思想家。楚汉相争时以幕僚的身份追随高祖刘邦,因能言善辩常出使游说各路诸侯,深得刘邦赏识,被誉为“有口辩士”。其著作有《楚汉春秋》和《新语》。陆贾是汉初儒家代表人物,以“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为出发点,兼容儒、法思想,开创了老庄哲学的新局面,也引领了汉代学术界的新风尚。

赵佗与陆贾      图片来自网络

陆贾追随刘邦时间很早,在刘邦入关前就曾游说秦军将领,趁机攻破了武关。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刘邦派陆贾游说项羽,让项羽释放被俘的父亲、吕后等人,未能成功。

汉得天下后,陆贾经常在刘邦面前称引《诗经》、《尚书》等儒家典籍,刘邦讨厌儒生,因而骂道:“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诗书何用!”陆贾反驳说:“马上得到天下,岂能在马上治理!”随后陆贾援引历史,以商周和秦朝的兴亡为例,向刘邦说明行仁义的重要性。刘邦听后面有惭色,便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资借鉴。陆贾遂著文十二篇,每奏一篇,刘邦都极力称赞,称其书为“新语”。刘邦死后,惠帝懦弱,吕后掌权,陆贾知道事不可为,便称病辞官,在好畤安家落户。虽远离朝堂但陆贾依然心忧天下,他建议陈平结交周勃,以保护社稷。陈平采用陆贾之计,献五百金为周勃祝寿,周勃亦投桃报李,从此将相深交,吕氏的阴谋因此一再受挫。为了感谢陆贾,陈平以“饮食费”为名,送了他一百名奴婢,五十辆马车,五百万钱。陆贾用这些财物在公卿中游说,名声大震。在诛灭吕氏,拥立文帝的过程中,出力颇多。

诛灭吕氏后,文帝即位,通告诸侯和四方边境之国,广施盛德。当时赵佗已趁机自封为“南越武帝”。于是汉文帝派人修复赵佗先人在真定的坟墓,增设守墓之人,按时祭祀,并厚待赵佗尚在中原的兄弟,同时寻觅可以出使南越的人。陈平等人举荐陆贾,文帝同意。陆贾第二次出使南越,见赵佗后,宣示文帝诏书(即《赐南越王赵佗书》),赵佗表示愿意放弃帝号,去除僭越的各项礼仪,永为藩臣,地位如同诸侯。陆贾不辱使命,回朝禀报,文帝非常高兴。

公元前170年,陆贾寿终正寝。

陆贾其人后世评价颇高,观其平生事迹,确实也当得起。性情豁达,心胸广阔,说降赵佗虽不如随何滔滔不绝,但言辞如飞刀,直中靶心。其在朝中为官,从字里行间的记载中都可以感受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或直言君王,或远隐世间,成就远非随何可比。

陆贾对自己的养老安排,也值得今人借鉴:他变卖了出使南越时所得的财物,共计千金,均分给自己的五个儿子每人两百金,让他们各治生产。陆贾自己则坐着华贵的车辆,带着十个舞乐侍从和一口价值百金的宝剑,轮流到五个儿子家里居住,每家住十天,将来死在哪个儿子家里,就得到他的这些随身之物。不拘于一地,逍遥自在,心无挂碍,游走天地间,岂不是今人榜样。

陆贾墓位于咸阳城西北70公里处永寿县店头镇边村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11

老畅

简介:从历史看现实 以现实观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