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豨为什么要谋反

老畅 2024-04-22 11:18:47

陈豨,西汉宛朐人。从刘邦起事入关,为游击将军。定代,破臧荼,高祖六年,封阳夏侯。监赵、代边兵,防御匈奴。后因广招宾客,遭疑忌。高祖十年,举兵叛汉,自立为代王,被汉将周勃击败。高祖十二年,为樊哙军追逐,杀于灵丘。

陈豨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豨在秦末起义及楚汉战争中,均没有什么亮眼表现。什么原因、什么时候得以跟从汉高祖刘邦,史料不详。在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天,韩王韩信反叛,逃入匈奴,汉高祖到平城而回,封陈豨为列侯,以赵国相国的身份率领督统赵国、代国的边防部队,这一带戍卫边疆的军队统归他管辖。至此陈豨才进入历史记载,而且记载他的原因是因为三点:一是沾了韩信的光。《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陈豨拜为钜鹿守,辞於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於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这里给出的信息是:楚汉战争中陈豨追随在韩信身边,但扫平赵燕,灭齐功劳不显。当时应该没入了韩信法眼,那么以韩信之高傲,会“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於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况且当时的韩信无职无权,汉朝廷重点盯防,如何做到“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如果要配合起兵,追随刘邦前去平叛好像是更好的选择,怎么会“信病不从”,矛盾重重,殊不可信。二是被赵相国周昌告了状,周昌告状是陈豨起兵的起因。陈豨曾休假回乡路过赵国,赵相国周昌看到陈豨的随行宾客有一千多辆车子,把邯郸所有的官舍全部住满。而陈豨对待宾客用的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礼节,谦卑恭敬,屈已待人。陈豨回到代国,周昌就请求进京朝见。见到刘邦之后,把陈豨宾客众多、在外独掌兵权好几年、恐怕会有变故等事全盘说出。刘邦就命人追查陈豨的宾客在财物等方面违法乱纪的事,其中不少事情牵连到陈豨。这其实才是陈豨叛乱主要原因,在刘邦、吕后大肆屠戮功臣、消除异性王大环境下,很多功臣活的本就战战兢兢,但有风吹草动,第一选择就是起兵叛乱,不是要争夺皇位,仅仅是为了保命。

三是陈豨叛乱坑死了三王:韩信前面已述,我以为纯粹是莫须有;彭越是讨伐陈豨时,刘邦调兵但彭越并未亲自去,只派了几个将军带兵前去,惹恼了刘邦派人责备彭越。彭越心里越想越怕。打算亲自向刘邦谢罪。结果有个

彭越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部将叫扈辄的,劝彭越不要去,这一去就回不来了,不如起兵反叛。此时的彭越还是比较清醒的,没想造反,可是这个消息被彭越手下的一个太仆听到了,就报告给了刘邦。刘邦派人袭击了彭越,本来彭越就没打算造反,就没作抵抗,被刘邦囚禁在洛阳。刘邦念其功劳,也念旧情,就赦免了他的死罪,贬为平民,流放到蜀地青衣县。路上,碰上吕后被带回长安杀害;英布是被刘邦消减异姓王手段吓到了。他担心下一个说不定是自己。于是主动举兵反汉,但失败被杀。

英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削平异性王是刘邦的既定国策,没有陈豨也会有张豨王豨,陈豨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1 阅读:26
评论列表
  • 2024-07-13 04:29

    阅,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