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年纪一大,很多人开始担心脑子越来越不好使,记忆力下降,甚至发展成老年痴呆。有时候,刚放下的钥匙转身就找不到,熟悉的名字突然想不起来,甚至连刚刚说过的话也记不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b7c2e5ecfcbbb32b201276cdde68c97.jpg)
这些现象,可能并不仅仅是健忘,而是脑萎缩的早期信号。
脑萎缩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很多人50岁以后就开始出现轻微的脑组织萎缩,而如果不加以干预,逐渐发展,可能影响思维能力、记忆力,甚至日常生活能力。
医生提醒,脑萎缩并非不可逆,但关键在于尽早干预,特别是这3种药物,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脑萎缩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影响记忆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8641ea93d983fef2bbc113239271440.jpg)
脑萎缩,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神经细胞数量减少,脑组织体积缩小,导致大脑功能下降。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个“信息处理中心”,那么脑萎缩就像是这个中心的“硬件”老化,处理能力下降,记忆存储和调用变得越来越困难。
脑萎缩最常见的表现包括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情绪和行为。有些人可能变得容易焦虑、脾气暴躁,或者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
这些症状往往在早期不易察觉,但等到严重时,可能已经发展成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或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0354792204bb7fd23ebd17fa6f1d61c.png)
哪些人容易发生脑萎缩?这几类人要特别注意
1.年龄超过50岁的人:大脑从30岁开始逐渐衰退,50岁后萎缩速度加快。
2.长期熬夜、压力大、睡眠不足的人:大脑需要充分休息,长期缺乏睡眠会加速神经细胞损伤。
3.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脑部血管供血不足,会加速脑组织萎缩。
4.长期不运动、久坐不动的人:运动能促进大脑血液循环,久坐则会加速脑部退化。
5.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的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增加脑部炎症,影响神经细胞的存活。
6.有阿尔茨海默病家族史的人:遗传因素可能增加脑萎缩的风险,需要提前防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0fba725e230a803a278632e64aaddb6.jpg)
医生推荐:这3种药物,用得越早,脑萎缩控制得越好
第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利斯的明)
胆碱酯酶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改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的主要药物,特别适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干预。
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乙酰胆碱的分解,提高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增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早期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认知功能的快速下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c64201b9f29b5ff51868d6534e00f02.jpg)
第二种:NMDA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
NMDA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但对于轻度脑萎缩患者,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它的作用原理是调节脑内的谷氨酸水平,减少神经细胞的过度兴奋,从而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研究显示,美金刚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稳定性,并延缓脑萎缩的进展。
第三种:神经营养药物(如胞磷胆碱、依达拉奉)
神经营养类药物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存活,提高脑部血流供应,增强大脑的自我保护能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3cc9b8306082cbcabd5a4a0b38d49ec.jpg)
胞磷胆碱是一种常用的神经保护剂,能够改善脑供血,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对轻度脑萎缩患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依达拉奉则主要用于急性脑卒中,但也被研究用于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
除了药物,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脑萎缩?医生的5条建议
每天坚持运动,增强脑部血流循环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太极拳,可以提高脑部供血,促进神经细胞活力。研究显示,每天3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40%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33567b95d7eb8293d155660de218fd6.jpg)
健康饮食,减少脑部炎症“地中海饮食”被认为是最适合大脑健康的饮食模式,其中包括富含Omega-3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深海鱼、坚果)、抗氧化食物(如蓝莓、西兰花)、高纤维食物(如燕麦、糙米)。**避免高糖、高脂肪饮食,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脑萎缩的风险。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期熬夜大脑在深度睡眠时会清除代谢废物,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会加剧脑萎缩,使认知功能下降加快。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减少夜间电子屏幕的使用,保持规律作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90e2d742194eae0f9142af0a5ce1ce.jpg)
多用脑,保持认知活跃学习新技能、阅读、下棋、写字、社交活动,都可以刺激大脑,增强神经连接,减缓脑萎缩的进展。研究表明,经常进行脑力活动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降低近50%。
定期体检,监测脑健康40岁以后,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脑部健康评估,包括认知功能测试、脑部MRI或CT检查,特别是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更要提前预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28b03a79f95517c2bc450556c0bcd18.png)
总结:脑萎缩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越早用药,效果越好
脑萎缩并非不可逆,但拖得越久,神经细胞损伤越严重,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小。
胆碱酯酶抑制剂、NMDA受体拮抗剂、神经营养药物,都是目前临床上较为有效的干预手段,越早使用,越能延缓脑功能的退化。
预防脑萎缩,不仅仅是依靠药物,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4265325fad9194cea9fde975cd28559.jpg)
要的“长寿密码”。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坚持运动、持续用脑,才能真正守护大脑健康,让思维敏捷到老!
参考资料: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脑健康报告》(WHO)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脑萎缩与认知功能下降的临床研究
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NIA):脑健康与老年认知功能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认知障碍的早期干预指南》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