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盛是一代战将,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搭档过多位将领,可能大家能记住的是韦祖珍,解放战争时搭档时间很长。

他曾经还与邱蔚搭档过,是在抗战后期,朝鲜战场他们都成为军长并肩作战。
丁盛在土地革命时期,主要担任政工职务,从战士到班长后直接担任连职,后提拔为团长。他没有当过排级直接为连级,没干过营级直接提团职。
抗战时在前线时间不长,满打满算也就三年左右。1940年被抽调去延安参加大会后,就没有离开过延安。1944年,邓华等人率领晋察冀机动旅到陕甘宁驻防,他作为晋察冀军区的干部被调任下辖1团政委,团长是邱蔚。
此时,部队留守后方主要是防止敌人搞摩擦,另一个任务就是搞大生产运动。

1945年抗战胜利后,邱蔚调到晋察冀军区,而丁盛率领1团挺进冀东,编入热河纵队担任旅长,后改为8纵24师师长,45军135师师长。而邱蔚在晋察冀野战军担任4纵旅长,1948年9月担任新组建的8纵司令,俩人当时的职务拉开距离。尽管不在一个战区,人家是纵队司令,丁盛是师长。
解放后,丁盛被提拔很快,原因是副军长和老资格都调离,军长调去学习,他从副军长调代理军长、军长只用1年左右时间。
在抗美援朝时期,邱蔚是67军军长,丁盛是54军军长,两个军部驻在朝鲜昌道里的隐洞。54军到朝鲜后,没有多少经验,跟着67军一起学习。虽然不在一个军做搭档,但如此情况,也是并肩作战。
后来,他们都被授予正军级少将。很可惜的是,邱蔚因身体原因在青岛休养,结果溺水故去。本应该在军队发挥更多作用,生命定格在44岁。

尽管邱蔚走了,可他们两家之间的革命友情没有断,晚年的丁盛千里迢迢从广东到北京反映问题,因经济原因租住房子,很多过去的老战友、老部下得知后都尽绵薄之力,给他们送来柴米油盐酱醋等,生活上不用他再买。
邱蔚的爱人给他拿一包小米,尽管不是贵重物品,但也是一份心意。毕竟邱蔚在1957年就走了,过去都是她一个人拉着孩子,很辛苦。如今年龄也大了,退下来,没额外的帮助,也表达心意。有些战友送来鸡蛋,有些送来油、馒头等等。让他住在北京长达半年里没买过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