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随着辽沈战役结束,四野主力奉命入关作战。作为8纵司令段苏权或许迎来尴尬一幕,被调东北军区担任作战处长,不跟部队入关。
这对于一个指挥员意味着什么?了解到人都清楚怎么一回事。
段苏权过去担任政工职务,解放后才担任地方军区司令,尽管从事军事工作,相比野战军来说,负责的大仗不多,更多是肃清辖区敌人地方武装,配合主力作战等。
1947年底,把他调去野战纵队担任司令员,是一个不小挑战。8纵刚经历三战三捷胜利的喜悦当中。能否带好这支部队打胜仗,心里压力或许不小。
在冬季攻势时,8纵没有大作战,紧接着长达半年的休整期。部队从军事和政治上加强训练和教育,对接下来作战做足准备工作。
尽管长达半年整训,上级对8纵,确切说对这位司令能否能打硬仗、恶仗还是没底的。过去没野战经验。干部要成长也不是一仗两仗能够提高的。因此在锦州攻坚战出现两个问题,在抢占机场时犹豫不决;在占领紫金山据点后,又被敌人给占领,没有及时上报。这都关乎攻坚战的成败。尤其在丢据点后,连长被正法,副团长被撤职,师长、纵队司令虽然在位置上,也是考虑战斗还在进行,临阵换将影响军衔和士气。
随着辽西会战、沈阳战役结束,在战斗中出现问题的指挥员,也都进行相应调整。2纵4师下辖团长、政委,打仗准备不足,导致攻击不顺畅被撤职,师长鸣不平,也将其换下。
战役结束后,上级出于什么样考虑,将段苏权调去后方呢?
无外乎两方面因素,负有领导责任,在抢占飞机场和丢掉阵地方面。尤其是抢占飞机场,直接下达给纵队,或许缺乏战场敏锐性,不知道要占领哪一个,回电被训一顿。
另一方面,四野在军事干部任用上,一直一个原则,能者上。自部队挺进东北后,组建纵队,有些纵队就多次换将,就是要找更合适带兵打仗的指挥员。
部队入关作战,避免不了大规模攻坚作战,或许不清楚打哪个城市。指挥员指挥很重要,影响战时进度。四野不缺能打的将,在他调回后方后,原司令重返8纵,参加天津战役。
他在后方负责军区具体机关工作,后改为军区副参谋长,相当于兵团副司令级别。最终被评为准兵团级,授予少将。至于军衔授低了,或许土地革命时期脱离部队3年有关系。归队时,已经下了结论,授军衔时又被人拿出来说事,对他确实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