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所唱的那句歌词,“赠我一场病,又慢慢痊愈摇风铃……”,于大多数人来讲,或许着实难以理解这位天后的情感世界。
但不管怎样,我们总归倾向于规避疾病的袭扰,毕竟,生病所带来的苦痛与不便,是任何人都不情愿承受的。
倘若真的患病了,我们自然期望、也必定会逐渐痊愈,历经风雨,终现彩虹!

01.激素受体阳性?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顾名思义,指的是肿瘤细胞上存有激素受体,受体就如同招惹激素的招牌,对着激素表示:“你太令我喜欢了!”激素与受体一经结合,肿瘤细胞便活跃起来,增长速度加快!
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约有 40 多万人,基本皆为女性,其中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约占 70%。
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晰,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普遍认为与雌激素过早且过长时间的暴露有关,例如月经来潮过早,绝经时间较晚,与遗传性的关联相对较小。
如何知晓是否为激素受体阳性呢?通过对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学检查。
取一小部分样本,而后利用特定的抗体与样本中的细胞产生反应。这些抗体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与激素受体相结合,诸如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当下,病理医生的报告中需涵盖具体的百分比数值以供参照。若 ER 和/或 PR 的百分比达到或超过 1%,则判定为阳性。
然而,当 ER、PR 的百分比低于 10%时,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趋近于阴性,百分比越高,其激素受体阳性的特征就越显著!
02.生物学特点
雌激素和孕激素如同癌细胞生长的“养料”,它们与癌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能够刺激癌细胞的增殖。
对于这类疾病,调节体内的激素水平,切断癌细胞的“营养供给”,常常成为治疗的关键策略之一。
从细胞形态与结构来看,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癌细胞形态相对规则。这反映出其分化程度较高,往往预示着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
细胞核大小较为一致,核仁不明显,细胞质丰富。这种相对较为“整齐”的细胞形态特点,为诊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在基因表达方面,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具有特定的基因表达谱。其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相关基因呈现高表达状态。
此外,与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紧密相关的基因表达会出现紊乱。
比如,一些本应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可能会过度活跃,而负责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则可能表达不足,致使癌细胞的生长脱离了正常的调控机制,从而不断无序增殖并逐渐累积。
03.临床特点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通常集中在 45 至 55 岁之间,相较而言,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略低一些。
所以,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朋友们,在每年的体检中,乳腺检查不可或缺。
一般来说,激素受体阳性肿瘤生长相对迟缓,其病程进展相较于激素受体阴性类型也更为平稳,较少在短期内急剧恶化或出现令人忧心的转移。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能够麻痹大意,只是表明它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去察觉和医治。
谈到转移,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在血行转移方面往往发生较迟,意味着倘若能够早期发觉并及时医治,就有更大的可能性阻止癌细胞通过血液向全身扩散。
不过,它有一个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出现骨转移。
04.治疗特点
首先,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而言,至关重要。这恰似给癌细胞生长的“燃料”——雌激素予以一个“断供”之举,或者直接阻拦雌激素与癌细胞上的受体“牵手”。
如此一来,癌细胞缺失了雌激素的“滋养”,生长便会受到遏制。想象一下,癌细胞犹如一辆没油的汽车,想跑也难以跑动啦。
内分泌治疗这种方式并非简单粗暴哟。有的药物是通过抑制体内雌激素的生成,从源头处削减供应;还有的药物仿若忠诚的“卫士”,径直守在癌细胞的受体旁边,不让雌激素有契机与其结合。
但,治疗断不能仅依靠这一手段,依据具体情形,拟定综合性方案,手术、化疗、放疗以及内分泌治疗,对于 HER2 阳性且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还需增添抗 HER2 的靶向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内分泌治疗通常是一个漫长的进程,往往需要持续 5 至 10 年之久,这一进程宛如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通过持续向癌细胞施加压力,令它们无隙可乘。
在治疗这一漫长的进程中,我们务必要保持笃定的信心和良好的心态,做到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配合治疗。
05.预后特点
首先,令人欣慰的是,总体来讲,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
尤其是对于早期发现的患者来说,倘若能够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其 5 年生存率能够高达 80%、90%以上。也就是说,大多数早期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能够长期存活,回归正常生活。
然而,治疗结束并非意味着能够麻痹大意。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在术后存有两个复发高峰期:一个是术后 1 至 3 年,另一个则在 5 年之后。
故而,我们必须长期保持极度警惕,通过定期开展随访监测,以利于及时察觉肿瘤复发的迹象。
有哪些因素会对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预后产生影响呢?
若淋巴结转移较多,这就意味着癌细胞或许已经通过淋巴系统扩散至其他部位,预后往往欠佳。
肿瘤的大小亦十分重要,肿瘤越大,侵犯的范围或许就越宽泛,治疗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大。
组织学分级反映了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分级越高,肿瘤细胞就越“凶悍”,越易于生长和扩散,预后自然也会受到波及。
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水平同样不可忽视。倘若受体表达水平低,表明肿瘤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或许不佳,预后也会变差。
知己知彼,能够助力我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随访方案,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也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乳房健康,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和体检,力争早发现、早治疗,让乳腺癌不再成为我们生命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