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中的赵姨娘太像是张爱玲小说《金锁记》里的曹七巧了。两个人只是身份地位有些许差别,权力大小有些不同,除此之外,简直如出一辙。同样都是带着黄金的枷锁,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 曹七巧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因为长得好看又活泼可爱,身边不乏有追求者。肉店里的朝禄,她哥哥的结拜兄弟丁玉根,还有沈裁缝的儿子,曾经都爱慕年轻时的七巧。只是后来,曹七巧因为包办婚姻,嫁给了患骨痨的姜家二少爷。因为出身不及姜家富贵,七巧婚后被婆家集体排挤,婚姻又看不到一点希望,渐渐的她被这样暗无天日的生活折磨得像个疯子。
· 赵姨娘又何尝不是这样。年轻时的赵姨娘不用问,肯定特别漂亮,性格也爽快,不然不会把书呆子贾政迷得这么神魂颠倒。贾政对她近乎专宠,王夫人和周姨娘后来几乎都是摆设,书里唯一一次描写贾政的夜生活,也是他留宿在赵姨娘这里。此时的赵姨娘早就被贾府拜高踩低的环境折磨得像个疯子,一会跟小戏子打架,一会儿又跟马道婆作法要害贾宝玉。不是被贾母骂就是被王夫人和凤姐骂,甚至亲生女儿探春也教训她。即便这样,贾政晚年时期还是独宠她。

· 心智疯魔以后的曹七巧,渐渐的开始性格扭曲,看不惯身边任何人幸福,以为所有人都在惦记她的钱。对女儿长安,曹七巧几乎是用毁灭的方式把长安的青春画了一个句号。让她在如花似玉的年纪,不再有任何希望,也不再抱有任何美好的憧憬,就跟着自己在烟榻上浑浑噩噩过日子。
· 长安从小就瘦弱,曹七巧因为想跟大房和三房攀比,便把长安也送去学校读书。接触到新环境的长安立马开始有了变化,胳膊腿儿变粗了,人也变快乐了。但因为在学校丢了几个小东西,就被曹七巧责骂,还跑到学校大闹,吓得长安再也不敢去上学了。曹七巧竟要拉着长安去找校长退学费,长安抵死不去,七巧就跑到校长那里大闹。后来据她自己说,虽然学费没要回来,却着实羞辱了校长一顿。
· 自此之后,长安再也不去学校,也再也不敢面对曾经的同学。她喜欢的音乐教员,谈得来的闺蜜,通通割舍了,就连同学给她寄来的信,她都不敢拆开看,原封不动退回去了。

· 她的朋友们,她所喜欢的音乐教员,不久就会忘记了有这么一个女孩子,来了半年,又无缘无故悄悄地走了。走得干净,她觉得她这牺牲是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手势。
· 因为长安知道母亲的性格,就是这样疯癫到不可救药。但她不能在同学跟前丢这个脸,用张爱玲的话说:“对于十四岁的人,那似乎有天大的重要”。
· 赵姨娘对探春又何尝不是这样。因为探春被王夫人看重,赵姨娘就跑到探春跟前吵闹,还不顾身份的让探春拉扯她。
· 太太疼你,你越发拉扯拉扯我们。你只顾讨太太的疼,就把我们忘了。
· 原本探春最在意自己出身,但赵姨娘时不时就来给她添堵,往她伤口上撒盐,用探春的话说就是,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是姨娘养的,过两三日就来表白表白。这是探春在闺阁里最在乎的脸面,和长安一样,十四岁的女孩,青春期最想在同学面前体面一点,因为那有“天大的重要”。但是赵姨娘和曹七巧这两个变态的母亲,就是这样简单粗暴的来摧毁女儿的少女梦。

· 对于女儿的婚姻,曹七巧同样用变态的方法摧毁了女儿结婚的念头。遇见童世舫,长安似乎又看见了希望。她努力戒烟,人也变得快乐了,脸上时不时就露出了笑容。但此时母亲又看不惯了,她开始频繁的打击女儿,一步步摧毁她的自尊心。
· 这些年来,多多怠慢了姑娘,不怪姑娘难得开个笑脸。这下子跳出了姜家的门,称了心愿了,再快活些,可也别这么摆在脸上呀,叫人寒心!……死不要脸的丫头,你姜家枉为时代书香,只怕你还要到你开麻油店的外婆家去学点规矩哩!……姑娘急着要嫁,叫我也没法子。腥的臭的往家里拉。多半是生米煮成了熟饭了,叫做娘的做哥哥的脸往哪里放?……不害臊!你是肚子里有了搁不住的东西是怎么着?火烧眉毛,等不及的要过门。你就拿准了他是图你的人?你好不自量。你有哪一点叫人看得上眼?趁早别自骗自了!
· 这一次长安跟告别学校那次一样,也选择了默默无闻地跟童世舫告别了。因为她太了解母亲了,与其最后被母亲残忍不堪的摧毁,还不如自己早早了断,让这段感情还保留点美好,让童世舫也记住她美好的样子。即便这样,曹七巧还是不死心,把童世舫邀到家里,故意告诉他长安有戒不掉的鸦片瘾,彻底把童世舫吓怕了。自此之后,长安再也不出门了,也不再谈朋友,整日和母亲守在烟榻上浑浑噩噩度日。

· 探春曾经抽到一枝杏花签,别人说得此签者必得贵婿,探春还不好意思地躲避这个话题。而赵姨娘为二十两银子,大庭广众之下拿探春的婚姻开玩笑。
· 赵姨娘气的问道:“姑娘放心,这也使不着你的银子。明儿等出了阁,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探春没听完,已气的脸白气噎。
· 那时候的女孩子,未出阁之前对婚事都是羞于提及的,而赵姨娘居然大庭广众之下拿这个羞辱自己女儿,让探春的自尊心备受打击。这和曹七巧简直太像了。迫害女儿还不够,对儿子,这两位疯狂的母亲同样不放过。
· 曹七巧看不惯儿子长白和新婚妻子寿芝恩爱,就开始搞破坏。逼着儿子给她整宿烧烟,然后放出话说:“白哥儿给我多烧了两口烟,害得我们少奶奶一夜没睡觉,半夜三更等着他回来,少不了他吗”。寿芝难受的痛哭,却不能擦眼泪,因为擦肿了眼睛,七巧还有另一个评说方案,“白哥儿一晚上没回房去睡,少奶奶就把眼睛哭得桃儿似的”。最终寿芝忍受不了七巧的精神折磨自杀了。

· 赵姨娘同样如此。本来儿子贾环和彩霞有意,而她一点儿也不为这对儿有情人做好事。她拉拢彩霞去偷王夫人的玫瑰露,让王夫人对彩霞心生不满,把彩霞放了出去。而此时赵姨娘又上蹿下跳地想通过贾政把彩霞留在贾环身边,无奈贾政这关也没过。彩霞彻底和贾环失之交臂。而赵姨娘平日,除了骂儿子不争气之外,就是挑唆贾环使坏,让贾环小小年纪就被贾府众人所厌弃。后来连贾环都说她:
· 你这么会说,你又不敢去,指使了我去闹。倘或往学里告去挨了打,你敢自不疼?遭遭儿挑唆了我闹去,闹出了事来,我挨了打骂,你一般也低了头。
· 赵姨娘这半生过得容易吗?其实也不容易,豪门贵族里她像一个小丑一样任人践踏,连小戏子也捉弄她。正如《金锁记》曹七巧对自己的反思一样,她这一生过得很苦,苦着苦着就变成了尖酸刻薄的模样,不自觉地去伤害身边的人。

· 这两个人实在是太像了,一生都放不下金钱的枷锁,为争家产,赵姨娘伤害女儿又怂恿儿子。而曹七巧更甚,为了不让别人惦记她的钱,毁了儿子又毁了女儿,到死都没有放下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