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者的印象中,大同两次出现在全国网友的视野中,均有旅游业有关。前一次因一碗刀削面而起,后一次则与标题所说的破门亮灯有关。
提到大同,大家首先能想到什么呢?作者的第一反应,是中国煤都,产煤的地方。当然,历史地理知识丰富的网友,马上也能将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九大古都之一与大同联系起来。从这两组信息可知,大同一边挖煤,一边发展旅游业看起来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2019年大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度,大同旅游业总收入762亿元,当年GDP为1318亿元,所以旅游业总收入与GDP之比,达到了58%。这表明,旅游业在大同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还是很高的。看起来,要求商户亮灯以增加人气、吸引更多游客,是符合大同现实环境的。但在作者有限的人生经历中,从没见过哪个地方,因为一家商户不开灯,影响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更何况这是寒冬腊月的北方地区,谁会半夜溜出来旅游?所以,这件事的背后,不是“急于求成、简单粗暴”,而是工作人员在利用手中有限的权力,制造足够大的影响力。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古人很早就告诉过我们,不要把明显错误的行为与初衷联系起来,错就是错,错而能改,方显大是(TO大同网友)。在全国经济从制造型向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大同发展旅游业,是否跟上了全国的步伐?用行政命令的思维,来服务景区的商户,是否适合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提取大同和全国服务业比重,观察历年来,大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