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后,拜登政府迅速行动,派遣特使访华,其背后意图究竟何在?耶伦离任前的忧虑,是否预示着做空美元的风口已悄然开启?
据近期美媒报道,美国财政部高层在任期尾声,正紧锣密鼓地筹划于本周内“寻求与中国建立并维持与即将执政的特朗普团队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
此番努力,拜登政府精心布局了两大策略:一是借助中美金融工作组会议机制,特意将最终回合设于中国,并派遣高级财政官员代表团亲临现场,以期实现高层对话;二是利用即将召开的G20峰会契机,与中方对应层级的官员共商双边经济议题。两大举措同步推进,足见拜登政府对于与中方沟通的急切与重视。
究其缘由,美方态度的大转弯令人玩味。先前力推“脱钩断链”的是美国,而今却为何急于求和,甚至高官们需“竞相排队”以求一见?这背后,两大因素不容忽视。首要因素在于中方的有力反制,不仅让美方感受到了切肤之痛,更令其从狂妄中惊醒。
一方面,我国商务部果断宣布加强对美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此举在中美长期博弈中极为罕见,且公告开篇即明言,此乃对美方行为的直接回应;
另一方面,中国四大行业协会联合发声,提醒企业审慎采购美国芯片,展现出中方在开放包容的同时,对于单边主义制裁的坚决反击。
这两步棋,策略清晰,协同作战,彰显了中方反制的系统性与前瞻性。在和平共处时,中方愿与美方共谋发展;但面对挑衅,中方亦不乏强硬回击的决心。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美国经济自身面临的严峻挑战。三大风险如影随形:
一是债务危机,美国债务总额已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偿债之路漫长且艰难,其对经济增长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二是通胀压力虽有所缓解,但关键商品如汽车、食品、房价仍维持高位,作为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消费者信心一旦受挫,经济增长恐将受阻;
三是马斯克若入主“政府效率部”,其大刀阔斧的裁员计划或将导致政府支出大幅缩减,进而波及GDP增长。
在此背景下,美财长耶伦的忧虑显得尤为突出。她公开表达了对任期内未能缩减财政赤字的遗憾,并坦言对财政可持续性深感担忧。
与此同时,瑞士银行发出警示,认为美元估值可能已偏高,建议投资者利用当前美元强势,适时减少美元风险敞口,如通过对冲美元资产、转换货币等方式,这一建议不禁让人联想到做空美元的可能性。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与黄金储备的充足,使其成为美国经济困境中的首选求助对象。
中美金融战的态势因美国经济困境而悄然变化,若美方不愿在这场较量中落败,派遣高官访华,加强金融合作,无疑是明智之举。在此背景下,美方的高调求和,不仅是对当前形势的理性判断,也是对未来中美关系走向的深刻考量。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