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灭蜀是灭了哪个政权?它当时的状态如何?咋会轻易被灭了呢?

采蓝说历史 2024-04-14 05:23:53

桓温18岁血洗仇家之后,立马成为了全国有名的精神小伙,还因此娶了晋明帝的女儿南康长公主为妻,加拜驸马都尉,并承袭父爵位。

这位南康长公主,是明帝和庾后的闺女。当然,这还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当时东晋的权力基本上掌握在她亲舅舅庾亮手里,而庾亮本身跟桓温他爹桓彝就相交莫逆,再加上桓温这种司马家和庾家的双重姑爷身份,桓温想不飞黄腾达都挺难。

335年,24岁的桓温出任琅琊内史。

343年,虞翼(庾亮的弟弟,此时庾亮已死)嚷嚷要北伐,想看看同志们对自己和庾家的支持力度还有多大,结果只有桓温响应了。桓温因此被升为徐州刺史,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32岁的桓温就这样成为一个集团军区的一号首长。

345年,庾翼病逝,临终前,他请求让他儿子庾爰之接掌荆州。但是之前咱们也介绍过,东晋朝堂先后经过王家和庾家的轮流坐庄,到这个时候,主要权力落入了一个叫何充的人手里,何充对于庾翼的临终请求毫不犹豫地给一票否决了。

为啥呢?何充本来和庾家的关系就咋滴,好不容易把你们庾家的老一辈都熬走了,怎么还能让庾家世袭荆州呢?再说,其他门阀派系也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

多方权衡之下,何充牵头推荐了政坛新星桓温去接管荆州。因为桓温的家族没啥老辈根基,相对好管理一些。再者桓温那双重姑爷的身份摆在那里,司马家、庾家两边都好交代。

就这样,桓温成为了让庾家交权的黄金分割点。345年八月,34岁的桓温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出镇荆州!

这个从小就被各种看好的孩子,不出意料地在极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对荆州的全面接管。

346年,正处于春风得意阶段的桓温又立马从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中,极其敏锐地嗅取了机会:北方的石虎这些年来一直在大力出奇迹,到了这个点上,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了,且当时已经被前凉拖住了,也就是说,桓温的北面军事威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与此同时,一直关起门来做山大王的蜀地这些年也没消停过,当年冬天还发生了一次藩王造反,一副找打的样子。

鉴于此,346年十一月,桓温上书朝廷,请求伐蜀!然后担心朝廷走审批流程会贻误战机,直接带着精兵万余就出发了。

那么,此时的蜀地是啥情况呢?桓温带着一万多人就敢直捣黄龙?

西晋296年,氐人齐万年造反后,关西一带兵祸扰乱,连年大荒,略阳、天水等六郡的百姓开始南逃巴蜀。这一股流民潮最终在巴蜀沉淀出一个叫“大成”的政权。

“大成”的建立者是略阳賨人(cóng)的望族李氏。賨人是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又称“寅人”、“板楯蛮”,是今天土家族的主源, 主要分布于嘉陵江畔。在汉末的时候,李家举族投靠了汉中张鲁,后随张鲁投降于曹操,又因此成为了曹魏官僚中的一员。后来,李特、李庠、李流等李家兄弟纷纷作为少数民族小贵族开始入仕州郡。祖辈积累、部曲传家、子孙出众,又是一个家族腾飞的惯例公式。

李家在关西被司马伦那个小混蛋逼反之后,也开始随大流南下逃饥荒了。并在南下途中尽显大哥本色,成功拿下巨大人望,跟祖逖南下是一个意思。

李特在路过剑阁时,看到如此天险,却被刘禅拱手让人,大骂刘禅就是个庸才。李特可能不知道,剑阁不是被打下来的,也不是刘禅让出去的,而是蜀汉的大英雄姜维开门迎接钟会的解放大军的。

特随流人将入于蜀,至剑阁,箕踞太息,顾眄险阻曰:刘禅有如此之地而面缚于人,岂非庸才邪

300年11月,贾南风倒台,益州刺史赵廞作为后党姻亲被要求回朝。明知回朝就是死的赵廞一不做二不休,开始紧锣密鼓地预谋造反,走的是当年刘焉的路线,组建东州军(流民军)。赵廞本身是巴西人,和李特祖上是同郡,所以李特的队伍也被收编了。

李家本来就自带“带头大哥”的属性,现在又有了官方背景,队伍迅速发展到了万余人。

一见李家的势头如此迅猛,赵廞又开始不自信了。尤其是李特的三弟李庠,本是东羌良将,声名在外,治军有素,绝非池中之物。

赵廞那点小心思慢慢又被他的长史杜淑、司马张粲发现了,这俩货便开始煽风点火,要赵廞弄死李庠,理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长史杜淑、司马张粲言于廞曰:传云五大不在边,将军起兵始尔,便遣李庠握强兵于外,愚窃惑焉。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倒戈授人,窃以为不可,愿将军图之

早就想出轨了的赵廞又怎么经得起两个三陪女的挑逗呢?于是,突下杀手,屠灭了李庠及其身边的李家子侄宗族三十余人。

随后,赵廞又担心此时正在外带兵的李特翻脸,于是派人跟李特说自己是就事论事,李庠有罪至死但不及兄弟,你们继续好好干工作。随后把李庠尸首还给了李特,又命李特兄弟为督将,以安其众。

但人家李特兄弟就这么好忽悠吗?他们直接引兵悄悄逼近绵竹,沿路收集了李庠的散兵共达到了七千人。随后夜袭了赵廞派往北边断北道的万人军,在火攻配合下,几乎全歼了赵廞的北军。随后进攻成都,杀死赵廞。

恰在此时,西晋朝廷任命的益州刺史也到了,此人便是参加过灭吴之战且做过十年梁州刺史的罗尚。

此时的李特尚未成气候,对罗尚这种老牌干部还是很畏惧了,于是赶紧改弦易辙,欢迎罗领导来益州主持工作。

罗尚在益州站稳脚跟之后,便对症下药地颁发了“流民归乡”令。你们这些流民军在异地他乡抱成一团,迟早是个祸害,得让你们回到自己的家乡,你们那种抱团取暖的斗争模式也就不攻自破了。

但无巧不成书的是,留在老家根据地的李特长兄李辅看到家人们在益州混得还不错,也南下了,并给李特带去了最新国际消息:司马家现在已经内乱成了一锅粥,没人敢把我们怎么样,咱们犯不着返乡。

李特当即表示,哥哥你说得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啥我们李家就不能割据巴蜀?

于是,李特便采用了一个拖字诀,找熟人贿赂罗尚,让他把遣散期限宽容到当年秋天。

然后,朝廷要对消灭赵廞反革命集团论功行赏了,结果广汉太守辛冉贪功,把李特等流民军兄弟的功劳都冒名顶替了,搞得流民军兄弟个个义愤填膺。我们拿命才拼出了入编的机会,结果就被你们给暗箱操作了,还让人活不?

终于熬到了秋天,七月刚一入秋,罗尚便派人催李特等人赶快返乡,但当时大雨连连、庄稼欠收,罗尚连一丁点遣散费都拿不出来。李特便再次送礼,说这没吃没喝地返乡,那不就是自杀呀,领导,您再通融通融,这事咱们冬天再说行不?

罗尚集团贪性比较重,受了别人的礼还不答应别人的请求,关键是还别出心裁在李特的返乡途中设置各种关卡用以收取各种过路费,他们想把李特等人一次性榨干。

回去没好日子过、罗尚集团拿钱不办事、立功没回报、私房钱还要被逼上交……多种因素的刺激下,北方流民纷纷来到带头大哥李特那里请愿。李特一边安置流民,一边写信给辛冉请求宽限北上的时限。

结果辛冉官威大发,认为李特这个外地刁民简直是不识抬举,于是张榜发文,悬赏通缉李特兄弟。

李特表示,既然你想玩,那我就陪你玩把大的。于是,让人把榜文全部取回,在通缉名单之中加上“李、任、阎、赵、杨、上官以及氐、叟的侯王”的群体,再贴回去。

好了,该得罪的人都得罪得差不多了,是时候真刀真枪开干了。六郡流民在李特的聚集下,形成了一支二万多人的复仇者联盟。

辛冉等地方官率先出手,在没有经过罗尚同意情况下,就派广汉都尉曾元、牙门张显、刘并等率兵去偷袭李特,结果被李特暴揍。

彻底撕破脸后,双方正式开打。具体过程没啥亮点,就不介绍了。最后结果是,李特兄弟死伤殆尽后,李特的幼子李雄最后成功拿下成都,并于304年称王,于306年称帝,国号“大成”。

李家能在益州蛇吞象地建立一个偏安政权,主要还是司马家那边混蛋压根没心思干正事,根本没管益州的死活,再加上两晋对巴蜀、江东这两个地方感情比较特殊,基本上是“你只要承认是我家媳妇就行,至于你背地里想跟谁睡觉,那都好说”,这两地的官方力量太弱了。

李雄当上皇帝之后,顺顺利利地过了近30年的舒坦日子。为啥呢?因为蜀地四面天险,简直就是天选的偏安之地,再加上司马家一直在忙着内部PK,根本没心思搭理他们。

但是,有一说一,一个少数民族建立起的政权,尤其领导人家族还是底层官僚出身,没有高人指点、没有岁月沉淀、没有经验积累,真的是很难弄不明白政权建立那一套是怎么玩的。跟现在一个农家小伙,突然就独立运营一个大公司、大平台一样,表面上很拉风,背后全是漏洞和危机。

李家人出身少数民族,骨子里特别迷信武力,所以在蜀地基本上把武装镇压、武力剥夺等常规操作玩到了极致。反正就是一言不合就灭你全家,所以李家在蜀地的统治基础并不稳固。

而且,李雄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出身的军阀,在立接班人的问题上,非常容易犯糊涂,特别容易把个人的喜好情绪凌驾到整体利益之上。李特的正妻没给他生孩子,但是妾室倒是给他生了十几个。但不知李雄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是表现自己大公无私?他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们各个看不上,却把兄长李荡之子李班过继给了任皇后做了太子。还特么广而告之,李班就是我钦选的接班人,算是给李班提前把仇恨拉满了。

当时,李雄的太傅李骧、司徒王达也劝过他,说这样安排不行,到时候会祸起萧墙的。但李雄表示,我不要你们以为,而是我要我以为,我以为可以就是可以。气得李骧大哭预言道:祸从此至。

334年,好好先生李雄终于驾崩了,李班继位。

结果,李雄尸骨未寒,他的儿子车骑将军李越便立马赶往成都,阴谋武装夺权。

这时,李班的弟弟李玝已经感觉气氛有点不对劲了,便劝李班下令不让李越回成都奔丧,并建议把李越的亲兄弟李期封为梁州刺史出镇葭萌关。先把这俩大威胁支走,一切都站稳脚跟再说呗。

但李班却觉得不让人家给父亲奔丧有悖人伦,反而把给自己提建议的亲兄弟李玝派到了涪城。

好吧!你亲兄弟跟你说点实在话,都被你调走了,我们旁人还操什么心,坐等看你们李家的内部大戏呗。

结果,李越返京后,便在他爹灵前杀了李班。然后假太后诏颁布了最新人事任命:皇位由李期继任、李越为相国、加大将军李寿(李雄弟)为大都督,与李越共录尚书事、李霸为中领军,镇南大将军、李保为镇西大将军。其中,李期、李越、李霸、李保都是李雄的儿子。

紧接着,李期派叔叔李寿去进攻涪城的李玝,李玝降晋。随后李寿被安排为了梁州刺史,屯于涪城,再也回不去了。相当于李雄的四个儿子瓜分了全部中央政权。

但李雄家这帮人,跟刘渊家、石勒家那帮人,基本上就是一个德性,也是过不了啥好日子的主。李期上位后,开始了胡人的标准操作——暴行天下。他开始大量诛杀臣属,没收家产。愈演愈烈之后,连自家人也不放过。最后被他叔叔李寿反攻兵变成功。

李寿干掉自己那一大帮子侄儿之后,对皇位也很有想法了。但考虑到李寿的年纪,其手下长史解思明劝说道:“当几年天子,怎么比得上百世诸侯?”言下之意,咱一把年纪了,别去出那个风头了,平安着陆比啥都强。

但李寿坚决表示要过一把瘾就死,于是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汉”。这就是这个政权被称为“成汉”的原因了,各取一个字生成防伪编码,您别把我们大汉的旗帜给玷污了。

当上皇帝之后的李寿觉得生命在于折腾,于是对中央官僚系统进行了大换血,公、卿、州、郡全都委派了自己的幕僚接替,成汉的旧臣、近亲及打天下的六郡士人都遭到了疏远和贬黜。啥意思大家懂吗?李寿把他们老李家的地基都给挖了,真是个狠人啦。

又过了一段时间,李寿派李闳、王嘏去石虎那对标,看看人家老石家是如何把产业越做越大的。结果得到的考察结果是:排场要大、刑罚要重,搞得李寿深以为然。

及李闳、王嘏还自邺,盛称邺中繁庶,宫殿壮丽;且言赵王虎以刑杀御下,故能控制境内。寿慕之

感觉自己突破了人生新境界的李寿立马抓紧时间落实到位,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李寿命邻近州郡超出三个以上壮丁的家庭都迁徙来充实成都帮他大修宫室,引水入城,大搞奢侈,与此同时他也把刑罚调整为了最轻是砍头,很多忠臣们因为劝谏被杀。百姓们全都在骂大街,几乎整个蜀地开始琢磨着推翻这个政权。

百姓疲于使役,呼嗟满道,思乱者十室而九矣

咱不说别的,光看“思乱者十室而九矣”这句话,大家会不会细思极恐?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巴不得你李寿破产,你这个皇帝还能当多久?你们李家的国祚还能如何延续?

343年八月,在位五年的李寿驾崩,成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李势继位了。

两年后,345年九月,李势的弟弟大将军李广因为李势没有儿子,请求让自己当皇太弟。这货蹭流量蹭到我们飞将军名字上去了,但实在是不配。你哥哥才当两年皇帝,你就要他立你为法定接班人,这跟逼宫有啥区别?别说是因为他没有儿子,你怎么知道他后面生不出呢?就算真没生出来,按照继承顺序,皇位不还是你的吗?你急啥?要么你就政变,要么你就等着,别专给自己引火烧身,你特么又不是红孩儿投胎。

果不其然,李势随后就派人武装进攻,逼着李广自杀了。

但到了346年冬天,去年帮着李势打李广的太保李奕在晋寿起兵造反,蜀人大多归附,兵众多达数万攻打成都。跟司马家一个德性,互杀链条早已启动。

李奕自晋寿举兵反之,蜀人多有从奕者,众至数万

结果搞笑的事情就出来,那些威武雄壮的套马汉子,脑子可能确实不大好使,但是干架却是从来不甘落后的。北方的刘曜兄弟当年都喝酒上阵了,我们老李家的人怎么可以怂呢?李势登城亲自指挥阻击战,李奕更牛,单枪匹马就敢冲击城门,结果被一箭射死了。

势登城距战。奕单骑突门,门者射而杀之,众乃溃散

家国大事,搞得就跟个人PK的擂台赛一样,大家就说这种神奇的觉悟,你们佩服不佩服吧。

把李奕射死以后,李势啥态度?大赦天下!同志们都辛苦了,都早点回去吧!青春已落幕、好戏已散场,咱们下次见!

为啥呢?因为李势的军力已经没办法对李奕的叛军进行追责了。说明你李势和你们李家不得人心啦。你要是见好就收,我们就下次再说;你要是不依不饶,咱们就鱼死网破。你是皇帝,你自己选。

自从李雄死后,蜀地就经历了三次内乱和十多年的暴政,百姓离心,还能有啥实力?关键是李势尚不自知,一如既往地骄奢淫逸、严刑峻法,搞得蜀地萧条遍地。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目光敏锐的桓温才发觉,蜀地此时就是低垂的果实,咱一伸手就能把它摘下。所以才敢带着万余精兵在没有得到组织的明确批示下,去西取蜀地。

写了这么多介绍“成汉”这个政权,其实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它确实没有历史存在感。但还是想拐弯抹角地跟大家说一个耳熟能详的道理:创业难、守业更难。

我相信跟多人其实是不理解或者说是不服气这种说法的。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事实大多如此,比如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富难过三代”就是这个逻辑。

为什么守业会比创业更难呢?因为守业需要权衡的因素其实比创业更多的,主打就是一个利益平衡的问题。

比如李家,他们创业时,那帮老兄弟都是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落难兄弟,是非常容易结成阶级友谊和革命合力的。李大哥,你愿意带着兄弟们干,兄弟们就可以把命交给你。但是,胜利之后了呢?利益、荣誉、关系、情绪怎么去平衡?但凡有点没做到位,绝对就埋下了一颗巨大的灾难种子。

李雄让侄儿李班接班,为啥就不行呢?因为那帮老兄弟都是跟着你李特、李雄父子风风雨雨走过来的,他们早已在某种程度上把你的儿子当成是他们自己的儿子了。你让你侄儿突然插一杠子,这破坏了多少人的利益计划与秩序呢?你还不能说这是特殊情况特殊安排,你特殊个毛,现在是守业期,不是创业期。若是创业期,像孙策传位给孙权那种情况,反而容易被接受点。

有些事情就跟男女之间谈恋爱一样,爱得死去活来本身就很难了,但其实更难的是两人波澜不惊地度过一生。

总体而言,李家人其实还不如刘渊、石虎那些人,因为他们的创业难度不一样,但是基本上他们的命运确实惊人的相似。为啥呢?有些人只能为将,不能为帅。有些人只适合打天下,不适合坐天下。

有时候不禁遐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诸葛丞相拿到同样的牌面,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历史画面呀!算了,历史经不起臆想,先行告退。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