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签投降书时,仅关东军缴械投降,中国境内还有4支日军没缴械

史座计 2025-01-26 12:25:00

裕仁天皇宣读《终战诏书》,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的半个月后,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内阁政府,与日本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大将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

至此,日本正式在法律意义上无条件投降。

按理说,日本侵略军在裕仁天皇宣布投降后就应该立刻放下武器,更别说等到日本签投降书以后了。可事实是,日本直到签署投降书的那一刻,仍有四大侵略中国的日本建制部队没有缴械,规模达百万之众。

那么都是哪四大日军侵略部队如此顽固,没有在裕仁天皇官宣投降后立即缴械投降呢?

首当其冲的便是日本中国派遣军。

1939年9月4日,日本大本营在南京成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统率在中国的全部陆军部队,但不包含在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和在台湾地区的台湾军,部队通称“荣”,是为荣集团。

日本成立中国派遣军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期,它统合了日本因扩大战争规模而相继成立的华北方面军、上海派遣军、华中方面军、华中派遣军等战略集团,以此来强化日本大本营对中国华北、华中、华南战场的统一指挥,冈村宁次大将就是中国派遣军的最后一任司令官。

在日本官宣投降后,尽管日本大本营陆军部下令让中国派遣军停止战斗,但直到1945年9月9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才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派遣军105万部队才算缴械,距离日本内阁和大本营签署投降书晚了7天时间。

其次是日本驻台湾的第10方面军。

1944年9月22日,日本第10方面军在台湾军的基础上扩军而成,隶属台湾总督管辖,它的前身是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后日本占据台湾时驻扎的部队,台湾军跟中国驻屯军、关东军、朝鲜军并称日本海外四大兵团。

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大本营意图加强台湾和琉球一带的防御,遂把32军、12师团、50师团、66师团调归台湾军指挥,并扩充成第10方面军,部队通称为“湾”,是为湾集团。

到了1945年10月25日,日本驻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兼第10方面军司令官安滕利吉大将、参谋长谏山春树中将率领16.5万大军在台北向国民政府台湾行政长官公署长官兼台湾警备总司令陈仪上将缴械投降。

再次是日本海军高雄警备府。

1943年4月,因司令部驻地迁至台湾省高雄市,马公警备府随即更名为高雄警备府,它的前身是1901年7月在澎湖地区所设立的马公要港部,其性质属于海军岸上部队,相当于水警区,以司令部驻地命名。

值得注意的是,别看警备府听起来有点封建官制的意味,实际上它属于日本军级的海军部队;除此之外,日本海军还列编有联合舰队、方面舰队、分遣舰队、战队、镇守府等编制,只是镇守府和方面舰队平级,警备府则属于直属单位,但又比镇守府级别略低,它们同样隶属于日本大本营海军部。

和日本驻台湾的第10方面军一样,日本海军高雄警备府也是在1945年10月25日缴械投降的,当天是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高雄警备府参谋长中泽佑海军少将统率5.65万人向国民政府台湾行政长官公署长官兼台湾警备总司令陈仪上将投降。

最后是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

1937年10月20日,在全面抗战的开始阶段,日本海军抽调了驻上海的第三舰队、驻青岛的第四舰队以及其他舰船,整编为中国方面舰队,和日本海军高雄警备府一样,同样隶属日本大本营海军部;一开始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兵力很多,只是后来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在与美国海军对决的过程中节节失利,迫使日本把中国方面舰队的部分兵力投入到太平洋战场。

到了1945年9月9日,正值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长官福田良三海军中将率62555名官兵和日本中国派遣军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的统一指挥下缴械投降。

由此可见,驻在大陆的陆军部队,即日本中国派遣军,加上驻大陆的海军部队,即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是同一天投降的;而驻台湾的日本陆军部队,即第10方面军,和驻台的海军部队,即日本海军高雄警备府是同一天投降的,这四支部队共计有130万左右是在日本内阁政府签署投降书后才缴械,而非在裕仁天皇宣布投降时或内阁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时,时间整体较晚。

唯一赶在日本内阁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之前就缴械的,则是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

关东军是近代日本陆军最早的海外驻军之一,于1919年4月正式设立关东军司令部,部队通称“德”,是为德集团,直接隶属于日本天皇。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开始急剧扩军,巅峰时期有近百万人之多。

后来,太平洋战场局势紧张,再加上二战末期,苏联百万大军进军东北,对日本宣战,迫使日本紧急把驻扎在南朝鲜的17方面军编入关东军,但日苏双方兵力悬殊,关东军根本不是苏联红军的对手,最终在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3天后,关东军总司令山田乙三大将不得不下令停战和缴械。

到了8月底,我国境内的关东军基本全部被苏军缴械,朝鲜半岛以北的关东军34军在司令官栉渊鍹一中将的命令下向苏联远东军25集团军司令契斯季亚科夫上将投降;半岛以南的关东军17方面军在司令官上月良夫中将的命令下在汉城向美军24军军长约翰·霍奇中将投降。

至此,80万关东军走到了历史尽头。

0 阅读:2

史座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