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中秋后登楼写七绝5首,揭秘科举考试结果背后的内心纠结

火云上有诗词 2024-09-21 22:32:37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 其一 北宋 · 苏轼

楼上烟云怪不来,楼前飞纸落成堆。

非关文字须重看,却被江山未放回。

苏轼的这首诗,作于他参加科举考试后,再次登上望海楼之时,正值放榜之日,心情自然颇为复杂。诗中通过描绘眼前景象,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对时局的微妙感受。

首句“楼上烟云怪不来”,以“烟云怪不来”形容楼上云雾缭绕,似有不寻常之气,既可能是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内心对于放榜结果的期待与不确定感,仿佛那烟云之中藏着未知的命运。“怪不来”三字,更添几分神秘与不安。

次句“楼前飞纸落成堆”,直接描述了放榜时的场景。在古代科举制度中,放榜时会有大量榜文飞散,人们争相观看,以确认自己的名次。这里的“飞纸落成堆”生动展现了这一热闹而紧张的场面,同时也暗示了科举竞争的激烈与残酷。

第三句“非关文字须重看”,表面上看似在说这些榜文上的文字并不值得反复细看,但实际上却是以反语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结果的极度关注。这里的“非关”二字,实则是“关”的极致,因为太过在意,所以反而以否定的形式来表达。

最后一句“却被江山未放回”,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苏轼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广阔的江山联系在一起,似乎在说,自己之所以还未能从对科举结果的执着中解脱出来,是因为那壮丽的山河、广阔的天地还在召唤着他,提醒着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着他去施展才华,去实现抱负。这种超脱个人得失,将目光投向更远处的胸襟,正是苏轼诗词中常有的境界。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 其二 北宋 · 苏轼

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誇。

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首句“眼昏烛暗细行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或光线不佳的环境下,努力阅读、批改或检查试卷的情景。这里的“眼昏烛暗”不仅指物理环境的光线不足,也可能暗喻了诗人因长时间紧张工作而导致的视力模糊和精神疲惫。“细行斜”则可能是指字迹因光线问题而显得歪歪扭扭,或是诗人在疲惫状态下书写或阅读时的不精确。

次句“考阅精强外已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考试或阅卷过程中的严谨与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甚至到了“外已誇”的程度,即这种努力已经超出了外界所能看到的范围,是一种内在的自我肯定。这里的“精强”指的是精神集中、能力强大,而“外已誇”则带有一种自嘲式的幽默,暗示这种努力可能并未得到外界足够的认可或理解。

第三、四句“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则是诗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失落感进行的一种提前预设与自我安慰。这里的“失杯”可能是一个比喻,指的是失去某种期待中的结果或荣誉,如科举考试未能如愿等。诗人以轻松的口吻告诉朋友或读者:“如果明天我因为失落而失态,你们可不要怪我哦。”同时,他又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说:“我早就知道,事情往往不会像我所期望的那样完美无缺,就像‘安足不成蛇’一样。”这里的“安足不成蛇”可能是一个典故或寓言的引用,意在说明事物往往难以达到完美的状态,有时甚至会因为微小的偏差而失去原有的形态或意义。苏轼以此来宽慰自己,接受可能的不完美和失败。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苏轼在科举考试后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我努力的肯定与自豪,也有对未来结果的忐忑与不安;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与自嘲,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 其三 北宋 · 苏轼

乱山遮晓拥千层,睡美初凉撼不应。

昨夜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

秋清晨,诗人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以至于外界的凉意和可能的动静都无法将他唤醒。这里的“睡美”不仅是对睡眠质量的赞美,也可能是诗人对于现状的一种逃避或享受,希望通过梦境来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与压力。而“撼不应”则更加突出了诗人沉浸在梦中不愿醒来的状态,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抗拒。

第三句“昨夜酒行君屡叹”,笔锋一转,回忆起了前一晚的情景。诗人与友人共饮美酒,席间友人多次发出叹息之声。这里的“酒行”不仅指饮酒的过程,也可能寓意着诗人与友人在酒桌上倾诉心声、交流情感。而“君屡叹”则透露出友人对于某种事情(很可能是科举考试或人生境遇)的忧虑与不满,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一句“定知归梦到吴兴”,则是诗人对友人叹息声的一种回应和自我情感的抒发。诗人猜测友人之所以在酒席上叹息连连,定是因为他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吴兴(今浙江湖州一带),那里有着他熟悉的亲人、朋友和美好回忆。这种猜测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思乡之情的理解和同情,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归梦”二字也寓含了诗人对于未来归宿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理解,展现了苏轼在科举考试后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他既有着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抗拒,又有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既有着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与感慨,又有着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 其四 北宋 · 苏轼

天台桂子为谁香,倦听空阶点夜凉。

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首句“天台桂子为谁香”,以“天台”的桂子起兴,引人遐想。天台,常被视为仙境的象征,而桂子之香,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高雅。但诗人却问“为谁香”,似乎是在感慨这美好的香气却无人真正懂得欣赏,或是借以自喻,表达自己虽有才华却未必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与赏识。

次句“倦听空阶点夜凉”,则转到了诗人自身的感受上。夜已深,诗人独自坐在空寂的台阶上,听着远处偶尔传来的声响,感受着夜色的清凉。一个“倦”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无奈,而“空阶点夜凉”则营造了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与诗人此刻的心境相得益彰。

然而,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笔锋一转,展现了截然不同的情绪与画面。“赖有明朝看潮在”,这里的“赖有”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与寄托。他知道,虽然此刻心中充满了疲惫与无奈,但明天还有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等待着他去观赏。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成为了诗人暂时忘却烦恼、重拾希望的力量源泉。

最后一句“万人空巷斗新妆”,则将笔触从个人情感转向了社会风俗的描绘。钱塘江大潮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换上新装,竞相前往观潮。这里的“万人空巷”形容了观潮场面的盛大与热闹,而“斗新妆”则展现了人们为了这一盛事而精心打扮、竞相争艳的情景。诗人以此作为结尾,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与层次,也表达了他对于人间烟火、世俗生活的关注与热爱。

整首诗在情感上经历了由低沉到高昂的转变,展现了苏轼在不同境遇下的复杂心态与坚韧精神。同时,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社会风俗的观察,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到更广阔的社会与历史背景之中,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 其五 北宋 · 苏轼

秋花不见眼花红,身在孤舟兀兀中。

细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首句“秋花不见眼花红”,以“秋花”与“眼花红”的对比开篇,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特点——花儿渐次凋零,难觅鲜艳之色,又巧妙地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感受。“眼花红”可能既指眼前实际景象的模糊与朦胧,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迷茫。在科举考试放榜之后,诗人或许正经历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变化,既有对结果的期待与不安,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与困惑。

次句“身在孤舟兀兀中”,则进一步将诗人的心境具象化。他将自己比作一叶孤舟,在茫茫大海中孤独地漂浮,显得那么渺小与无助。“兀兀”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孤舟在波涛中颠簸不定的状态,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这种孤独感,或许源于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然而,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却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与乐观。“细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这里的“细雨作寒”不仅指自然界的秋雨带来的凉意,更象征着人生中的挫折与磨难。但诗人却从中领悟到了某种深意——“知有意”,即他明白这些挫折与磨难并非无意义的存在,而是生活给予他的考验与磨砺。而“未教金菊出蒿蓬”则是一种比喻,金菊象征着高洁与美好,而蒿蓬则是低贱与平凡的象征。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坚守,即使身处逆境之中,也绝不放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诗人心境的抒发相结合,展现了苏轼在科举考试放榜后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变化以及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独特理解。他既能够直面自己的孤独与迷茫,又能够从中汲取力量与智慧;他既能够欣赏到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又能够领悟到人生中的哲理与真谛。这种豁达与乐观的人生态度,正是苏轼诗歌中最为动人的地方。



0 阅读:2

火云上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