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当宇文化及自称皇帝的消息传开后,天下并未如他所愿地团结在他的旗帜下,反而陷入更为混乱的局面。他那句“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虽然中听,但难掩他致命的自大和短视,终被窦建德所杀,结束了其短暂的皇帝生涯。
宇文化及原本可以说是因机缘巧合而走上了权力的巅峰。他的父亲宇文述在战场上多有建树,因而在朝堂中位高权重。凭借家世和能力,宇文化及在朝中得到重用。他与独孤皇后和杨广的关系也为他赚取了不少政治红利。杨广上位后,对宇文化及颇为信任和宠爱,不仅赐婚其最宠爱的公主,还对其种种不法行为多有包庇。
在杨广一心发展其宏图大业的过程中,他忽视了臣子们的反应,尤其是宇文化及对权力的渴求和对自己的一再弃信。尽管宇文化及多次违背皇命,甚至与突厥人私通做生意,杨广仍以微不足道的惩罚轻描淡写,尝试衡权稳政。然而,这种纵容无异于种下了祸根,宇文化及非但没有感恩,反而怀上了弑君篡位的野心。
与此同时,随着杨广施行大规模的工程计划,如开凿大运河等措施,尽管这些计划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却也因此劳民伤财,招致百姓和大臣的不满。尚武的天下局势使得各地豪杰揭竿而起,杨广的权威日渐消失,而宇文化及则看到了一线希望。
历史证明,尽管宇文化及时有军事才干,但其无法胜任政治运筹帷幄的重任。在他拥有极高权力却对朝政不闻不问,只贪图享乐的时候,反抗的声音渐起,各路力量都在寻找机会铲除他。
杨广死于非命,完全可以说是他对宇文化及一再的纵容最终酿成的大祸。尤其是在两人的关系渐渐恶化的过程中,杨广对朝中的控制力已大不如前,而宇文化及则暗地里积蓄力量,试图自立门户。终于,那一天到来了,宇文化及奋起一搏,带领反叛将士攻入宫中,在一片刀光剑影中,杨广丧命于大势所迫。
弑君之举不仅使宇文化及成为了千古罪人,也改变了大隋的命运。尽管他试图竖起新的大旗,并想尽办法以争取人心,但过分残酷的手段和霸占萧皇后的行为让天下百姓的愤怒和排斥达到了顶点。弑君自古不为人所耻,宇文化及的名声更加恶劣,没有任何人愿意效忠这样的野心家。
在失去了杨广和其他皇权象征后,宇文化及时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军事失利、民心涣散,最终被李密打得大败,只剩下不足两万的残兵。在这种绝境中,他做出了一个更加惊世骇俗的决定——杀死隋朝的小皇帝,自立为帝,因为他明白,流民的壮志豪情之下,他已没有重振旗鼓的机会。
尽管他完成了自己的皇帝梦——即使短暂如一瞬间烟火,但其人生的结局注定是悲剧性的。仅仅在身临皇位半年之后,宇文化及时被窦建德击败,父子三人均被杀死。他那句“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也成为了他最终结局的注脚。
宇文化及从一开始便承担了弥天大罪,但他的存在也提醒了后世,历史上的忠臣与奸臣之间往往只隔着一线之差。对权力无限制的纵容往往会催生出最野心勃勃的叛逆,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杨广和宇文化及的故事,正警示着后人,历史沧桑,局势变幻,权力的诱惑与忠诚的试炼无时不在考验人性最深处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