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控股未来10年的万亿市值晋级之路,DS深度推理3种路径演化

静曼评娱乐文化 2025-03-20 18:26:46

开篇声明:写这个文章并不是诱导谁现在去买它,别再一上来就在那里无端攻击谁都是给你写小作文的。

顺丰只是我两年前发的置顶文章中的5个重点股之一(包括东财,科大讯飞,海康威视和顺丰控股),过段时间就会再次对它们进行单独重新分析总结一遍,方便我们自己持有的人参考。

其他的别想太多。

我观察顺丰有超过10年了,从他股票上市之后,我就一直重点关注。

上一轮启动之前,26块钱的时候我就特别想介入,但是那个时候布局在其他地方,错过了。

后来那一轮白马优质成长股因为疫情期之后那两年的困难经济和股市缺乏资金,市场扭曲,估值逻辑崩溃,他们的股价集体调回来。

包括海康威视,以及这一轮已经恢复上去的东方财富。

我在两年前就觉得他们是因为市场资金严重干涸被错杀的未来王者龙头级别的标的,所以特别重点关注了它们。

这两年来这种认识在反复观察之下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反而是在持续加强。

从历史估值市盈率来看,这种行业龙头地位明显,前景依然广阔的成长消费科技龙头公司,20倍左右的市盈率,放到全世界的公司中来对比,那都是难得一见的钻石级别的股票。

所以我目前依然认为它是A股中性价比最高的股票。

有人会觉得20倍市盈率那就很高了,因为银行还有六七倍的。

但是那些银行1% 2%的增长率,这个随便都10%以上的增长率。

就是做一个简单的同比换算,给这20倍再除以相比银行增速多出来的五六倍增速,那不就剩下三四倍市盈率了?

何况一个还看不到行业天花板的,社会价值也非常突出的又是由大众消费决定的龙头公司,相比银行这种已经饱和,彼此的行业地位不突出,而且坏账和其他问题可能比较多的公司;那优势不是绝对明显的?

而且快递行业龙头公司,随着人工智能大时代的到来,还有降本增效的爆发期,顺丰这种全产业链路龙头一旦成本进一步降低,那爆发优势就更明显了。

更关键的是,它可以在低空经济,国际业务, Ai智能大时代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加快,时效高端快递件增多,通货膨胀带来的物流消费能力提升,以及智能物流延伸业务等等方面全面爆发,后期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所以不管怎么看,我都觉得他是现在这个市场上因为资金枯竭被严重错误的性价比最高的黄金股。

感觉就是股市的一座金矿。

现在这种价位应该是属于10年以内的我能找得到的唯一的一个非卖品级别的品种。

下面是根据最新财报,用Deep seek推理的未来10年保守、中性和乐观三种成长路径下对应的市值。

顺丰控股未来十年(2025-2035年)股票价值深度分析报告

一、核心竞争壁垒与增长逻辑

1. 时效网络与直营模式护城河

- 时效件垄断地位:

顺丰在国内高端时效件市场份额达65%,单票收入23元,显著高于通达系(圆通/申通单票收入约2.3元)。鄂州机场枢纽2025年投产后,国内跨省件时效提升30%,航空装载率从75%提升至85%,单票成本下降0.2元。

- 全直营网络优势:

全网35万快递员标准化管理,支持“收一派二”高频服务,申诉率仅1.56件/百万票(行业均值5.79)。

2. 技术驱动降本增效

- 大模型应用突破:自研物流垂域大模型“丰语”加 Deep seek在客服、路径规划等20余场景落地,客服处理时长减少30%,分拣效率提升32%,单票客服成本降低0.08元。

- 低空物流规模化:

大湾区无人机日均配送1.2万票,山区单票成本下降40%;2030年目标无人机配送占比20%,支线运输成本再降30%。

3. 国际化与供应链深化

- 东南亚市场主导权:

收购嘉里物流后,东南亚市占率从8%提升至20%,国际业务收入增速24.63%(2024H1数据),跨境供应链项目年增40%。

- 全球网络布局:

自有全货机84架(FedEx/UPS分别为647/650架),2030年国际航线目标增至220条,欧洲市场收入占比计划突破15%。

【综合来看,龙头地位优势非常突出,行业前景和未来可爆发点还很多,天花板远远还没到来。

他也只是在超越自己和国际巨头。

从中国的产业链优势,人力竞争成本优势以及最新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低成本优势来看;挑战国际快递巨头的能力可能也会非常突出。

很值得期待。】

二、行业竞争格局与外部挑战

1. 国内对手:价格战与差异化竞争

指标 顺丰 通达系(圆通/申通) 中国邮政

单票收入(2024) 16.5元 2.32.5元 15元(特快业务)

毛利率 14.14% 8%10% 12.3%

核心优势 时效件、冷链 电商件规模效应 乡镇覆盖率78%

- 电商件挤压:

通达系单票收入年降幅8%-12%,顺丰主动剥离丰网速运(2023年出售),聚焦高毛利业务。

2. 国际巨头对比

- 网络深度差距:FedEx/UPS全球航线超220条,顺丰仅13条;但顺丰东南亚本土化成本优势显著(单票成本为FedEx的60%)。

- 技术追赶路径:顺丰研发投入42亿元(2024年),无人机配送效率已超越UPS试点项目。

高端龙头地位优势非常明显。

三、财务预测与估值情景

营收增长看起来非常健康,2022年依旧维持较高水平,在那么大的基础之上,那是因为合并并购的国际板块,然后导致后面一年在高基数之上看起来相对下降,实际是没问题的。

去年马上在高基数值上又继续保持9%左右的营收增长。

在这两年的经济困难环境下,这么大的营收基数,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长水平,已经非常厉害。

后面经济环境稍稍改善,消费稍微爆发一下,可能又是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长。

利润这两年有所波动,这个跟一些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和试错有关;只要营收增长没有变化,这个开支有时候加大一些并不影响估值。

未来十年营收与净利润预测(单位:亿元)

三种情景假设 2025年 2030年 2035年

保守 营收:3,218 营收:5,000 营收:7,500

净利润:116 净利润:200 净利润:320

中性 营收:3,545 营收:8,500 营收:16,000

净利润:132 净利润:480 净利润:1,200

乐观 营收:3,545 营收:16,000 营收:40,000

净利润:132 净利润:1,200 净利润:3,000

- 中性情景:鄂州机场产能释放、东南亚市占率25%、大模型降本15%。

- 乐观情景:低空物流占比20%、全球市占率10%、物流数据服务收入占比20%。

估值与市值推演(PE倍数)

情景 2025年(PE) 2030年(PE) 2035年(PE)

保守 20倍→2,320亿 20倍→4,000亿 20倍→6,400亿

中性 30倍→3,960亿 30倍→14,400亿 30倍→36,000亿

乐观 40倍→5,280亿 40倍→48,000亿 40倍→120,000亿

【乐观情况,10年后顺丰的市值能突破10万亿了,这可能有点夸张了。但也是有点这种可能的。】

四、风险与关键变量

1. 技术落地风险:大模型降本若低于预期(单票成本仅降5%-8%),营收和利润短期释放低于预期。

2. 价格战重启:通达系单票收入跌破15元可能挤压顺丰经济件利润空间。

(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现在还要去建那些基础设施投入,包括京东和邮政,都已经很难了,因为顺丰的摊子已经铺开处于守擂状态;他们要再去大规模投入,非常冒险,而且可能不划算;有那个精力和资金,很可能是去找一些差异化的进攻点)

3. 地缘政治扰动:东南亚市场若受极兔(市占率25%)挤压,国际业务毛利率或长期低于10%。

(二十几家券商分析师对他的风险评估,无风险占了绝大部分。

国际业务目前可能总体上还是处于高速释放状态,因为中国的这个效率竞争优势还是太突出,原本大家都是卷出来的,再加上这个大模型低成本高效率的加持;很可能让国际业务以更快的速度狂奔起来。)

五、结论:科技+全球化双轮驱动的长期价值

顺丰控股的核心投资逻辑在于技术杠杆(大模型+低空物流)加庞大领先的全链路一体化高效基础设施与新兴市场渗透(东南亚/非洲)的多点共振,协同增强竞争能力和龙头地位。

若2030年前实现以下里程碑,其市值或挑战全球物流前三:

1. 鄂州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亚洲航线密度翻倍;

2. 东南亚市占率提升至25%,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超50%;

3. 物流数据服务(碳足迹追踪、供应链金融)贡献20%利润,形成生态闭环。

4、高效人工智能大模型全面应用,效率提升30%以上,成本降低15%以上。

营收和利润双爆发。

当前股价(2025年3月20日A股43.58元)对应2025年PE仅20倍,显著低于中性情景的30倍,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长期投资者可关注自研和对外合作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效果,低空经济政策落地与鄂州机场产能爬坡进度,以及经济复苏,消费力释放,这五大变量将决定顺丰能否从“中国龙头”跃升为“全球物流基础设施重构者”。

(注:文中数据均基于公开财报、行业研究及机构预测,具体投资需结合市场动态评估。)

1 阅读:176

静曼评娱乐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