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这位讨债的女企业家,“做错”了什么?

科技不单仁行 2024-02-29 19:01:30

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这几天,我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转发《中国经营报》的报道,以及贵州这张女企业家的图片。

根据报道说,我强调一下,是报道说的。

这位女企业家在2016年接了贵州六盘水的一系列政府工程项目,项目做完了,但2.2亿的工程款要了8年没要全,当地想要用1200万来平账,但这位女企业家不同意。

随后,就被地方公安以在微博、抖音发布不实消息给刑事拘留了,包括从北京请来的律师团也给拘留了。

看了整个报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以刑化债”,想一想就觉得毛骨悚然,这些年保护营商环境、尊重民营企业家的口号和宣传,还不如这四个字的破坏力度那么大。

我们学员里,也有一些是做配套工程,接过政府项目的企业家,我和他们聊了聊,分享一些想法。

今天借着单仁行,我们斗胆借几个故事分析一下:这位贵州这位讨债的女企业家,“做错”了什么?

02

第一、什么项目应该接?我们一位之前做工程配套项目的企业家跟我说,他第一眼看到这些项目的时候,下意识感觉有雷。

为什么呢?

太杂了,这里的项目有扶贫,有旅游开发,有文化项目,有教育项目,虽然看起来都是政府公开项目,都是工程,都能做。

但其中门道很多,有一些是专业类项目,也就是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和资质,有专项资金兜底;有一些叫地方政绩项目,也就是出于某种诉求着急上马的项目。

他说他从来不接自己不熟悉,跨领域的工程,即使这些工程他可以做,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他也不接。

我问他为什么不接?

他说现在某地还欠着他一笔上百万的工程款,原因就是之前跟对方做专业类项目,还比较顺利。

但到最后的尾款,对方说晚点再给,后面还有项目交给你,你要是现在要钱,后面就没项目,大家就当不了朋友了。

我们这位同学觉得项目更重要,这点尾款就不着急要了,怕伤了和气。

结果项目确实是有,但他发现,这些项目都不属于政策文件里要求的专业类项目,他觉得没关系,反正对方不缺钱,只要能接到项目做就好了。

然后,连带着尾款加上后面的项目,一分钱都没拿到,即使是自己上下打点,到处求人,现在还是有上百万回不来,比他核算的利润还多。

从此之后,他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不是自己专业领域,不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坚决不做,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要心生贪念。

有时候,常识的力量其实很重要,当一个贫穷、人口长期外流的地方,突然一下要大动土木搞度假村、文化景区这些乱七八糟的项目,常识就已经把后果告诉我们了。

当然,我们有没有可能遇到贵人呢?

就像我们这位学员一路上也遇到了很多贵人提携,但重要的是,贵人是因为你的为人处事而投资你,是先给你好处,不是非要你给他什么回报,全凭你自己来决定后面怎么发展。

这是顶级高手寻找同频同类人的方法。

03

第二、什么时候该放弃?

我有一位之前专门做某个垄断部门工程项目的企业家朋友,当然,他现在已经不做了。

他分享了部分TO G工程生意的三大难:“接单难、审计难、回款难”。

我让朋友分享点诀窍,他摇了摇头,满脸只有苦笑。

他说一般来说,政府、垄断部门的大项目都会给“中”字头、“央”字头,或者是自己的投资公司承包,即使是招投标,这些公司的优势也很大,他们有了项目,就会外包给不同的施工方。

你要没点本事和私人渠道,好项目早早就被别人定下了。

就算拿到了项目,施工刚开始不久,比如说合同上签的造价是100万,你材料、人工都进场了,突然接个电话,领导觉得哪里哪里不好看,要稍微改一下,要出效果,保质量,速度还要快,我们讨论一下。

好了,你想问多出来的费用怎么办?

对方很爽快,没事,晚点再补一个合同就行。

然后,工程做到一半了,你觉得按照进度可以去要钱了,突然,工地上来两个白帽子,噢,审计来了。

审计看完了现场,说要扣钱,跟原来方案不一致,你说这是领导要求的,审计说合同上写了吗?一切按合同办事。

你赶紧去补合同,大领导很好说话,没为难你,合同拿到手了,但审计看了看,说这里不合理,得砍2万,那里材料用多了,得砍3万。

你有点晕,说不是一切按合同办事吗?

审计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你,说我们就是来审计合同的正确性、合规性、效益性,你不达标就是审计不通过,金额达标才能过审计。

然后,你算了一下,不包含改动的成本,原来100万的造价还要砍到90万才合规。

为这个事再去找大领导,你觉得不太好,你准备认栽,亏本把工程做完,把施工队、材料商的钱全部付清了,然后,你猜怎么着?

你的工程款压根结不了。

你去问发包商,发包商说甲方没给我钱,我怎么给你钱?

你好不容易找到甲方,找领导,甲方说钱早就给了,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你又去找发包商,发包商说我真没收到钱,来回踢球之后,你想去找证据,发现项目完毕了,团队解散了,人都找不到了。

好了,来回拉扯几年,你打算撕破脸不干了,大不了以后不做这一行也要把钱要回来,想了各种办法,对方也承认确实之前欠了钱。

但是,这是上一任领导留下的烂摊子,你得去找他啊,我们刚开展工作,什么都不知道,你不能拿上一任的事来妨碍现任的工作,去走正规、合理的渠道,要不然就是“恶意讨薪”了。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朋友过去亲身经历、看到的例子,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朋友说上次吃饭,还有一位同行被欠了800多万十多年了,至今不敢过分要,因为后面的项目还得求人给。

我就奇怪,怎么你就没碰到这种事?

朋友抿了一口茶说,没有全身而退的把握,就不要躬身入局。

当然,我解释一下什么叫“全身而退”。

这位朋友本身就在这个垄断部门干了几十年,做到了工程部的领导,因为仕途不顺,再往上没什么戏了,自己干脆辞职跳出来接工程。

因为对这一类工程技术的熟悉,特别是对甲方需求的熟悉,加上一些老朋友还在,他顺利拿到了不少订单。

即使遇到了审计、回款的难题,他也知道去找哪些关键人物,平常怎么去打交道,所以,他没有被拖欠过。

那为什么还要全身而退呢?

一方面是他到了退休的年纪。(他的老朋友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就是今天的项目审核、招标越来越正规。

原来有关系好做事,现在有关系还要避嫌,要靠自己的能力,不光是专业能力、技术能力,更要靠营销能力去拓展更多的客户和订单,而不是只盯着某一类项目去做。

04

对我们今天很多企业来说,不管是做B端生意,还是做G端的生意,我们本身需要去改变自己在营销上的“路径依赖”。

如果真正想做长久的生意,就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去按照以前传统的方法,靠喝酒,靠人情、靠关系去争取生意。

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能够获得的客户数量有限、渠道有限,自己基本上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即使对方提出价格和账期不合理的要求,为了达成合作,你也必须委屈接受。

但我想,商业上的自由,一方面来自于主动和被动的关系,你去找别人,你就是被动的一方,别人有需要来找你,你就能提出自己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来自于有更多的选择,你有足够多的客户来源,每一天有二十个、三十个来找你询盘,有稳定的营销体系,你就不会害怕别人不给你订单,也不会去接受那些不合理的条件。

就像我在单仁牛商课程上所讲的“销售做加法,市场做减法,先做加法,后做减法”,一定要运用好全网矩阵营销的独特方法,从企业本身的能力画布出发,找到自己所服务的精准对象,进一步延伸自己的应用场景和能力,真正去做专做精。

中国是一个庞大、广泛的市场,依然存在着很多优质客户的机会,需要我们迈过巨大的信息差去接触,去挖掘他们,做真正能让双方幸福的生意。

同时,我也特别提醒各位抓住窗口期,拿回欠款。

其实,想要真正提高民营企业的地位,不在口号上,而在行动上,要重视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欠款问题。

把货币投放到债务体系当中,让被欠钱的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可以去采购,可以去接单,继续保持运转,才有可能带动社会经济增长和就业率,真正去建设社会的“信用体系”。

最后,我特别希望我们的企业家,不用以后去小心翼翼的接项目,还要反思自己“做错了”什么。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0

科技不单仁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