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后:首个汉口警察总局设立始末

红色潮看历史 2024-04-04 01:28:10

原创:彭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廷惊恐异常,急忙命令陆军大臣荫昌迅速赶赴湖北扑灭革命,所有湖北各军及赴援军队均任其节制,并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海军和长江水师迅速开往武汉江面前往助攻。与此同时,湖北军政府也积极扩军备战,来自各地的学生、工人、农民踊跃投军,商界也慷慨支持,使军政府在不到5天的时间内扩建成4个协约2万人的民军队伍。从1911年10月18日开始,双方展开激战。10月27日,袁世凯以钦差大臣身份换掉荫昌,统领北洋军及湖北清军以及长江清兵水师,全盘掌控兵权,介入湖北战局。10月28日,黄兴由香港经上海乘船来武昌,参与民军战斗指挥。清军大举进攻汉口,因革命军顽强抵抗,决定放火焚烧汉口,十里商街,烟焰蔽天,尽化为灰烬。11月1日,清军占领汉口,民军退守汉阳、武昌。11月9日,黄兴致函袁世凯,呼吁袁拥护共和。在信中并以中国之拿破仑、华盛顿相期许。11月10日,刘承恩、蔡廷干奉袁世凯令至武昌与黎元洪等接谈。11月27日,清军占领汉阳。同日,黄兴等离汉赴沪。11月26日至12月1日期间,汉口英国总领事葛福秉承英公使的指令,派人从汉口到武昌,在清政府和军政府之间、在袁世凯与起义的革命军代表人物之间往来磋商,酝酿、商讨着南北停战议和的事宜。12月1日,英人盘恩至武昌,与蒋翊武、吴兆麟接洽签订停战协议。同日,黎元洪都督发布停战三日命令。12月4日,又发布两军续行停战五日的命令。之后,大体都基本处于停战状态,没有发生大的战斗。

为抗击清军、捍卫共和,成千上万的人在阳夏之战中牺牲。因汉口旧称夏口,这次战役被称为“阳夏战争”。从10月18日至11月27日止,历时41天的“阳夏保卫战”是辛亥革命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阳夏保卫战虽然以民军失败而告终,但它将清军主力死死地拖在湖北,为革命的最后胜利争取了时间。在这四十一天里,南方各省的革命党人乘清军兵力空虚之际,纷纷在南方各省发动起义,关内十八省,除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外,都相继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统治。最终,革命军与清政府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在停战议和期间,一日黎元洪召集军政府人员会议,会上大家在议论中一致认为:“和议之局,暗礁甚多,虽据停战条件,清军撤退汉口百里以外,然仍保留占领之权,设官置警,一如旧观,并留小数部队,扼要据守,倘和议破裂,清军利用铁路,大军不难立至,终非我军之利,宜占以机先,先收复汉口。”这项提议受到黎元洪的认可和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大家推举徐声金为夏口知事,预为布置。徐声金(1874-1958),字兰于,号难愚,湖北天门干驿镇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秀才。1904年春,考入湖北两湖师范学堂,1905年秋毕业,以名列第二的成绩,选送日本官费留学,先后入宏文书院及日本大学法科就读,1910年毕业归国,致力于法政教育事业,先后任教于湖北省江汉法政、公立法政、私立法政及法官养成所等校。武昌起义,徐声金积极参加,除负责维持各法政学校秩序之外,并参与机要事务。1911年10月25日,被任命为湖北军政府编制部副部长,主持部中例行公事。

徐声金

徐声金接任夏口知事(1912年1月17日,改夏口厅为夏口县)一职后认为:汉口被清军一场大火烧为一片焦土,并且还驻扎着清军部分人马,这件事不是他这个一介书生所能胜任得了的。况且汉口这边中外杂处,市场纷乱,如果没有赋予警察权也不能有所作为。根据《鄂省暂行府县知事任免章程》第五条的规定,本身知事的职务其中就包括关于警察事项。于是,提议设立汉口警察总局,徐声金由知事并兼汉口警察总局总办一职。同时推举军事参议官胡祖舜为汉口警察总局帮办,协同办理。胡祖舜(1885-1948),亦名恢汉,字玉斋,号韶仿,湖北嘉鱼人。1908年投新军。1909年加入共进会。武昌起义后,任湖北省政府参议、辎重二营管带。

胡祖舜

徐声金和胡祖舜受职之后,一起渡江到汉口,借歆生路英租界嘉宾酒楼三层楼,秘密邀请汉口商会的李紫云、蔡辅卿等人前来商议对策。李紫云时任汉口商会总理,武昌首义之时李紫云联合蔡辅卿、韦应南、刘歆生、刘子敬、万昭度以及宋炜臣等32名商会董事联名发起“国民捐”,提出“有勇力者当以身从戎,无勇力者即任以财助饷”的号召。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先以步兵一标,乘夜间清军警不备之时潜渡汉口,伪装成商团,占领指定的路线以及清军警的驻点。这个计划上报黎元洪之后得到许可。次日晚,徐声金、胡祖舜等人便按计划行事。面对突然的袭击,一时之间清廷所派驻的军警全部缴了械,逃跑者少而归降者多。其余的清廷官员大多离去。原阳夏警务处总办金汝梁,愿意输忱效力。徐声金接受其请求,委以任用。一切办理妥当之后,徐声金在原签捐局设立县署警局。胡祖舜则驻扎在观音堂之营造公所。

虽然已经停战,但当时汉口的市场一片萧条,宵小之徒充斥。如果不设置相应的机构进行治理,很难达到效果。徐声金于是禀报都督黎元洪,拟设置上中下三局,各局置局长一人,直隶于总帮办之下。于是,军政府令胡祖舜兼任上局局长,派参谋黄中瓒(字瑟轩,湖北来凤人)、刘长庚(生平不详)分任中、下局局长。金汝梁既已输忱,划华景街以下一段为后局,以金汝梁为局长。各局担负辖区内清除道路、招抚流亡、复兴商场、缉捕盗贼的责任以及解决财产纠纷等问题。至此,汉口一时人心大定,离汉商民逐渐复业,市面赖以安定。此外,各警察局还执行军政府的其他有关禁令。如禁止洋烟、禁蓄辫缠足等。对于剪辫子一事,“遵令剪去者固多,意存观望者,亦所在多有”。为了落实这项禁令,一方面制发国民执照,交保安总社转发各分社,劝令商民一律剪发,听从者给予执照一张,以免出入城门时,受到军警盘诘。一方面因规定不剪发要按违制论处,严令警士干涉,勒令剪去。一时之间剪发收效甚大,按当时的说法是“未及三日,武汉之头颅一新。”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夏口县知事兼汉口警察局总办的徐声金和帮办胡祖舜都相继离开了汉口警察总局。徐声金这位夏口厅改夏口县的首任知事,也是武昌起义后汉口警察总局的首任局长,在辞去了知事和总办职务之后,继续从事他的法政教育事业。史料反映“湖北旧时司法人员,大都出其门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