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训⑧|多跑30公里,真的有用?

九八跑起来 2024-01-31 17:56:04

临近春节,天气越来越冷,许多地区的温度降到零下10几度,此阶段进行户外运动,非常考人的意志品质,这也是冬训的价值和魅力,苦中作乐,练中求提升,赛中盼新高。

谈到冬训课表,连续两届奥运会马拉松前六名,三次田径世锦赛前六,马拉松世界冠军辽宁名将朱晓琳谈到:冬训的课表负荷还是很大的,几乎每周都有超长距离的有氧课。

​不过,最怕的就是周六(间歇训练)和周日(长距离)背靠背专项课。背靠背强度课会比较辛苦,但是训练效果确实很好,特别是长距离训练课的质量,是我们开春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这些训练方法也是老一辈教练们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大众跑者(全马251)老赵谈到:北方的冬天,寒风刺骨,遇到零下的天气,最纠结的是走出家门,每次训练需要做各种思想斗争和心理暗示。

冬天跑步,短距离间歇训练总是跑不起来,或许是太冷的原因,肌肉比较紧,关节也比较硬。所以,我的冬天训练重点还是抓长距离训练,基本每周一次30公里+。相比于间歇训练的刺激,长距离课表温和了很多,如果能结对配速相当的人一起跑,还是很舒服的。当然,得诚信按照预期配速跑啊,就怕越跑越快,最后变成PK大战。

前中国男子马拉松国家纪录保持者(1986年北京马拉松创造2小时13分15秒国家纪录),三届伦敦马拉松特邀选手,四届全国田径锦标赛马拉松冠军,1986年香港马拉松男子全程冠军,山东名将朱树春指导谈到:训练的最终导向是为了让运动员适应和应对比赛节奏和强度。因此,训练的内容和计划安排,都就要围绕着比赛项目特点来实施。

​对于42.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全程高配速跑完,无论是跑量,还是强度都要具备,特别是接近于全程马拉松比赛距离的30公里+长距离,应是运动员日常训练中采取最多的专项训练内容。

常跑30公里长距离,甚至40公里,可以让运动员机体(心脏、肌肉等)慢慢适应长时间工作的能力,也可以培养运动员长距离节奏感(步幅、步频、呼吸等)。

​本人在日本训练期间,见证了80年代日本国家队隔天一个40公里的大负荷训练模式,这也是日本马拉松早期就登顶世界之巅的主要训练手段。

​此外,日本人跑间歇训练时的运动负荷也很大。例如:10个2000米,5个5000米等。所以,大跑量和重视长距离训练依然是马拉松训练关注的焦点。

2001年北京马拉松男子全程亚军(2小时10分25秒),中国男子10000米(28分18秒66)青年纪录保持者,辽宁名将李爱国指导谈到:马拉松项目,坚持长距离训练是必须要的,不然怎么去应对那么高的比赛强度。

​通常,根据训练目的、训练强度和训练时机,30公里长距离类型可分为低强度类型、中强度类型,高强度(变速)类型等。不同类型的30公里,有着不同的训练目的。

​通常,在周期训练和高原训练时,采取最多的类型是中强度类型,差不多就是有氧强度类型。这种类型可以保持更长的跑步时长,能促进心肺功能的有效提升,相对于高强度类型,中等强度训练后,身体恢复也快。

当然,临近比赛时(赛前2个月),教练会让我们慢慢适应高强度(变速)类型。例如:按照比赛的要求,全力去跑好这堂训练课,教练甚至会安排一些小队员在训练中捣乱,让他们扮演“兔子”和“竞争对手”,从而扰乱我们的匀速跑节奏,培养我们的技战术能力,达到实战比赛效果。

​毕竟,对于职业运动员,运动能力要有,技战术意识也有要,两者都是决定运动员比赛走势的关键。当然,对于大众跑者,或许技战术要求没有那么强,因此,多进行长距离训练,培养匀速跑的能力基本就够了。

0 阅读:1

九八跑起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