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8月的一天,国务院各省市驻京联办的一个办公室里,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戴宏接起电话,听到是门口值班室的通知,说有位访客想见她和她丈夫蔡捷。
戴宏建议,直接询问对方的姓名、工作单位以及来自哪里。
门卫告诉我,尽管他再三询问,对方始终不肯透露任何信息,也拒绝填写访客登记表。无论他如何劝说,那人就是执意要见你们。这让门卫感到十分为难。
戴宏和蔡捷觉得挺纳闷,既然是熟人,干嘛还遮遮掩掩不肯报上名来?他们实在想不通,到底是谁这么神神秘秘地登门拜访。
出于谨慎考虑,蔡捷决定先跟他接触一下,至少听听他说话的语气也好。
"麻烦门卫喊那位同志过来接电话,我直接和他沟通一下。"
“是我啊,你们不会把我忘了吧?”电话那头的声音听起来挺熟,可一下子又说不准是谁。蔡捷接了电话,转头对戴宏说:“这声音不像是最近听过的,但感觉挺熟悉,应该不是陌生人。”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这位不速之客忍不住再次开口:“你们还没猜到吗?我是六纵的人。”
戴宏突然恍然大悟,赶紧回应道:“哦!我明白了!我认出你了!请稍等片刻,我们马上到!”
戴宏挂断电话后,立刻对蔡捷说道:"我已经猜到是谁了,十有八九是王司令。咱们赶紧下楼去接他上来吧。"
蔡捷听到王司令到访的消息,感到有些意外。这位王司令就是王近山,两人曾在六纵共事,关系还算不错。不过自从1949年解放后,他们之间的联系就逐渐减少,已经很久没见过面了。蔡捷作为王近山的老部下,一时间也想不通他为什么会突然来找自己。
王近山堪称将军中的佼佼者。15岁时,他加入了徐向前率领的红军部队。徐向前以严格著称,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在战况最紧张的时刻,士兵们总能见到他在前线沉着指挥。
徐向前在危急时刻展现出的镇定自若,深深感染了身边的战友。受其影响,王近山逐渐从一名普通士兵蜕变为具有卓越胆略的指挥官。
1935年,在四川江油县南部的一场激战中,红四方面军遭遇敌军增援。当时担任团长的王近山亲率部队冲锋陷阵,战斗中不幸头部负伤。这场战斗异常激烈,王近山身先士卒,最终在战场上挂彩。
王近山负伤后被战友用担架送至后方休养。得知前线战况紧急,正在养伤的王近山不顾医生劝阻,执意要返回战场。他强忍伤痛,躺在担架上被抬往前线,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仍坚持指挥部队作战。徐向前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寻找王近山的下落。
对王近山来说,战场的胜利远比他个人的生死更为重要。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多次为了确保战斗的成功而置自身安危于不顾。
王近山不仅具备自我牺牲的勇气,更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主动出击寻找战机消灭敌人。他善于把握战局,在紧要关头果断决策,带领部队创造有利条件打击对手。这种敢于担当、善于谋略的作战风格,使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成为我军著名的常胜将军。
王近山在战场上的无畏风格极为罕见,这种独特的胆识让他在军中赢得了“王疯子”的称号。他的行事作风与常人不同,敢于冒险,不畏艰险,这种特质在部队中极为少见,因此同僚们用这个绰号来形容他的作战风格。
蔡捷记忆中,王近山总是英姿飒爽,笔挺的军装让他显得格外有军人风范。但现在站在他们面前的王近山,却完全变了个样。
王近山当时身着简单的便服,显得整洁而低调。相比往日的意气风发,他的神态中多了一丝平和与从容。
"王司令,好久不见,最近过得怎么样?" 蔡捷关切地询问。
王近山轻轻点头,语气平和且直率:“还不错,我现在算是彻底回归田园生活了。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已经掌握了种植技术,连葡萄嫁接都学会了。对了,农场里的苹果快成熟了,你们这些老朋友可得帮我多宣传宣传啊。”
蔡捷和戴宏听到王近山的表态,心里稍微放松了些。之前他们也曾听说有关王近山职务调整的传闻。
王司令,听说农场那边的环境挺差的?好像只有两间特别小的屋子,地面还坑坑洼洼的,厕所也是公用的。您这身体能吃得消吗?
这点困难不算什么,现在的环境比从前好多了。我腿脚本来就不方便,但这个小屋里的不平地面,反倒让我走起来比在平地上更稳当。
"领导,您有啥需求尽管提,只要咱们能办到的,绝对不推辞!"蔡捷热情地表示。
我这次来的目的有两个。首先,我想亲自确认一下你们的近况如何。其次,我确实有一件事需要你们的协助。
“有事直接讲,别整那些虚的!”
我遇到个麻烦事儿,以前在北京工作的时候,看病都是去北京医院。可现在各个医院的医疗证都更新了,我这边找不到地方更换新的证件,导致现在医院不给我看病。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请求你们帮忙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给通融一下。
蔡捷夫妇得知王近山将军的处境后,心中十分沉重。这位曾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如今连看病都要托关系,实在令人心寒。他们不禁感慨,为何一位为国家付出如此多的老首长,竟会落得如此境地?
蔡家夫妇满怀感慨地对王司令说道:“王司令,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您在我们心中始终是最受敬重的老领导。当前您最要紧的是把身体调养好,别的事情不必操心。关于您的就医问题,我和戴宏会立刻与河南驻京办事处沟通,您尽管放心,只要是与您相关的事,我们一定第一时间处理!”
蔡捷的话让王近山心情复杂,他现在的处境大不如前,职位被降,一时之间感到茫然无措。
在医疗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后,王近山向蔡捷夫妇提出了另一个想法:"这次来北京机会难得,除了看病,我还想拜访谢觉哉先生,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下见面?"
蔡捷对此感到有些棘手,他表示:"见他不难,但真要见面,得事先安排好才行。"
王近山表示:"我存了他的号码,但不知道怎么联系他。"
王近山话音刚落,蔡捷便忍不住笑出声来,他调侃道:“你都当上首长了,怎么连这些事都搞不定?”
蔡捷话音未落,就察觉到自己的调侃可能不太恰当。王近山略显局促地笑了笑,回应道:"确实如此,这些事以后我得好好学着做。"
蔡捷并非有意冒犯,他本意只是想活跃气氛。但看到王近山神情严肃,他立刻意识到玩笑不合时宜,随即正色为老首长联系谢觉哉处理事务。
蔡捷回来后,向王近山传达了消息:“王老,刚才王定国女士接了电话。她请您在这儿稍等,马上安排车来接您。”
尽管王近山尚未重返岗位,昔日的同僚和战友们对他的支持与关怀却一如既往。这份情谊如同寒冬中的一缕阳光,给予王近山深深的慰藉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