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混配肥料可提高效率,但某些肥料混合会导致化学反应,造成养分流失或有效性降低。以下是常见不宜混用的肥料组合及其原因:

一、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常见肥料:硫酸铵、碳酸氢铵(铵态氮) + 草木灰、石灰、钙镁磷肥(碱性)。原因:碱性环境下,铵态氮(NH₄⁺)转化为氨气(NH₃)挥发,导致氮素损失。示例:- 碳酸氢铵 + 草木灰 → 氮素大量挥发。- 硫酸铵 + 石灰 → 生成硫酸钙沉淀,并释放氨气。二、水溶性磷肥与碱性肥料常见肥料:过磷酸钙(含磷酸一钙) + 草木灰、石灰等。原因:碱性条件下,水溶性磷(H₂PO₄⁻)转化为难溶的磷酸三钙(Ca₃(PO₄)₂),降低磷有效性。注意:若需改良酸性土壤,建议先施石灰,间隔7-10天再施磷肥。三、硝态氮肥与酸性肥料/未腐熟有机肥常见肥料:硝酸铵、硝酸钠(硝态氮) + 过磷酸钙(酸性)或未腐熟粪肥。原因:- 酸性条件下,硝态氮(NO₃⁻)易分解为氮氧化物(NOₓ)逸失。- 未腐熟有机肥分解时产生有机酸,加剧硝态氮分解。

四、尿素与碱性肥料常见组合:尿素 + 草木灰、石灰等。原因:尿素需在土壤中转化为铵态氮后被吸收,碱性环境会加速尿素水解,增加氨挥发风险,尤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五、微量元素肥与碱性肥料常见组合:硫酸亚铁、硫酸锌(微肥) + 钙镁磷肥、草木灰等。原因:碱性条件下,微量元素(如Fe²⁺、Zn²⁺)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失去有效性。六、生物菌肥与杀菌剂/高浓度化肥常见组合:根瘤菌肥、EM菌剂 + 杀菌剂(如多菌灵)或高浓度化肥(如尿素)。原因:杀菌剂直接杀死有益微生物,高盐环境抑制菌群活性。七、其他需注意的组合过磷酸钙 + 碳酸氢铵:混合后易吸湿结块,同时促进氨挥发。未腐熟有机肥 + 硝态氮肥:有机酸加速硝态氮分解,导致脱氮损失。尿素 + 过磷酸钙:若比例不当,生成磷酸二铵,吸湿性增强,不利施用。科学混肥建议酸碱分离:酸性肥与碱性肥避免直接混合,可间隔数日施用。物理性质匹配:避免混合后吸湿结块的组合(如尿素与硝酸铵)。分阶段施用:速效肥与缓效肥搭配时,错开施用时间。预先小试:混合前取少量测试是否结块、产热或产生气体。
正确混肥可提升肥效,但需遵循化学兼容性原则。不确定时,建议参考肥料说明书或咨询农技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