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如其人,人生如画,如果说画如其人,韩健刚的画,纯真之中,充盈着丰厚的内蕴,含蓄之中,又弥漫着澎湃的张力,如果说人生如画,韩健刚拥有一个清净、厚重、睿智、阔达交相辉映的魅力人生,孕育着质地洁美的品格,洋溢着超迈横溢的才情,还带着激情四射的活力。
放眼当代画坛,能山水者,多不能人物、花鸟,能人物者,多不能花鸟、山水,或其它。韩健刚精山水,通花鸟,更擅长人物,题材众多,内容丰富,而且,讲究气韵生动,注重笔墨意趣,追究入形取神,那惟妙惟肖的古圣先贤、当代人物;那搜妙创真的飞瀑流泉、江山浩荡;还有那应物象形的汀花野草、蓬荷游鱼、梅兰竹菊,一笔一墨都彰显着融会贯通的能力,一处色彩的叠加,一抹微妙的笔触,也都彰显着娴熟的艺术表现力,显然,这是造型、色彩、光影、透视等等新时代艺术表现技法百炼成钢的锻造过程,也是人生感悟、艺术真谛、处世哲学的结晶,凝聚着一生的艺术修为。
韩建刚,艺名:韩健刚,1963年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自幼习画,小学期间,受邓靖华影响,痴迷于画,初中暑期,在县文化馆刘志清的指导中,学习素描、色彩,后来,先后担任舞台美术、工艺玻璃设计,200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人物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师承王大鹏、周彦生、方楚雄、张彦等名家,现为中国美协会员。
60年代出生的人,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心中热血沸腾,精神意气风发,当把这种生活状态转入绘画之中则是传统辉映着现代,东方神韵交融着西方风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韩健刚就是这个队伍中佼佼者之一,所不同的是:韩健刚做过舞台美术、工艺玻璃设计,师承著名人物画家王大鹏精研人物画创作,授业著名花鸟画家方楚雄、周彦生,深研花鸟,又跟随著名山水画家张彦学习山水。做设计,韩健刚既要有各种艺术元素统合一体,融成精妙的能力,又要有放眼世界的艺术视野,以及捕捉游离于各个领域艺术胎息的敏锐。师承学院派诸名家,韩健刚则对笔墨、色彩、光影、造型等新时代艺术表现技法进行过系统而严谨地训练,朝夕笔墨,夜以丹青,摸爬滚打,勤学苦练,他练就了扎实而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同时,积年穿梭于人物、花鸟、山水互相融通的领域,他有着很多单一画家所想却没有的实践艺术经历,在实践中,手摩心追,苦心求索,他形成了多种艺术形式、艺术元素熔铸一体的独特思辨。所以,当韩健刚一旦付诸于行动,便如生命能量的爆发,充溢着一股喷薄而出的气势,张力四射,力量感十足,叩击着观者的情绪,引起共鸣,激发着观众的审美本能。
《伴侣》 143x169cm 2011年 《金秋》 145x196cm 2010年
韩健刚作品《海滨之春》入选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创新奖,其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郑州美术馆等地展出;作品《瓜田佳话》获天门市建党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银奖;《吃亏是福》获天门市“冠蓝杯”书画作品展金奖;《南风》获天门市“状元杯”美术作品展金奖;《伴侣》获天门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君佳陆羽华府杯”美术作品展金奖;《金秋》获广东省第十届美术书法摄影联展铜奖;……韩健刚曾应邀参加“国花杯”“第二届”中国书法美术家艺术精品展笔会;应邀出访孟加拉举行世纪艺术巡回展;应邀参加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及陆羽茶经研究中心书画展,其中九幅作品获特等奖,并全部捐赠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中心;他还应邀参加第15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作品《千里江山图》玻璃工艺国画被上海锦江饭店收藏;作品《普渡众生图》玻璃工艺浮雕被香港大雄宝殿收藏;作品《羊城印象》被广州市顺峰山庄收藏;作品《版纳风情》被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收藏;作品《陆羽品茗图》《佳茗奉客图》等九幅均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中心收藏,韩健刚现为湖北省天门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天门市书画家研究会副会长、东方美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广州岭南国画院副秘书长、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教授,中国泰山华桥书画院副院长。
一切荣誉都是对实力派韩健刚真诚地游刃于绘画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褒奖,也是对一位陶醉在精神世界之中的艺术家,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所给予的最佳肯定。
有学者这样描述莫奈:“当确立以色彩作为描绘自然的手段,他便如一位举起屠刀的国王,肆无忌惮地挥洒着自己的情绪”。套用这位学者的观点加以引申:“当韩健刚确立用艺术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时,他便如一位超然物外的高士,沉浸在艺术的家园里,修德悟道,安顿性灵,让笔墨丹青成为情感的归依,成为精神往来于天地之间的道场”。
之所以这样描述,因为,韩健刚确实像莫奈一样“驾驭大自然,而不是奴隶于眼中的世界”。韩健刚画的人物、山水、花草,无不是面对生活,面对自然,触景生情,功期造化,创意自我,而进行情景合一的酝酿,同时,在韩健刚的艺术世界里,也确实凝集着精神情感与艺术真谛的双重叠加,凝聚着生活感悟带来的点滴汇聚,这种生活感悟虽是点滴的集结,却显得很纯真、很纯粹。
比如,韩健刚画的《伴侣》《最美的守护者》《金秋》《丽日荷风》等等现实主义题材的人物画作品,无不源于生活中,而高于生活。韩健刚凭借着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想象,借助平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事件、人物,进行归纳、提炼,然后,以现实人物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皆入画的方式,从小处着笔,在大处赋予文化理念、艺术内涵,以及情感承载,描绘了一处处鲜活的生活场景,诠释出一幅幅有生活、有情感、有灵魂的艺术精品,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鸳鸯岛》 180x68cm 2022年 《祥云图》 138x68cm 2022年
这些作品从写实主义出发,既注重表情达意,关照内心,又升华了主题,同时,也关注到了艺术形式和语言的新颖性。韩健刚善于把水墨意趣、光影透视、笔性笔意、结构造型等表现元素结合在一起,让光影、结构和笔墨、笔性更好地为所表现的人物服务。在造型方面,他能精准地表达人物的神形,并融进花鸟画的“骨法用笔”,比如以高质量线条表现人物的轮廓结构,以笔墨的轻重、缓急、虚实、浓淡构建人物的体积和块面等等。在场景方面,韩健刚则喜欢以山水画的意境衬托画面,尤其对群体人物的形象的表达,更是渲染出一种独特的笔墨韵味,让作品因不一样的创作理念、不一样的艺术语言、不一样的表达主题而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感官,既不同于照相机似的情景再现,更不同于为艺术而艺术的概念主义。
除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韩健刚还创作了一些古代人物、先儒圣贤等。这些作品无不以精准的造型为基础,兼以妙趣横生的笔墨趣味而形成独具一品的艺术形态。可是,在最大限度地发挥笔墨趣味之时,他却不像很多画家那样为了笔墨而笔墨,为了写意而写意,而是,把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作为艺术本体,辅以笔情墨趣作为情感的抒发,让艺术高度辉映着学术深度去体现着笔墨的神采,从而让人物的性格更加栩栩如生。虽然画的古人,却结合着当代大众的审美精神,让作品既表达了古人的神韵,又契合了当代大众的审美情趣。
再看他的画的山水,远望似若不离座外,近观又如千里之远,万里水乡出其秀,千里山川能夺真。烟江绝胜、岚清幽谷、江水浩渺、山石迷离,有着南方山水的温润蕴藉,山峦重叠、林木劲韧,峰峦峭拔、深岩巨壑,又带着北方山水的浑厚雄强。南方山水与北方山水融为一体,互生其妙,写山真骨,与山争神,面对画面如身临其境,清旷的境界,静穆的格调,洋溢着诗意,带着装饰性,引人入胜,让人流连。最为称道的是,韩健刚一山一个风采,一水一个样式,不雷同,不套用传统程式,不落入古人窠臼,而是以眼中的真实,绘出心中的意境,让江山如画,却比真山真水还要感人。从中体现出对自然山水游刃有余的艺术表现手法,又彰显着兼收并览,广益博考的融会能力。
《花鸟四条屏》 100x25cm 2022年《乐山大佛》 180x68cm 2022年
即便韩健刚的花鸟也都是从自然界出发,从生活中走来,却是对自然物象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比如在《池面风韵》《行云图》《空谷甘泉幽香》等等作品中,韩健刚绝不刻意于工笔画式的制作,也不是复印机式地复制,而是讲求真实风、自然味,不装巧取,却能笔简意妙,意在自然,却能神妙如动,韵味天成。韩健刚总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和心灵感受生活,从传统笔墨意趣走向自然、走向了田野,在自然之中直接捕捉“画外意”与“意外妙”,他画的一幅幅悠游自在的鲤鱼,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他画的梅兰竹菊,灵动自然,气韵飘举;他画的一束束山花野草,清远雅致,意趣皆真。这些作品既保持了新鲜强烈的“览物所得”,又以所养所崇,升华了境界,既把古人的特点继承下来,又比之古人更强调了花鸟与其生存空间的关联,其形式美感更加强烈,艺术造型更加鲜活,画面更加富有张力。
韩健刚之所以擅长多种创作风格,一方面源于对各种艺术元素的借鉴与汲取,包括中西方传统与当代艺术;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深入学习,比如哲学观、美术史等。可是,任何引起瞩目的艺术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积年苦修的过程,纵览韩健刚的艺术更是如此,几十年以来,从青少年时期就痴迷绘画到从事设计专业而游走于各个领域,从痛下决心在艺术之中实现理想到广州美院系统学习再到功成名就而引起众人关注,韩健刚在山重水复之中,迷茫过、挣扎过,也在柳暗花明之中,畅然过、喜悦过,有时,为答疑解惑,他深研历代名家经典,废寝忘食,甚至夜不能寐,有时,为解决一个构图、一个造型、一个线条、一个笔法,他“深入生活、对景写生”,师古、师心、师造化,朝夕笔耕,苦心孤诣。正是在这样积学厚养的过程中,韩健刚才练就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才在多彩的艺术世界里诠释出靓丽人生,所以,韩健刚收获了别样的魅力,也在情理之中。
(文/桑干)
文章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