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固态电池概念持续火热。
先是上汽智己L6于4月8日正式亮相。

智己L6搭载了行业首款“超快充固态电池”,引领新能源汽车进入“固态电池时代”。
随后,太蓝新能源宣布成功研发出了全球首块能量密度高达720Wh/kg的全固态电池。

4月9日,广汽埃安旗下昊铂品牌宣布,将于4月12日发布昊铂“全固态”电池。
内卷不断的新能源汽车,这次终于卷到了固态电池上。
固态电池绝对是个大题材。
它一定会成为新能源车智能座舱后的又一个风口。
因为固态电池是当前解决用户里程焦虑、补能焦虑和电池安全顾虑的最佳方案。
虽然固态电池还存在制造成本高、界面阻抗大的缺点。

液态与固态对比图
相信随着技术的迭代和产线优化,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从组成部分来看,传统锂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构成,正负极和隔膜均浸泡在液态电解液中。固态电池是将电解液替换为固态电池质。
根据业内测算,固态电池的负极和电解质占整个电池成本的3/4左右。
可见,固态电池的关键就在电池负极和电解质。
大A中布局固态电解质的并不多。
具体可见下表:

布局固态电解质的上市公司
未来固态电池的龙头必从上表中产生。
以上为个人见解,请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