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圈看到,牡丹花开了。都说“谷雨三天看牡丹”,这才刚过了清明,牡丹就开了。为何?不管它为什么早开,总得去看一次牡丹吧。
为了不与外地的游客扎堆,七点不到我们就进入瘦西湖。担心二十四桥与落帆栈道处会拥挤,选择从南门进,从五亭桥过河。因为能想象到,就算不是双休与清明小长假,烟花三月的扬州,也是游人如织。
其实,本地人都知道,逛瘦西湖正确地打开方式,就应该从南门进来,迤逦前行。晨练的扬州人,正往外走。往里走的人也不少。散客为主。旅游团至少要吃过早饭才会进来。虽然垂丝海棠已谢幕殆尽,桃红柳绿的美,却正当时。
这几年逛瘦西湖,大多数从西门进出,应季走南门,更少。进了大门抬头远看,嫩绿的柳丝,在风中摇来晃去。每一次摇动,都会散发出大量柳絮。这就是诗人笔下如烟似雾的烟花雨。它们飘动着,带了寻求让生命扎根的愿望。对每天上下班的人来说,这样的烟花很不舒服。过敏,它是源头之一。
桃花,不全是红色。寿星桃便是白色。红色与红色,也是千差万别。今年看到很多绯桃。绯桃的花,大红色。花瓣却不是如常见的那样,而是有点像羽。花朵比之一般的碧桃,大了不少。洒金碧桃与五色碧桃,这条路上也很多。都说扬州的网红桃花在汉陵苑那边。其实到瘦西湖走一走,洒金碧桃多了去了。
间或,一两株金黄色的花儿,在红与绿之间显摆。这是一种叫做重瓣棠棣的花。最早识得棠棣花的名字,来自邓丽君的歌曲,以为离我们很远。却不知道,每年春天都有见到。过了桃花坞,从徐园边上左拐。这边的人少了。被我誉为瘦西湖最美厕所门前的紫藤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紫色的风铃。紫藤花的芳香,彻底掩去了厕所的味道。不,瘦西湖的厕所,是没有异味的。这是“5A”的必须。
闲话少说,去看牡丹。今年花开得早。琼花都基本过了最盛,属于春天的最后的花,便是牡丹了。接下来的木香、蔷薇与芍药,都是夏花。或者,叫送春花。
熟门熟路地,很快到了万花园。正如我想的一样,这里是姹紫嫣红。相比长堤春柳,这边的桃花似乎已盛极而衰。荷兰的国花,却以绝美的容颜,欢欢喜喜在瘦西湖落户。多少年前,为了看郁金香,都是骑着自行车在混行道上赶往竹西公园。
去了,却不一定能看到。因为花开的时间是大概其,不是具体到某月某日。郁金香确实漂亮,小时候没有看过。不过竹西公园郁金香的颜色比较单一。有的大红,有的娇黄,有的粉白;有的红得水灵灵,有的白得像素娥一片,有的如二娇重逢。种植者苦心夹杂地栽种,尽可能让欣赏的效果好一点。
有一次看到了深紫色的郁金香,非常惊喜。不由想起电影《黑郁金香》。其实,知道郁金香这名字这种花,便于缘于这部电影。在花的世界里,颜色越深越难培育。譬如黑牡丹、黑郁金香、墨荷等。深紫色的郁金香,便是文字中的黑郁金香吧。
后来瘦西湖引进了郁金香,便不再去竹西公园了。不知道现在竹西公园还是否存在,那里的郁金香是否安好!
还没看到牡丹,先看到了郁金香。现在瘦西湖的郁金香,已经颠覆了我对于郁金香最初的认知。单色的郁金香几乎没了。每一朵花都是两三种颜色。他们通过怎样的培育方式,让一朵花期并不长的郁金香,有这样的改变?
簪花亭附近,便是牡丹园。将花王与花相放在一起,有没有混淆视听的意思?好在两种花虽然花型花色大差不差,其实区别挺大:一个有木枝木根,一个柔弱无骨。换言之,它们看上去差不多,但一个是木本植物,一个是宿根植物。即“叶徒相似其实不同”了。
牡丹花,真的开了。不但开了,还过了盛花期。凌晨的一场大雨,夹带大风雷电,惊醒了沉睡的梦中人,让牡丹花零落。好在来的不算太迟,还有很多花儿在枝头顽强地坚守,等着我们去做一次例行的玩赏……
在网上看到,洛阳的牡丹也开了!看来,牡丹花提前盛开,不只是扬州,还有“花开时节动京城”的东都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