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出家后才明白,杀了西门庆、潘金莲,却放过了一个最可恨的人

杰斯微读呀 2025-02-05 11:42:55

生活中,你们认为最可恨的人是什么?

是那些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的恶人;还是助纣为虐,为非作歹的坏人;亦或者是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死活的小人?

武松一开始也想不明白,直到他“众叛亲离”时,才明白这世道的“无情”……

兄弟相遇

武松一生中最危险的时刻,便是他喝了十八碗酒夜过景阳冈;而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在阳谷县偶遇哥哥武大郎。

因为在景阳冈那一次,他是彻底慌了,差一点就葬身虎口。

幸好,他靠着一身武艺,竟然打死了大虎,在景阳冈活了下来,而且还在阳谷县遇到了哥哥——武大郎。

武家兄弟两人,父母去世的早,武大郎便早早的挑起担子,做起了炊饼生意。

可能肩头的担子太重,或者是舍不得自己吃,把吃的都给了兄弟,所以自己长得很矮。

再加上常年围在灶台周围,脸上被熏得又黑又粗糙。

那时候,很多人都笑话他,说像他这样的三寸丁,皮肤还跟谷树皮一样粗糙的人,怎么可能娶上媳妇儿?

为此,武松十分不高兴,因为有了哥哥的照顾,他自幼生的高大威猛,力气惊人。

为了哥哥不受人欺负,他经常与人逞凶斗狠。

有一次,他差点将一名小混混打死,这才逃往外地避祸。

武松没想到,能在阳谷县见到哥哥。

他更想不到的是,哥哥不但在这里生活的很好,还娶了一个漂亮的老婆,名叫潘金莲。

第一次见到嫂嫂时,嫂嫂对他态度也不错。

因为他又是打虎英雄,所以被当地知县重用,成为县中一名都头,每日可以领到俸禄。

有哥哥相伴,嫂嫂对他也不错,还有一份正经工作,再也不用担惊受怕,风吹日晒。

这段日子,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武松不知道的是,现在的“福”要让更大的“祸”来偿还。

时间一久,他从同僚和乡邻的口中得知,原来哥哥武大郎搬到阳谷县并非没有缘故。

因为潘金莲是大户人家的婢女,后来和男主人暧昧不清,被女主人发现后,被赶了出来。

男主人为了泄愤,便将她的卖身契白送给武大郎,让二人成婚。

只不过,两人成婚后,清河县那些小混混都知道潘金莲长得好看,整日骚扰他们。

没有办法,武大郎这才卖掉原来的门庭,带着潘金莲搬到阳谷县,在这里租了一个门店继续做炊饼生意。

虽然武松也怀疑过潘金莲的人品,但他依旧心存侥幸。

希望搬到这里后,嫂嫂能够安下心来,好好跟哥哥过日子吧。

家门之祸

殊不知,武松来到阳谷县这段时期,潘金莲表现出来的“贤惠”都是装出来的。

她对武大郎没那么好,更没想着好好帮丈夫做炊饼生意。

每次等丈夫出门后,她就跑到阁楼上穿上丝绸细锦,涂上胭脂水粉。然后幻想着自己依旧住在大户人家,依旧是那个吃穿不愁,双手不沾阳春水的“侍女”。

只是,楼下灶膛中冒出的柴草味,经常将她拉回现实。

她不想跟着武大郎过一辈子,于是便想主意打到了武松身上。

因为自己这个小叔子盖世无双的打虎英雄,还是阳谷县的大都头,日后前途无限。

如果能够与其发生关系,那她日后也可以做一个都头夫人。

如果是其他人,估计很难经得过这个诱惑。

但是,武松不是一般人。

而他对哥哥的感情也并非兄弟之情,他是武大郎亲手抚养长大的,武大郎对他来说,是亦兄亦父。

所以,他不但言辞拒绝了潘金莲,还将其斥责一番,让其好好跟哥哥过日子。

这时候,武松也看明白了,自己这个嫂嫂根本没变,依旧是乡邻口中那个“不守妇道”的女子。

后来,他接到一起任务,去汴京出差。

在临行之际,他当着哥嫂的面,刻意提及当日之事,想让嫂嫂脸上蒙羞,老老实实跟着哥哥过日子。

只是,他低估了自己这个嫂嫂的厚脸皮程度。

潘金莲觉得,既然事已至此,那她就彻底放开手脚,再也不用顾及“三从四德”。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西门庆相逢了,并且又在王婆的帮助下,勾搭在了一起。

两人做的有多猖狂呢?

每当武大郎挑着扁担出门叫卖时,潘金莲就迫不及待的换上衣服来到王婆茶馆内。

而西门庆早已在此等待多时,王婆就站在门口为两人放风。

时间一久,乡邻怎么能看不出来,只有武大郎一直被蒙在鼓里。

好在有一名叫郓哥的小贩,他在得知此事后便偷偷通知武大郎。

从现在看,这个叫郓哥的简直就是“大好人”,但真是如此吗?

逐利之人

在郓哥的帮助下,武大郎发现了二人之事。

只不过他根本不是西门庆的对手,被一脚踹翻在地,吐出几口鲜血,就此卧床不起。

而此时,潘金莲根本不想救他,甚至希望他死的越快越好。

到那时候,她想找西门庆就找西门庆,想跟着武松就跟着武松,再不济,她还有这个门店和武大郎攒下的数百两银子。

只不过武大郎一直在坚持,他想等自己兄弟从东京赶回来。

潘金莲怎么会让他等到这一天呢,便和王婆商议,将其毒死了。

而武松赶回来了,立马察觉到事情不对,利用自己的职权开始私下调查。

这时候,这个郓哥又出现了,他拿了武松五两银子,为其出庭作证。

可惜,知县不敢惹西门庆。

武松为了给自己哥哥报仇,只得怒杀潘金莲和西门庆,最终获罪遭到流放。

流放前,他觉得这个郓哥是个“仁义”之士,便给他留下十几两银子,让其开店做个买卖。

由此可见,此时的武松依旧对这个世界存在善意。

但他在孟州被张都监利用“亲情”陷害,差点死在飞云浦,后来有被宋江以“兄弟之情”裹挟,投降宋廷导致丢掉一臂。

彻底断绝“世间情欲”,剃发为僧的武松,他这才想起多年前的郓哥。

当年,郓哥就真的那么“仁义”吗?

让我们重新回到阳谷县,看看当时的郓哥到底做了什么。

郓哥刚知道西门庆和潘金莲有关系时,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西门大官人以后开始喝王婆茶水,谁来买我的梨子解渴?

于是,他找到王婆,希望能分一杯羹。

但遭到王婆拒绝后,他这才抱着“鱼死网破”的想法找到武大郎,把这个消息告诉对方。

武大郎让其当自己的帮手,便给了他几贯钱。

但郓哥并没有制止武大郎,因为他想拿到这几贯铜钱,以补贴自己这几日没有卖掉梨子的损失。

为此,他在外面拖住王婆,让武大郎独身闯进去。见武大郎被一脚踹翻后,他掉头就跑,全程置身事外。

而在武松回来后,他也是在拿到钱后才决定说出真相,为其作证。

作为经常卖梨给西门庆的郓哥,难道不知道对方身手了得吗?

在狮子楼,西门庆和武松打斗数个回合,由此可见,武大郎远不是他的对手。

最合理的做法,那就是让武大郎等弟弟归来,然后伺机报仇。

但是郓哥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完全不顾武大郎的死活,让其冒险行事。

最后武大郎死了,他依旧在街头卖梨,完全没有愧疚之心。

如果不是郓哥,武大郎也并不会死。

等武松归来,利用自己的都头身份,有无数种惩戒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方法。

武松也不会因怒杀两人遭到流放,最后沦为草寇,颠沛一生。

0 阅读:0

杰斯微读呀

简介: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年轻时才不致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