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包产到户,一些怀念、向往大集体人,总会拿华西村、南街村、周家庄说事,说这些保持集体经济的的村庄,经济如何发展,村民如何云云,并以此来质疑包产到户的正确性!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村只是全国七十多万个自然村硕果仅存的几个,而且都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一、都有一位强势的、有头脑、有胆识的带头人,靠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早干起来,利用市场经济赚得第一桶金。
二、这些村都有特殊的区位优势、自然条件,靠发展工业起家,然后反哺农业而发展的;而且这种典型的发展无不占据了当地大量的土地、人力、市场等资源,挤压了其它村庄的发展空间,所以即使在当地也无法复制出第二家
三、这些家都是改革开放初期,商品匮乏,市场竞争不激烈的有利条件下,靠带头人过人的胆识抢占市场发展的。
没有一家是在市场成熟、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脱颖而出的,这些村子的企业存在的普遍的问题,是企业缺乏竞争力,而且越来越突出。
四、这些村子靠自身发展赢得了初步发展,赚的了第一桶金。
而此后的发展,都有政府刻意扶持、宣传、大做文章的影子在里面,最终成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典型和看点,村领导都成了地方官员。
同样的发展轨迹:维持典型的繁荣,靠地方的大力支持、靠贷款、靠旅游、靠地方财政,为什么?
因为他们成了地方的政绩,很多干部也靠此升迁,所以来维持其繁荣也是当地政府“义务”,直到无法维持。
五、这些村发展到最后,都是随着第一代领导人的去世、出事而衰败,人们才看到发展的真相!以前都是看到的华丽的包装。
每个地方都有类似的典型,当然不一定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而是企业!
也是类似的发展轨迹,很早就传出企业发展不好,甚至资不抵债;但依然屹立不倒,死而不僵,而且还是保持着表面的繁荣。
最后,可能就是一夜之间,就突然倒了!
大家松口气,终于倒了,不用再浪费纳税人的钱来保持表面的繁荣了!
至此,人们才知道内幕,才知道为什么如此好的典型为什么没人学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