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私募基金人士:结合当下,回顾2015年大跌的刻骨经历

王简投资 2024-02-04 16:05:38
今天是2024年2月3号,最近的一个多月,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身处G灾之中,并且还没有向好扭转的迹象。在此时刻,又回想起9年前,也就是2015年的那一场轰轰烈烈的牛市,和紧接着同样是惨烈无比的下跌。 那个火热的夏天,那时的北京,那时的国贸CBD,好像天天是沸腾的镀金年代,拥挤的地铁里,电话里讲的都是几亿、几十亿的项目,空气中充斥着金钱的味道,一个几平方公里的CBD,一年创造的GDP相当于一个西部省份。最让人不会忘却的就是2015年的那波大牛市,以及之后的大跌,很多人的命运在那一年发生了改变,也包括我自己。 那几年我在一家PE股权和股票类私募基金上班,我们投很多股权类项目,像什么科技、消费、TMT行业我们都投,2013年后半年开始投一些上市公司定增,加起来每年投2、3个亿吧,总体还不错,尤其是定增项目到了2015年退出,基本都赚了两三倍以上。2014年7、8月份,随着股的启动,我们集团老板也想设立一只股票私募基金产品。于是大家加紧开干,牌照我们也有,就开始抓紧进行产品备案,设立了一只股票型有限合伙基金,产品很快完成,于是立即递交到证xx会,同时找好资金托管银行和资产托管券商。由于我们设立的是股票型阳光私募基金,所以受到严格监管。 这种私募基金一般都是有限合伙型,分为GP和LP,GP也就是基金管理人,LP就是投资者了,LP一般出资一百万起。因为我们公司做股权投资好多年也有资金积累,于是很快,不到一星期募集到位5000多万,然后我们管理团队也跟投了一些资金,每个人五十万到一百万不等。当时我在这个基金,是投委会5个成员之一,有一票否决权,另外也负责研究这块。 到了2014年10月份基金成立,资金、人员也到位,于是开始建仓,我们选的主要是TMT行业的通讯、移动互联网以及蓝筹股,像造船、电气等装备制造类股票。投资模式还是自上而下的,先从行业,再到个股,我们也会参与券商组织的机构调研,去上市公司实地考察,其实现在看都没啥用,但当时对信心的增加还是有好处的。 2014年正处于移动互联网的最火热的年代,各种互联网+的应用层出不穷,只要加上互联网,股票想不大涨都难。与此同时金融也开始拥抱互联网,于是诞生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核弹级的财富机器,相关股票自不用说,互联网金融对以后几年的中国金融业,可谓影响深远,成千上万的普通人都因他而改变,所掀起的波澜至今还余波未平。与此同时的2014年3月,高层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政策的鼓励,这在一定程度刺激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的热潮。在这一系列背景下,诞生了全通教育、乐视网、各种手游概念股、还有南北船、南北车合并等大牛股。 那轮牛市,A股市场涨幅超过5倍的比比皆是,简直是俯首可拾啊。当时的公募一姐、一哥、总舵主等一个个如雷贯耳,感觉这味道似曾相识前几年大火的公募基金兰兰、坤坤这些人,只不过不知当年的一姐、舵主们,已不知今夕在何方。 股市如火如荼的演绎,好像世界杯激烈比赛一样,所有的人都疯狂了,热情已经弥漫了全场。时间到了2015年4月份,上证指数已到了4000多点了,此时的港股也被点燃了,香港TVB电视台开始放《大时代》,于是大牛市的热潮从内地到香港、从高大上的金融街弥漫到中国广阔的乡野,记得当时陕西省有一个村庄,全村人不干活,不做生意了,都聚集在村长家里围绕着电脑炒股票,俨然成了一个证券交易大厅。 市场此时已经很火了,很多理性的声音也在呼吁降温,提示风险,记得有任泽平、李大霄等人。当时记得是4月初吧,我们基金投委会开会,认为当前市场太过火爆,很可能牛市到头了,经过两次会议讨论,于是4月10号左右,我们就决定大幅减仓,只留下3成仓位继续观察。可是接下来股市并没有调整,而且天天上演逼空行情,大家都很焦虑,LP们一看我们净值不动了,知道我们大幅减仓了,都很不理解,有的来公司当面质问、施压。到了好像是4月20日,央媒人民某网发文,标题是:4000点才是牛市的开始。股市继续涨,我们所受压力越来越大,老板也说不行我们再买进去吧,于是我们在五月初,4400点再度重仓重返股市,之后一直到后来基金停止。 那几个月,我们的基金运作非常好。我个人的账户每天都能赚一两万元,回想起来那段时间可真是无比甜蜜的时刻,好像是在昨天一样。一切还是那么的美好,就像北京少雨,情空万里的天气一样,好像永远可以延续下去似的。 时间到了2015年的6月15日,5178点,市场开始下跌,开始几天大家都认为是正常的回调,千金难买牛回头啊,好像一切正常,25日之后,好像不对劲了,由之前的晴空万里,突然变得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盘开始每天连续5%以上的跌幅,市场人心散了,人们开始四散逃跑,踩踏声、尖叫声四起,我们也开始减仓了,市场开始上演千股跌停,每天九点半开盘,不到九点四十,股票就跌停了,于是大家都没事干了。我们的基金刚开始几天还扛着没动,破了4500点时,但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各种国内外的传言很多,于是开始减仓,账户里的数字每天都会少七八百万,开始会感到一阵眩晕和恐惧,过了几天也没感觉了。由于每天只有半小时时间,很多就挂在接近跌停板,终于在破3900点之前清仓了。我们算是资金量小,不到一个亿。很多大资金出都出不来,活活闷死在里边。 与此同时,上面开始救市了,先是会里组织券商开会、喊话,但根本没用,市场还是在跌。到了6月底了,这时候的大领D正在欧洲访,一星期后的周五,记得我们一同事,他是北大毕业的,兴奋的说我师兄回来了,要救市了,于是第二天也就是周六,各大部门开会,部署救市事宜。 记得很清楚,周一开盘华夏保险第一个高喊为国接盘,携带十几亿资金拍马进场,但下午收盘毫无作用,十几亿就没了。接下来各大券商、公募、还有但斌等一些阳光私募也进场买股票了,与此同时央行降息,保险资金入市、国企、央企回购,等等一起发力,但是股市还在跌,一直到了警方进场,数万亿规模的平稳基金设立才止住。当时市场上传言国外资本恶意做空股市,大家都义愤填膺,爱国情绪高涨,侠之大者为国接盘,爱国情绪的充斥下,好像亏钱的痛苦没那么大了,投资者、股民情绪高涨。此时我们基金也减缓了减仓的节奏,虽然市场还在跌,大家都认为一轮大反弹随时来临,都在坚持着,包括各大机构等。 大概在7月初的一天,中午我们去吃饭,大家机械般的去餐厅吃饭,吃的也没啥味道。突然大街上有人说华贸那边有人跳楼了,人们表情错愕,记得那一天和往常一样,阳光很明亮,但感受不到一点炎热,大街上人很多,但好像很安静,有点像黑泽明和王家卫电影里的气氛。后来才知道,想不开的那位姓刘,是国内一位在股票、期货领域较有知名度的人士,大概在2个月前也就是5月份吧,还在大理接受记者采访,采访中他也对当前股市的疯狂非常警觉,认为很危险,采访中的话语非常冷静和理性,不知道短短两个月后自己发生了这样的结局,据说是满仓加杠杆买股票,可能买在5、6月份的高位了。有时真的感觉这世界太魔幻和人性的复杂多变啊 到了7月我们基金也损失惨重,从暴跌就开始卖,卖不出去,最终,在7月后半月主动清盘了,总体还是赚了50%多,托管券商做了清算,把钱给LP退了,也包括我们自己跟投的钱。因为没有加杠杆融资,算是保本没亏本钱,结局也算不错了。 这次的大跌,足以刻骨铭心,多少中产阶层财富毁于一旦,有人发财了,有人破产了,我身边做股票的有人十几万,几十万加杠杆,做到两三百万、四五百万的有好几个,也有很惨的,有一个关系不错的大哥,身价好上亿现金,在北京有几处豪宅,自己一个人就开三四辆豪车,这轮大跌亏了六千多万,从此后一蹶不振,我在2017年底见他状态还不好,业还没恢复过来。还有熟悉的两三个上亿的老板也亏损严重,身价亏了一多半。有一个86年的朋友套现信用卡炒股,最多赚了四百万,大跌后爆仓,欠债近一百万,现在也还没结婚呢。还有一个开互联网股票配资公司的朋友,高峰时有几千万,后来破产了,还进去一个多月,再后来回江苏老家了。也不知道现在过得怎么样。结束了,无数人的财富毁于一旦,多少人的信仰一夜之间崩塌了,梦碎了,也该醒了 2015年8月,我们主动把基金清盘之后,我就去了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部上班,离开市场一年多,对股市很迷茫,直到2017年初才开始入市买股票。我也学到了很多,在股市里谁都不相信了,也包括我自己。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普通人身上都是一座山,股市等金融市场是残酷的,从来只闻新人笑,那里识的旧人哭啊。 人们从历史中总结出唯一的经验教训就是:从来不吸取经验教训。历史总是重复,但每次都不一样,股市起起伏伏、牛熊不断转换,财富转移永不停息,财富的故事也不断的讲着,但都是新瓶装旧酒,只不过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都换了新人罢了。
1 阅读:22

王简投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