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盐城市政府举行《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对加强财政金融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优化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相关政策措施进行介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金融工作的各项部署,特别是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盐城市出台《若干措施》,共包含四个方面十条具体措施,涵盖了信贷投放、财政支持、融资对接、金融创新等多个领域。
发布会上介绍,结合盐城经济金融发展情况以及融资需求情况,2025年盐城全市计划新增贷款2000亿元,各项贷款增速不低于15%,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在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持续推动全市贷款量价平衡、利率稳中有降,明确2025年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力争下降30 BP。
落实惠企政策方面,盐城将认真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部署要求,做优做细无还本续贷工作,完善续贷沟通、线上续贷、续贷企业全面风险评估、“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四项机制。对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要求,激励引导银行机构强化小微金融战略导向。
在接受紫牛新闻记者提问时,市财政局国库支付中心主任高惠明介绍,2025年,盐城将继续提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并用具体措施进一步突显金融普惠性,提升中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获得感。
具体措施有:一是通过加快金融产品创新。针对科技型初创期企业,支持“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做优“创新评分卡”“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等信贷产品。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作用,深化金融支持红色镇村行动,推广“盐阜乡村振兴·创富贷”“红盐贷”等金融支农产品,积极开展生猪“保险+期货”试点。二是持续做优续贷机制。做优做细无还本续贷工作,将续贷对象扩展至所有小微企业,并阶段性扩展至2027年9月30日前到期的中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到期流动资金贷款“应续尽续”,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三是严格落实收费规定。对照中小微企业融资收费规定和“两禁两限”要求,进一步规范信贷融资收费,严格落实服务收费规定,规范与第三方合作行为,降低企业贷款服务费用。同时,我们将持续组织金融机构开展涉企收费业务自查、服务价格管理和收费行为自查,严禁通过以贷转存、存贷挂钩、以存定增等方式额外增加企业负担。
在财政金融协同方面,盐城积极争取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政策,鼓励各类企业积极申报省“城新贷”财政贴息项目。对购买产品质量保险、产品责任保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补贴。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开展“设备担”业务,对设备更新担保业务给予补贴。
融资对接服务方面,盐城创新增信机制和融资模式,探索将再担保或保险纳入现有政银担风险共担体系,持续完善融资增信机制;探索建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金融服务,促进银企对接精准畅通。
盐城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政府研究室主任王胜主持发布会,盐城市政府副秘书长戴翔作政策解读,市财政局、人行盐城市分行、盐城金融监管分局、黄海金控集团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此次发布会。
通讯员 蒋丰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燃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