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团圆节,中秋还承载着人间相思情

用户_989315 2024-09-15 07:55:54

《礼记·月令》中曾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这里说的“仲秋”,即是我们今日过的“中秋”。《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君主就已经有了祭月和拜月的习俗了。

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就会举办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如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曾亲自到泰山去封禅。当时,拜日月、朝五岳等活动都是帝王的专权,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资格享受这种待遇的。如今北京城的日坛和月坛,当时也只是帝王祭拜日月的专有场地。但中秋这一节日被许多文人志士进行了思想和情怀上的阐发,使得本来非常严肃的祭祀日逐渐演变成了诉说相思情的佳期。中秋节又名团圆节,象征着月圆人也圆。《帝京景物略》中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拜月时,祭拜者要在坛场上设立香案,并以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为贡品,西瓜需要切成莲花的形状。月神的神位要设放在月亮的方位,点燃红烛,全家人等依长幼尊卑的次序进行祭拜。祭拜活动结束后,要由当家主妇亲手切开象征着团圆的月饼,按照家中人口的数量分成若干块。不论家人是否可以回家团聚,主妇都要为其留出一块月饼,意寓着全家团圆。

然而月亮有圆就有缺,正如人情有聚必有散,这虽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人间情愫,却又总是会引起历代文人的触景伤怀。人们对于月宫最早的想象,来源于嫦娥奔月的神话。西汉刘安作《淮南子·览冥训》中只用了短短一句话来讲述这段故事,其言“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是说后羿看到嫦娥窃药奔月后,自己在情感上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一样。由此开始,人们对月亮的希望,不再总是美满和团圆,而是染上了一层感伤的情怀。类似的故事并不只有汉民族流传。泰雅族有一则关于月亮的传说,与后羿射日非常类似。是说以前天上有两个太阳,其中一个被人射中失去了光热而变成了月亮。在布依族的神话中,天上的两个太阳曾经晒杀一名婴儿,孩子的父亲怒而射日,一箭射中了其中一个太阳的眼睛,太阳的光芒消失而变成了月亮。在这些创世神话中,日月似乎都没有给万民带来任何福祉,正是有某位英雄起而反抗,才为我们换来太平光景。不管日月星辰如何变化,原来人才是真正的主角。

有意思的是,尽管前人留下了这样一段结局并不完满的故事,但后人仍旧对蟾宫折桂充满着想象,仍对爱情的美好充满着期待。人们对月宫仙境的憧憬不但没有因此止步,甚至更加神往。道教音乐史上有一首非常有名的乐曲叫《霓裳羽衣曲》,其是唐玄宗和道士申天师于中秋一起赏月时作就的。相传,玄宗望见天上月亮,一时起了游月宫之念。于是申天师起身做法,带领着玄宗一起步上青云,来到月宫近前。但月宫守卫森严,二人无法进入。正当兴尽要折返时,玄宗突然听见月宫中传来阵阵仙乐,似是琳琅震响。熟通乐律的玄宗暗暗把该乐记在心中,与天师一起回到人间后,他便凭借记忆作出了千古绝唱《霓裳羽衣曲》,由此成就了一首“只应天上有,人间几回闻”的千古绝唱。与民间神话故事不同,道教中认为月亮与太阳相对,称其是由太阴星君执掌。古代很多热恋中的男女都会请太阴星君来见证他们的爱情,分离两地的夫妻也会在中秋节这一天拜奉太阴神,祈求一家人能够早日团圆。甚至在很多时候,太阴神还具有了月老的职能。《西厢记》中写道,崔莺莺虔诚对太阴神许愿,希望能够早日遇到自己的意中人。剧作家关汉卿还借用了“拜月”的习俗串起一出《拜月亭》的剧本,可见当时人们对月亮究竟寄寓了多少期待和盼想。而貂蝉拜月的场景,也因为人月相映而被列为了“四大美人图”,足以证明月亮这一特殊意象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信仰中起着多么重要且特殊的作用。

《新编醉翁谈录》中记述中秋拜月之景时写道:“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月宫仍然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那里有美人、美酒,还有青春永驻的神话。更有心怀天下如李白者,曾写下“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诗句,希望普天之下的人们能够平等地享受月亮的光泽,甚至还能够平等地得到太平盛世的恩泽。值得一提的是,号为青莲居士的李白,原本是一位道教居士,晚年他曾受箓而成为一名真正的道士。但不幸的是,晚年时期的李白并不得志,一次夜晚泛舟饮酒,他见水中有月出现,情动之下伸手去打捞,却因此而水溺。这样的伤感结局,大约也是应带上一点浪漫色彩的吧。与李白同为文人大家,并且同为道教居士的苏东坡,和月亮之间也有一段解不开的情缘。这位被冠以豪放派词人的作品中,总会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儿女情长。于是在丙辰中秋这一日,苏轼欢饮达旦,独自看了月圆,却等不到人团圆,不禁有感而发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一问。

苏轼是非常有名的道教信仰者,道教所倡导的“法自然”“齐生死”的哲学观点,深深印在他的骨子里。作为对那句千古一问的最好回答,苏轼自己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尤其是在面对山间清风和天上明月时,他更会发出“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叹。一位豁达且逍遥的世外仙人的形象跃然纸端。一样是面对天上的明月,世人总能产生不同心境。于是乎不禁要问,究竟是明月引起了人们的相思情,还是谁把相思之念寄托给了天上的明月,这或许正是庄周梦蝶蝶梦周的千古哲思。前人已往,后人可追,唯清风明月不改,又何谈人间情事?说来说去,却都付一笑谈了。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