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由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撰写的一部历史类著作,首次出版于2011年,并迅速成为国际畅销书。本书以其宏观的历史视角和跨学科的分析方法,讲述了人类从石器时代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本书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总结出许多深刻的见解,给人们带来诸多有价值的启示:
1、人生的首要任务是认识自己
从老子到苏格拉底,哲学家不断告诫人们:“认识你自己!”。
本书通过这句话提醒人们,人类简史就是大多数的人并不了解真实的自我。
自己是人生一切问题的根源,也是自己力量和思想的源泉。人生的首要任务是认识自己。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但往往因为被自己的思维、认知和不良习惯等束缚而未能发挥出来。正如本书所强调的那样,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厄运、社会不公或神祇的任性,而是出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维模式。
只有察觉自己、认识自己,才能改变自己。不断打破束缚在自己身上的各种错误思维、认知和不良习惯的枷锁,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2、真正能够打动人们的不是道理或事实,而是故事和情感
人类思考用的是故事,而不是事实、数据或方程式。
人类和黑猩猩之间真正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那些虚构的故事,它像胶水一样把千千万万的个人、家庭和群体结合在一起。
大多数人生活的意义,都只存在于彼此讲述的故事之中。
本书通过以上三句话强调,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与枯燥的事实、数据或复杂的方程式相比,故事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记忆和传播。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带有情感的故事在推动人们合作和历史进步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句话强调了故事在人类思考和认知中的重要性,而故事往往是通过情感来打动人心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真正能够打动他们的不是冰冷的道理或事实,而是故事和情感。这启示人们与他人交流、特别是在试图说服别人时,要多运用情感因素,而非仅仅依靠道理或事实。
这并不是说道理和事实不重要,而是道理和事实要与故事和情感相结合,才能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和传播。正如庄子的著作,都是将深奥的道理通过寓言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因而能够深入人心。
3、知识的作用在于改变
本书认为: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一旦改变了行为,知识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
真正的成长不在于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不发生真正改变的学习都是无效的学习。
高效学习的核心在于深度学习与关联,无论是知识还是智慧,都要与自己有关联的,才能真正地学以致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知识需要与思考和应用结合,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认知,从而改变和提升自己。
4、警惕认知偏差,提升对信息和思想的分辨和理解能力
在古代,力量来自有权获得资料。而到今天,力量却来自知道该忽略什么。
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
本书以上两句话提醒人们,随着市场的发展,信息已经由极度稀缺转向过度泛滥。
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由于认知不足所撰写的错误观点和陈旧过时的思想、甚至还充斥着不少故意歪曲真相、颠倒是非的虚假观点、人为打造和包装的言论。
这些思想和信息不仅束缚了和阻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生活和工作。
思想是一个人最大的枷锁,人们要提高对信息和思想的分辨能力和理解能力,识别那些滥情的、虚假、断章取义和人为打造的观点和信息,保护好自己的理智和思想。
本书强调,认知革命让人类具备强大认知能力,使人类迅速扩张并成为地球上的优势物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避免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因此产生认知偏差。
同时,人们也要学会有针对性地聚焦自己所需的信息,屏蔽与自己无关或错误的信息。
5、独立思考、持批判性思维
人类编织出一张意义的网,并全然相信它,但这张网迟早都会解体。
通过共同信仰的“虚构故事”,人类建立了帝国、货币、公司等概念,推动社会复杂化。例如,金钱的本质是“最普遍的互信系统”,宗教则通过共同价值观凝聚不同的族群。
本书对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概念(如金钱和宗教等等)提出了质疑,并探讨了它们如何塑造了人类社会。
这启示人们要独立思考、持批判性思维,避免盲目从众。这有助于人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加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世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
6、人类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的原因在于合作,人们要重视并积极与他人合作
“人类(智人)从一种普通的动物,变成了地球的神”,“而这件事的秘诀,在于人类独有的‘虚构故事’的能力”。“智人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是因为有独特的语言,能够八卦,能够虚构故事,让大批互不相识的人有效合作”。
本书强调,人类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征服其它物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大批互不相识的人能够紧密地合作。
人的潜力是需要在社会中进行发掘的。人的价值和意义,需要通过他人才能体现出来。在很多时候,人们的价值需要通过与他人合作才能共同创造出来。
我们不要因为受到他人不公正、冷漠或粗暴对待而孤立自己,拒绝与他人合作或仇视他人。让自己变成自己曾讨厌的人,让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正如经典著作《沉思录》所强调的:为自己复仇的最佳办法,就是不要变成像对你作恶的那个人一样。
7、重视历史和自己的经历,并从中学习和总结
历史的教训是时间给予人类的最宝贵礼物。
研究历史,就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让我们能看向不同的方向。
这正是研究历史最好的理由: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要摆脱过去,想象另一种命运。
本书通过以上三句话强调,人们要重视历史和自己的经历,并从中学习和总结。
人的提升不仅来自于从自己的经历中及时总结、反思和升华,也来自从历史和他人。人们不仅要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也要从历史和他人的经验中学习,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但人们往往忽视了从历史和自己经历学习的重要性,没能从中领悟。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8、事物和情境如何,在于人们的主观感受
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
苦的根源既不在于感到悲伤或疼痛,也不在于感觉一切没有意义。苦真正的根源就在于“追求”主观感受这件事。
本书通过以上两句话启示人们,在人类的历史中,无数的智者反复强调:
事物和情境如何,不在事物和情境本身,而在于人们的主观感受。
世界万物在不断变化,世界往往不依我们的期待而显现,期待往往也是一种自我设限。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将幸福寄托在期待之中。
人的痛苦、烦恼和失望往往来自期待与现实不符,是人们内心的主观感受。人生的挫折有时也因为过于执着自己的期待,而忽视了现实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从而陷入自我设置的牢笼当中。
在很多时候,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外部事物,但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和看待事物的方式,或往下自己的执着。而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决定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