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必用伊犁河为难哈萨克,因为哈萨克早就把伊犁河用废了

闲说宇俊星 2024-09-28 12:06:33

国际河流之间的国家经常为了水资源分配而闹别扭。甚至剑拔弩张,像巴基斯坦和印度就印度河的水资源分配经常大打出手。要是两国实力悬殊,上游国家甚至会把水资源吃干抹净。比如美国开发科罗拉多河,几乎把河流水资源榨干,没有给下游的墨西哥留下一滴水。

美国对科罗拉多河的开发,完全没考虑墨西哥

中国是少有的能心平气和的能和下游国家好好谈,搞共同开发的国家。大家比较熟悉的国际河流比如澜沧江-湄公河的共同开发就渐入佳境。

除了西南的河流,西北流向哈萨克的伊犁河也是一条国际河流。而且这条河流对中国新疆和哈萨克都非常重要。

大西洋水汽最后的归宿-伊犁河

从大西洋远道而来的水汽

伊犁河附近山口朝西,山势向东逐渐收紧呈现一个喇叭口的形状。让它在远离大洋几千公里的地方还能接到海洋的水汽。而且这里还是大西洋西风环流与北冰洋冷流交汇区。在西风带的吹拂下,悠然进入伊犁河谷,随着地形的抬升,渐渐攀升至高处,在合适条件下形成丰富的降水。使得这里出现不同于新疆其他区域的勃勃生机。

伊犁地区,果子沟大桥

河谷部分地区降雨量达到了800~1000毫米一年,和我国安徽一带的降雨量接近。伊犁河的年径流量230亿立方米,流出我国进入哈萨克的水量是130亿立方米左右。

迎风坡一面降雨丰富

伊犁河上游有3条主要的源流,分别是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其主源特克斯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我国新疆的昭苏盆地与特克斯谷地, 年径流量86亿立方米是伊犁河的主要支流。由于伊犁河的水量比较充沛,导致巴尔喀什湖伊犁河一侧是淡水湖,北面是咸水湖。

在缺水少雨的中亚,大河就是命脉。沙俄在1890年代控制中亚以后。全面评估了中亚各地的资源禀赋。认为两个区域可以做大规模开发。

苏联在中亚重点开发的农业灌溉区域

第一个是中亚南部地区,从费尔干那盆地到咸海一带成了以植棉业为中心。奥伦堡-塔什干铁路就是这时修筑的。

第二就是伊犁河到巴尔喀什湖南部以及水土条件较好的楚河谷地(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两地成为接纳移民的重点区域。1906年之后俄欧地区向中亚的大规模输送移民。不过大部分移民后代在90年代陆续又迁回去了

哈萨克的国土精华就在伊犁河下游到巴尔喀什湖的区域。

哈萨克地广人稀,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伊犁河下游

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城市,原首都阿拉木图就在伊犁河谷的下游。这里算是哈萨克为数不多适合居住的地区,哈萨克北部靠近俄国的几个州,冬季酷寒相当不适合居住。哈国也是考虑制衡国内的俄罗斯族(北面4个州俄族人口占了很大比例),才把首都迁到北部的。

苏联的工程,大力出奇迹的负面影响

苏联人搞工程容易走大力出奇迹的思路。但是在中亚这个缺水的大背景下有些适得其反。50年代后走出二战阴影的苏联。针对中亚的规划就是大修水利,修大坝和引水渠。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当地的水资源。

对中亚水资源相对丰富的费尔干那盆地到咸海区域,伊犁河谷到巴尔喀什湖区域。上马了一大批水利工程。

苏联对中亚两河(阿姆河、锡尔河)的开发导致咸海的生态灾难

锡尔河、阿姆河流入咸海,又是多个加盟国共享。苏联就安排下游的乌兹别克、土库曼生产棉花,加大流域内的水量分配。待到冬季水量不够,则安排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土库曼发电返回给上游的塔吉克和吉尔吉斯斯坦。

土库曼的天然气发电厂,苏联时期富裕的电力支援上游加盟国

水利设施的好处很多,但也有问题,主要是苏联用的力气太大,要的水太多了。1970-1989年,阿姆河、锡尔河的灌溉面积都增加了一倍还多,总灌溉面积达到了1000万公顷左右。

如此大规模的棉花种植业、无节制的用水,使得仰仗阿姆河、锡尔河河水补给的咸海的水量迅速减少,湖泊面积迅速下降。

曾经的咸海

如今的咸海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伊犁河流域。

当时在伊犁河下游修了一个大型水库。卡普恰盖水库,位于位于前首都阿拉木图以北约60公里处。这里灌溉水渠像蜘蛛网一样向南延申开来。因为这个水库形成卡普恰盖湖长约140公里,宽约22公里,最大深度50米,库容量280亿立方米相当于三峡库区的容量,要知道长江年径流量接近10000亿立方米。苏联当年蓄水就花了好几年时间。

卡普恰盖水库灌溉区域(地缘谷)

这座大坝兼具发电、灌溉和水位调节作用。当时估计要保证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平衡,伊犁河要保证至少每年注入100亿立方米水量。伊犁河在哈萨克的径流量在120~130亿之间。其实留给哈萨克可用水并不多。

开建时已经有专家提出了,引水量不宜过大。不过建都建了,哪里能停下来。现在这座大坝南面时成片的灌溉渠和城市,北面就是一片死寂的沙漠。

伊犁河以南形成了大量的农业灌溉区(地图帝)

水库北面就是大片的沙漠(地球知识局)

当然,卡普恰盖水库建好后,大坝南部面貌焕然一新,成了苏联的新粮仓。今天依旧是哈萨克主要产粮区。这里水、电齐全,阿拉木图一带如今依旧时哈萨克的经济中心。

但因为这里的水大部分被引入南面的灌溉渠和供给阿拉木图城市周边的居民了。满足了这里的用水需求,那么下游湖泊的生态补水就不够了。毕竟伊犁河一年一共也就230亿立方米的水量,哈萨克能用其中的120~130亿立方米。水库南面农业用水一年要用至少41亿立方米,完全没法保证给巴尔喀什湖一年100亿的输水量。伊犁河河口三角洲生态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

哈萨克斯坦的麦田。哈萨克一年生产1300万~1600万吨小麦,300万吨大麦是全球排得上号的粮食出口国

这用水量还减不下来,导致流向巴尔喀什湖的水越来越少,哈国想对水库北面做点开发完全没有足够的水。水库南面几个州是哈萨克粮食基地,哈萨克一年要用120亿立方米的农业用水,基本都是南部几个州消耗的,河水,水库的水不够还要用到地下水,南面流过来的雪山融水。某种程度上说伊犁河下游基本没啥潜力。

阿拉木图航拍(地图帝)

更要命的是大坝库区每年约有10亿立方米的河水蒸发了,这点蒸发量又不足以引起大范围降水,算是白白还给大自然了。巴尔喀什湖每年缺30亿立方米的水量。

哈国第一大湖,最终的命运变成咸海?

目前哈国非常紧张的是巴尔喀什湖的萎缩问题。因为注入的河水不够,巴尔喀什湖南侧的湖水盐度也在增加,更要命的是湖泊面积也在减少。这种含盐的土层即使干了也没法耕作或者放牧,完全就是一片死地。

可以看看前车之鉴的咸海,如今除了个别区域原来湖泊干涸后大部分成了寸草不生的盐碱地。

昔日波光粼粼的咸海如今大部分成了死地,哈萨克斯坦担心巴尔喀什湖也是这个结局

从卡普恰盖大坝开始蓄水后,巴尔喀什湖面积减少20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深圳市的面积。专家估算,每年至少还需要注入20~30亿立方米的水量才能保证湖泊面积不减少。哈萨克找不出来这么多水,只能找上游的中国商量。

中哈水资源纠葛。

最后再说说因为这条河引起的中哈之间的纠葛

中哈两国是比较友好的邻居,但是不是一点矛盾都没有。伊犁河的水资源问题就是让双方都头疼的问题。

哈萨克刚建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伊犁河水量分配问题和我们搭上线。两国的流域水资源分配谈判也进行了多年,大部分还是通气会和协调会,完全可行性的规划和办法一直谈不出来。

一直开会,一直商量

哈萨克缺水,但是我们也不富裕。新疆降水少,蒸发量大。大部分靠雪上融雪形成的河流。虽然新疆人均水资源不算差,但是新疆地域广阔,地区之间水资源分布不平均。伊犁这种水源相对充裕的地方就要分担支援其他地区的任务。

伊犁河水还需支援新疆地区,新疆内部很多引水工程也迫在眉睫。克拉玛依油田每年还需8亿方水也得从伊犁-额尔齐斯河流域抽取。

北疆迎风坡的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不多的水量需要调往其他地区。开发新疆非常依赖伊犁河与额尔齐斯河的水源。引额济克、引额济乌、西水东调多项工程等着要搞,伊犁河肩膀上担子很重。而且我们在上游也没有滥用地缘优势去恶心邻居,算是非常负责任的国家了。

工作人员正通过智慧农业数据平台进行监测工作。张庆华 摄

伊犁州自己一直在推进节水农业,也没有修大容量的大坝截留水源。要是中国学美国直接修个200亿立方米库容的大坝,那哈萨克得哭死。

如果伊犁河下游和上游是一个国家,统筹规划考虑就简单的多。现在这个局面是苏联暴毙后给两国留下一个烂摊子,好在也不是无解。

伊犁地区察布查尔县的滴灌农业

哈萨克把大坝拆了不现实,开源不行只能节流了,尽可能把水省出来。新疆的节水农业搞得不错,而哈萨克南部四州采用节水技术的灌溉农田面积:仅为6.77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5.4%,可以优化的地方很多。这样缺水都不加快节水农业的开发,感觉哈萨克斯坦也不是很着急。所以节水农业双方能合作的地方不少。

中哈两国能心平气和的谈问题,未来这条国家河流的开发应该不是两国发展的拦路虎。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