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极罕北宋《宋元通宝大字广穿小平银钱》暨鉴赏

古韵燕蜀收藏 2025-03-28 03:05:18

大字广穿宋元宝 稀罕难得珍银钱

宋元通宝,北宋开国钱。铸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其钱式沿袭“周元通宝”而成规,旧见均为小平钱制式,光背或背有星、月纹等。钱文隶书书体,直读,主铸材质铜、铁,辅铸有贵金属。乃为国号加宝文的国号钱,其小平铜钱多数遗存较丰亦较为普通。

我们知道,北宋是铸贵金属钱相对最多的朝代,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即有专门研究的书籍出版述及。可以说,北宋几乎每一个年号皆铸有银钱,其中形制多为小平。然而,由于银钱非行用品,尽管其也具有货币功能,可以置换铜钱,但多用于赏赐,其性质类似今天央行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因此,由于史铸量有限,遗存稀罕,相对过于珍贵难得,各泉谱偶有所载,涵盖面小,导致人们往往很难见到并对之缺乏更深更多的了解。

在多年的猎泉和专注基础上,愚所收藏的宋代银钱相对已有一定成绩。之前已经展赏过上百枚之多。是故,今日赏泉,再将帐中所藏这枚同样极罕见的,北宋最早的银钱“宋元通宝隶书大字广穿小平银钱”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公展鉴赏于此,实物实证,再飨泉好。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宋元通宝”四字,隶书书体,直读,光背无纹。观其书相,可见其字书写规矩而端正,笔划横直竖立,间隔有距,字形较大(称“大字”版式),布局协调(字形上下扁而左右长)。从书意上观之,其整体书相正是与小平铜钱风格特征一致,乃为铜范银铸无疑。藉此,无需多言,品文识书,本品隶书端庄规范之书相,凸显官炉铸品貌相,其门得开,无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规整有加,直径约为22.72毫米,重约3.97克,铸体厚薄适中,是为小平形制。其制式为窄缘,窄穿廓,广穿(典型,而至重量更轻),与该式小平铜钱制式相同。续察其铸体,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再观其字廓,轮廓分明,深竣清晰,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整体铸相可谓干净利落。至此,无需再表,观铸识体,本品铸相乃官炉品质无疑,其门再开,无话可说。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浑身深灰加栗色包浆紧缚,皮壳叠嶂,深浅相间,分布凸显自然,其早年出自东北罐装窖藏。测其浆质踏实不虚,纯真无邪,耄耋老气鲜明。本品未曾上手把玩,故未见露出明显银白色,乃属原汁原味出罐之貌相。而据此包浆特色辨识,正是古银钱独有之包浆质色质地。由此,结合重量比,则可断识其材乃为银质无疑。故此,毫无疑问,辩锈识浆,本品包浆皮壳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伪所难为,其门又开,不在话下矣。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此枚“宋元通宝大字广穿光背小平银钱”,三相一材,过关斩将,正是开门见山,真实可靠的到代之品。迄今为止,仅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此宋元通宝广穿小平银钱,极难见到公展或提及,诸谱更是不载。在收藏实践中,难得碰到,言其万里挑一,似也不为其过。因此,本品虽为小平,然其乃为银质,遗存极其罕少,从而便更加具有收藏价值,值得我们珍惜善存矣。

以下为本人于2024年8月12日首发的另一品“宋元通宝隶书广穿小平银钱”,可见其字形相对较小,穿口广度有所收窄,是为宋元通宝的另一版式,可称其为小字广穿。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

0 阅读:31

古韵燕蜀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