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语录》风靡全球,79年,党中央为何作出停止发行的决定?

百年小人物 2025-02-02 11:56:51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毛主席语录》风靡全国,其发行速度、发行量一夜之间位居世界前列,遥遥领先,总印数需要以亿为计算单位。

《毛主席语录》选编自毛泽东著作中一些名言警句,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它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世界最流行的书”。即使到了今天,毛主席著作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国外领导人、重要政治人物在发表讲话时,还会时不时拿出来引用几句。

毛泽东思想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科学指南,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它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根据“八七会议”的精神,毛主席回到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受挫后,起义军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在这一关键时刻,毛主席果断改变原定作战计划,来到了敌人力量最薄弱的井冈山。

不仅成功保留了革命火种,而且还建立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第一个根据地。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探索出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彻底改变了我党没有武装力量的历史。

革命根据地建立后,红军逐渐在这里站稳脚跟,并进行了政权建设和军事建设,还成立了医院、学校等。

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蒋介石先后集结数十万大军进行“围剿”,因内部指导思想的错误,加之火力不足等种种客观因素,革命形势一度十分危急。

这时,不免有些同志对当前所选的道路产生怀疑,就连林彪也曾发出过“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这样的疑问。

针对红军队伍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毛主席严厉批评了军中一些同志没有建立红色政权的错误观念,同时又明确强调了工作重点应该在农村而非城市。

最终,在经过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反“围剿”斗争、长征之后,我党基本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国内抗日战争的形势和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发展,毛主席又提出了论持久战的思想理论,并专门作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论述。

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做了完整又系统地阐述,为确立毛泽东思想是我党的指导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年后,胡乔木在回忆起这段历史时,还感慨道:

“整个报告都很好,特别是对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阐述,讲得非常精辟,是七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也是七大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的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1943年王稼祥写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这个概念一出现,便受到了全党同志们的热烈欢迎。朱德、邓小平等同志也紧随其后发言论述,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思想及著作不只在国内广受欢迎,影响深远,在世界上,也享有广泛盛誉。

1927年,共产国际就曾在其机关刊物上发表过青年毛泽东的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此后,毛主席的文章多次出现在该刊物上,引起大量关注。毛主席也被称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杰出的领导人之一”。

让毛主席更受到世界关注的还属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发表的《西行漫记》一书。1936年,斯诺穿过重重封锁线,进入了陕甘宁边区,先后采访了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还接触到了红军中的一些高级将领,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广大人民群众。

斯诺将自己在这里的所见、所感写下来,完成了《西行漫记》一书。该书一经发表,便受到热烈欢迎,仅在伦敦发行后的前几周就连续再版了七次,销售数量达到了10万册以上。书中毛主席头戴五星八角帽凝视镜头的半身像更是风靡全球,中国领导人的真实精神面貌第一次出现在了世界面前。

当然,除了国外记者、作家主动翻译、采访、介绍外,我党也很重视毛主席著作的对外传播工作。不少翻译人员将毛主席的许多文章译成英文出版发表。

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系统地出版毛主席著作的条件已经成熟,有关方面还特意成立了外文出版社,此后,毛主席的许多著作被翻译成英、法、阿拉伯文等多种版本出版,其中很多书更是再版了十次以上,发行数量达百万册。仅从数据上看,就能看出毛主席著作有多受欢迎。

至于《毛主席语录》,上世纪六十年代,更是风靡全球,供不应求。国内人手一本,上至中央,下至学龄儿童,没有人不随身携带着这本语录,因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需要朗读或背诵毛主席语录。当时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

“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毛主席语录》不可不带。”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毛主席语录》在大陆已经十分流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也表达了想要看这本书的愿望。一些香港客商曾买回一批,但很快便被抢购一空,供不应求。以致香港还曾专门派人联系新华书店。

1966年10月,中宣部批准了《毛主席语录》的出口,此后仅仅八个月时间里,《毛主席语录》便被译成十四种文字发行到全世界11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数量达到了80多万册。

从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间,《毛主席语录》在国内外的总印册数达到了50亿以上。

然而,1979年,党中央却作出了停止发行《毛主席语录》的决定,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此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潮已经成为历史。我国的对外传播机构也随之调整政策,从文化政治向文化产业转变,从之前的“政治宣传、推动世界革命”变为“以销售获利”为主。

另一方面,当时墙上、小报、书上都印有毛主席语录,甚至连茅厕的墙上也有。如果继续下去,不仅违背了中央反对“个人崇拜”的初衷,而且满大街的毛主席语录,反而适得其反,不庄严了。

虽然《毛主席语录》已经停止发行,但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不仅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反而还将在未来拥有更高的地位、影响力和评价。

参考资料:《环球人物》2014年第14期、读书文摘2016年1期、百年潮2015年1期、党史博览2004年7期、党史纵横2009年3期、对外传播订阅 2014年3期

1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