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喝奶茶的小伙伴,对于里面的“珍珠”应该有中特别的喜爱,圆润香Q的感觉,咬起来特别有嚼劲,会让人特别“上瘾”。
然而你知道珍珠奶茶起源于何方?里面的“珍珠”是怎么做成的?又分为哪几类呢?
所以从珍珠奶茶的诞生记,我们可以了解到珍珠奶茶中“珍珠的真实名字”其实叫‘粉圆’,它是一种用淀粉制作成小颗粒,而且一般都会选用木薯淀粉;
关于“珍珠”的分类,一般我们在奶茶店会看到招牌上写着波霸珍珠、黄金珍珠、黑糖珍珠等等多种口味的奶茶,但其实无论口味再多,“珍珠”一般分为这三种:
常温珍珠:运输、存储方便,口感Q弹,香型颜色多样(焦糖,黑糖,水果味,白色,绿色等),保质期一般为6个月。
冷冻珍珠:配料干净、口感软糯,冷链运输成本高,存储也面临难题,不含防腐添加剂。
快煮珍珠:煮制时间短,操作方便;
因为保存的需要常温珍珠和快煮珍珠中会添加防腐剂,而且一般采用脱氢乙酸钠。
但是随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于2月8日的正式实施,【脱氧乙酸钠】将不允许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等食品中,而“粉圆”属于淀粉制品的一种。
大家最好奇的是为什么以前可以添加,现在突然取消了呢?
上一版法规中规定中的添加量为1.0g/kg,然而随着近年来研究的发现,脱氢乙酸钠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当人体摄入脱氢乙酸钠后,它能迅速而完全地被组织吸收,并分散于血浆和多个器官中。而且其具有抑制体内多种抗氧化酶的作用,可能导致免疫力降低和加速老化过程。
所以禁止【脱氧乙酸钠】也是出于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考虑!
虽然在法规实施前,已经有很多“珍珠”的供应商进行了工艺改进,不在添加脱氧乙酸钠,但是对于一些小的企业或奶茶店就意味着成本的提高,必然会使他们铤而走险,不遵守新的法规。所以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可以在购买奶茶时询问店家,了解“珍珠”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