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从重要会议结束后的调整中逐渐缓和过来,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

首先,是国资重量级政策加持的国企、高股息、破净概念受市场追捧低于预期,显然游资散户仍然不热衷,因此对低价蓝筹的修复预期要降低一些。
游资散户的概念题材这边确实没东西可炒了,避险价值会凸显。

其次,是科技主题的“利好”兑现率显著加大,在连续调整后率先走出反击。
传闻与豆包有合作的兆易创新、中兴通讯、寒武纪等上周都有惊艳表现,甚至周五中芯国际突然大涨也表明是市场对于新一轮AI浪潮的期待。
由于目前市场处于存量博弈,以上两种风格很难同时走强,科技抓住机会抢夺了市场人气,也有更硬的理由低吸配置。
下面看下数据。

上周场外资金申购方面,中证A500和红利是主要的两大品种,资金量也不大。机构角度,年末更趋于防御,选择红利也是务实的态度。

而科创、半导体等主流ETF,在反弹两天中,遭大笔赎回,总额超过150亿。显然对于国产科技的走势,市场是有分歧的。

上周表现方面,科技类几乎一枝独秀,而其他主题基本都是调整状态。

从量能趋势角度,AI相关主题明显占优,其中的算力相关主题获得了趋势向上的扭转。

新能源、医药、证券等人气继续走弱。
尤其是证券,显然拖了人气后腿,因此科技行情主要着眼点,还是行业景气,而不是牛市效应。
行业有利好,则人气能继续维持。

相当多的主题有了连续反弹的趋势,日K线级别回踩企稳。中小宽基、大科技方向,总体低吸逻辑。
只是周一要看下中芯国际到底是有什么利好支撑大涨,目前还不明朗。难道豆包下单了?

算力相关主题创20日新高。

新能源、医药、资源类主题创20日新低。
距离24年收官,还有一周,我们还有什么期待?

看看2023年12月底,模式上资金也是先收尾,但是往往会在外资休息的时候来一波反击。
年底有些东西是要修复的,比如基金的风格漂移!

而2022年底,也是缩量先跌后涨。
这也是我们上周在发现重要会议“突然结束”后,提醒大家高位主题派发的原因。

刚才说到“风格漂移”,这是怎么回事?
有大量的消费、新能源、医药等基金,平时蹭热点比如AI、科技之类的,但要出年报了不得不买回去,否则明面上违规了。
叠加外资不上班,北向资金不会掣肘,因此过去两年年末的反弹,消费、新能源、恒生类主题走势较强。
2024年的这个效果,可能会弱一些,主动基金躺平更为明显。但外资不上班、年末消费预期足,机构抱团消费、新能源等修复两天净值,还是有希望的。

那么科技角度,短期很难预期走势,产业热点现在都是靠传闻的,字节号称号称600亿资本输出,真假难辨。
而科创芯片近期被大举赎回,中芯国际大涨的逻辑也不明朗。但就算周一科技主题调整,中期格局对科技的期待继续调高,我们专题撰文分析了。
参考 《80亿赎回!可2025年科技主题却有无限可能!》。

而中证A500之外,红利系ETF获得机构资金大幅配置,这表明险资等低风险偏好资金,对于政策推动的国企、高股息行情预期提升。
中期角度,红利、国企、高股息这条线,应该还是值得预期的。但是注意,年报对于能源、煤炭等品种不利,四季度业绩扑街几乎已成定居,押注单一主题不确定性有点大。

周五晚上,美国物价指数回落,美元指数大跌,美股抓紧时机反弹,而流动性对于A股也有那么一丁点改善,就是这程度。

消息面上,军工获得了一些刺激,围绕WW的军售还有绕边行动,可能让游资试探下军工。
而OpenAI发布具有“通用AI”能力的o3大模型,有望继续刺激市场对AI的预期,普天盖地的AI眼镜话题也是加料。

总体上,上周的调整周期,其实比我们预期的要短,得益于豆包概念带动大AI率先反弹。
我们坚定看好2025年的科技,一方面颠覆性技术可能随时横空出世,一方面传统经济的复苏比预期慢。
行业景气比基本面修复,中短期更为占优,逢低配置优先度更高。
而三月之前为政策真空期,红利类主题可为次要配置方向提升总体持仓体验。“次要”是因为本周国资委利好兑现弱,但险资大举增配是个加码。

节前最后一周,震荡中格局适当放大,但还是那句话:不要上头。
周五中芯国际那么强,市场午后还是回落翻绿。可以低吸慎重追涨,除非真有战略级利好或爆发增量。
加油,祝各位朋友新一周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