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该反思了,美俄一旦联手,乌克兰将置于何地?

春公子科技 2025-02-19 15:13:11

文 春公子

美俄联手施压乌克兰的戏码,本质是旧霸权秩序对新兴多极化的反扑。欧洲若继续沉迷于“安全搭便车”的幻梦,不仅乌克兰将沦为牺牲品,自身亦难逃被大国博弈撕裂的命运。

正如乌克兰总统所言,美国根本就靠不住,欧洲应该尽快建立自己的军队!坦白说,马克龙早在多年前就反复提及,欧洲不能继续做美国的附庸了,欧洲现在醒悟,其实还来得及。

法国主导的“欧洲军”倡议重新升温,德国宣布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3%,欧盟计划建立快速反应部队。这标志着欧洲开始摆脱对美国安全伞的绝对依赖。

特朗普政府提出以乌克兰稀土、锂矿资源换取军事援助的“稀土换援助”计划,试图通过控制战略矿产削弱对中国的依赖。美国财长贝森特访乌时明确将资源合作作为谈判核心,甚至要求乌克兰资源由美企主导开发。这等于说是美国已经缺乏对乌克兰的尊重了。

美俄在通话中达成共识:以当前俄乌实际控制线为基础谈判,且乌克兰加入北约“不现实”。这意味着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的控制可能被变相合法化,而乌克兰领土完整沦为谈判桌上的牺牲品。

美俄计划在沙特举行双边会谈,乌克兰未获邀请参与。泽连斯基虽强硬表态“绝不接受排除乌克兰的协议”,但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明确表示“先美俄谈,再与乌谈”,实质上将乌克兰排除在核心决策圈外。这种“大国决定小国命运”的模式,将置乌克兰于何地?

欧洲追随美国对俄能源制裁后,被迫以4-6倍高价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导致通胀高企、企业破产潮涌现。2022年欧盟企业破产数创8年新高,德国经济更因此陷入衰退2。尽管欧盟推出“REPowerEU”计划加速能源转型,但对美国天然气的依赖度仍达18%,其能源成本劣势直接削弱了产业竞争力。

美国在乌克兰问题谈判中明确表示“欧洲不是谈判方”,并切割与欧盟的协调立场,转而与俄罗斯直接沟通。这种安排暴露了欧洲在安全事务上的边缘化——尽管俄乌冲突直接影响欧洲地缘稳定,但欧盟却被剥夺了话语权。

美俄对乌克兰矿产资源的争夺已白热化,而欧洲虽意识到其战略价值(如德国布局锂矿、法国关注核能资源),却因内部协调困难(如波兰与德国的利益冲突)难以形成统一策略4。这种分裂状态让欧洲在资源博弈中错失主动权。

技术上,美国有个《通胀削减法案》,补贴自己的绿色产业,欧洲企业现在都担心投资会跑到美国去。如果不能在新能源技术上有所突破,欧洲可能就只能给别人提供资源,然后自己买技术了。

还有俄罗斯,他们控制着顿巴斯的矿产区,这不仅让他们在全球稀土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还能长期牵制欧洲。

总的来说,俄乌冲突让欧洲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也让他们明白,再靠别人是不行了。

0 阅读:0

春公子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